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介紹及圖片

  杜鵑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可地栽可盆栽養殖,想要養好杜鵑花首先要了解其生長習性,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你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

  ①喜涼爽,忌酷 暑;②喜半蔭,忌烈日;③喜溼潤,忌乾燥;④喜酸性土壤,忌鹼性土壤;⑤喜輕質土,忌粘重土;⑥喜排水良好,忌漬澇。

  春季出室後,陽光較柔和,中午前後應 適當遮陽。入夏後放通風陰涼處,炎夏需用葦簾、竹簾、遮陽網遮蔭,早晨8時前和下午5-6時後將簾子揭開。由於杜鵑屬於半陰性花木,在烈日曝晒下嫩葉易被 灼傷。如果夏季長期處於強光直射下,則會造成枝葉枯黃,生長停滯,嚴重時整株死亡。秋季日光強度逐漸緩和,上午9時前和下午5時後可多見些陽光,秋末放在 有陽光處,促進花芽分化。杜鵑不耐寒,於寒露、霜降時分之間應移入室內,放置在有陽光處。

  入室初期,應注意開啟窗門通風。如將其長期放置在陰處,則易落 蕾。冬季室溫以10℃左右為宜。大多數品種室溫不低於5℃,但西洋鵑畏寒,越冬室溫不能低於8℃。如冬季室溫過高,新陳代謝增強,消耗養分,不利於翌年生 長髮育。

  杜鵑花花蕾乾枯的原因

  一、不適應新環境;

  如果花友新購入的杜鵑花是大棚花,原生長環境溫度合適,溼度大。在買回家後由於經驗不足以加上環境的變化,造成植株對新環境不適應,尤其時家庭環境空氣大都乾燥,原本生長髮育良好的花蕾只好停止生長了,緊接著,乾枯、萎縮、脫落。如果在不改善環境,增加適度,到時候植株就會一片凋零,葉片逐步乾枯脫落,剩下孤零零的枝幹,直至死亡。

  二、發新芽抽死花;

  冬季有供暖的室內溫度一般在15-20度,這個溫度很適宜杜鵑生長髮育,所以很容易萌發新芽,通常是在花蕾周圍抽發新芽,在花蕾與新芽齊長的情況下,新芽就必然要爭奪花蕾的養分了,當花蕾養分供應不足時,就會慢慢萎縮、乾枯、掉落了。

  杜鵑花開花前期養護

  1花前追肥。3月起,每隔15天施入1~2次氮磷結合以磷為主的稀薄追肥,以增加開花所需要的營養,促使花蕾飽滿,開花大而色彩美。這樣也可防止雖有蕾,但因營養不足,花蕾枯萎而開不出花。但要注意,切忌追施濃肥,否則,因肥料過多,也會造成花蕾枯癟而不開花。

  2及時進行疏蕾。培養得法的杜鵑花包括西鵑,這時一般是花蕾滿枝。為了使它開花大而色豔,每1枝頂上,只需留1個花苞,其餘的都摘去,包括內心枝上的花苞也應同時摘去。在杜鵑花苞脫去棕色外衣後,會出現2~3朵花。

  摘除花蕾時要注意方法,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花蕾向同一方向扭轉不要用力直接攀摘,被去除的花蕾就自然地脫落了。採取這樣的扭轉方法,既不會損傷留著的花蕾,也不會留下花梗損傷的痕跡。

  3在開花時。人們往往喜歡把美麗的杜鵑花搬入室內欣賞,但放在室內欣賞時應注意:要放置在視窗或離視窗較近的通風處,早晚能照著一些微弱的陽光,夜間應移出室外,盆土幹了要澆水,開花期間不要施肥,這樣就能延長開花和賞花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