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忍耐的勵志日誌

  成功的背後,往往要忍耐著許多事情。忍耐會隨我同行,同時,忍耐也可以鍛鍊你的意志和造就我們的智慧。以下是小編為你精選,希望你喜歡。

  忍耐的勵志日誌篇一:學會忍耐

  知名的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有一次去拜訪長者,到長者住所時,因為房門太小了,頭不小心撞在門框上,富蘭克林痛得掉下眼淚,長者在一旁笑說:“是不是很痛?此行你最大的收穫應該就是這個吧。一個人想立足於世間,要過得平安順利,就得要常常低頭,放下身段,千萬要記取這個痛的教訓,將帶給你不少的利益。”富蘭克林牢牢記住長者的教訓,從此把“低頭、謙遜”列入生活準則。20歲時,就創立了沉默、規律、節約、勤勉、誠實、正義、中庸、清潔、養生、平靜、純潔、決斷、謙虛等著名的13訓。學會低頭,對他成為一代偉人不無幫助。

  有人問哲學家說:“從地到天究竟有多高?”哲學家道:“二尺高。”“為什麼這麼低呢?我們人不都長得至少有四、五、六尺高嗎?”哲學家答:“所以,凡是超過三尺高的人身,要立足於天地間就要懂得低頭。”所謂“低頭是稻穗,昂首系莠稗”,越成熟的稻穗,垂得越低,只有壞稗麥頭才抬得高高的。漢代名將韓信,未成名前,有次走在淮陰的路上,有個不良少年看他不順眼說:“你看起來挺神氣,不過,只是中看不中用。有氣魄的話,你就來殺我;不敢,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忍一時之氣,從不良少年胯下爬過。他的低姿態,後來為他立了不少戰功。

  古有明訓“伸手不打笑臉人”,真正的強不是用強,而是用柔。要想進入一扇門,就須低頭比門框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頂峰,就得彎腰做好攀登的準備。行事能低頭,事情會更順暢;低姿態可避免嫉妒障礙。放下身段才能與人和平相處。學會低頭,受用不盡。

  忍耐的勵志日誌篇二:

  在人的一生中往往會有許多折磨,不論是誰那麼最好的選擇就是暫且忍耐。忍是氣度,是一種傳統美德,可大可小。學會“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課。

  韓信小時候一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有本事的話,你敢用劍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我並不認為這是懦弱的表現,這是一種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表現。

  漢武帝年間,李陵出擊匈奴,結果兵敗投降,漢武帝十分生氣。司馬遷為李陵辯護,因而得罪了漢武帝,獲罪被捕,被判死刑,他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了完成父親遺願,完成《史記》,留與後人。司馬遷受盡了獄卒的折磨,但他還是忍耐了並散發出了屬於自己耀眼的光芒。

  古希臘神話中有位叫做普羅米修斯的神,他為了讓人類免受苦難,便從上天偷了天火送給人類,並傳授文化科學知識給人類,從此人類不斷強大,擁有自己的文明。但這件事激怒了“眾神之神”——宙斯,他把普羅米修斯綁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每天都有禿鷹來啄食他的肉體,普羅米修斯——為人類而死的偉大的神,他忍受巨大的痛苦,成全人類的幸福,寧可死,也不做宙斯的奴隸。

  忍耐,是人的一種情感,是一種自然的反應。忍耐是對人生的一種考驗。忍耐也可以鍛鍊你的意志和造就我們的智慧。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也許你忍耐一下,誤會就會消除了。

  同時,忍耐也是一種美麗,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一種裝飾內心的美麗!

  忍耐的勵志日誌篇三:

  當別人因為不相信我們或其它原因而譴責我們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

  這個人可以是父母,可以是朋友,甚至是這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當他們在譴責甚至是責罵你時,記住,你要做的就只有兩個字:忍耐!無論在何時,也無論在何地,也不論這個人用什麼語氣,用什麼態度,或是拳腳相加。因為他們是你的一個老師,一盞在你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他們不會沒有理由的盲目地批評你,可能是你犯錯,或許是他們錯了,但是你腦中也只能有兩個字,那就是忍耐。傾聽別人,聽完別人再發表建議也是一種美德。

  有人說:“忍耐是有限度的。”但這並不是真理,也並不是事實,這只不過是大多數常人所對忍耐的一個盲目的見解。我們要堅信,因為我們在這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並不是普通人,在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與我們完全相似,所以我們很特別,作為一個特別的人,如果我們想突破極限,我們就完全可以突破極限,因為記錄是用來重新整理的,極限是用來打破的。如果我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記錄,打破了自己的極限,那我們就是強。如果要給忍耐下一個定義,那就是:“對於普通人來說,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而對於一個強者來說,人的忍耐是沒有限度的!”

  當我們學會忍耐,當我們懂得傾聽別人,當我們明白人的忍耐沒有限度時,我們就真正地成了一個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