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希望的勵志日誌

  希望是堅強的勇氣,是新生的意志。正因為有希望,才有了奮鬥的目標和動力。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勵志日誌,希望朋友們能從以下的勵志格言中有所收穫。

  希望的勵志日誌精選一:飛向希望

  展翅翱翔的雄鷹,天空是它畢生的追求和希望;奔流不息的河流,大海是它嚮往的懷抱和天堂;這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春天,這孕育著希望的季節,我們也會懷抱信心,飛向希望。

  向著希望飛行的人,是堅強的,更是可敬的。史鐵生的一生飽受命運的折磨,但是他絲毫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合歡樹》《我與地壇》《病隙瑣記》等等一系列飽含生命真諦的散文標誌著史鐵生從來沒有停止過向著希望一路飛行。著名的國際喜劇大師卓別林年輕時四處碰壁,他夢想成為一名喜劇演員,但是一路走來,總要遭到別人的愚弄,大家都嘲笑他身材矮小,這並沒有動搖過他的夢想。他忍受著這些難以忍受的壓力,終於抓住一次偶然的機會,打開了通往成功的大門,成為一代喜劇大師,享譽世界。促使他們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正因為他們向著希望飛行,才會不懈努力、堅定不移,最終走向了成功。

  向著希望飛行的人,是美麗的,更是勇敢的。我們一定不會忘記那場斑羚飛度的場景。被逼入絕境的羚羊們,不惜一切代價,讓年輕的羚羊踏著老羚羊的脊背飛過懸崖。它們就這樣用生命構成一座希望的橋樑,在一起一落之間飛向希望,描繪出世間絕美的圖景。再看看那些在舞臺上出神入化的雜技演員,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牽動著無數觀眾的心,他們每一次舞臺上的成功都暗藏著不為人知的努力,他們頂著艱苦的訓練,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一次次地向希望飛行,才將自己的美麗綻放到生命的極致!

  向希望飛行的人,是幸運的,更是幸福的。“發明大王”愛迪生,一生一千多項偉大的發明,既給世界帶來了光明和快樂,更給遭遇無數痛苦和磨難的自己帶來了慰藉和幸福。“雜交水稻之父”、我國科學院院士袁隆平,一生奔波在田間地頭,搞水稻的培育和創新,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解決了世界性的糧食難題,使世界上受飢捱餓的人大大減少。他們都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做了自己最願意做的事情,他們正在向著自己的希望飛行!

  讓我們向著希望飛行,在成功的路上,留下我們矯健的身姿!

  希望的勵志日誌精選二:飛向希望

  雪萊說:“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題記

  一群灰鶴在空中飛舞。

  一群灰鶴劃過空中,飛向它們希望中的未來。

  生活是公平而又嚴苛的,它給予我們失望,卻又讓我們無時無刻又包含於對未來,對生活的憧憬。

  我曾經感嘆和驚訝於劉偉—一個沒有雙臂卻依然彈奏出美妙樂曲的青年。當兩袖空空的劉偉走上舞臺時我無法想象他究竟以一種怎樣的方式來完成彈奏鋼琴的節目。當聽到美妙的音符是從他的雙腳下流瀉出來時,我感動了,也震撼了。他在“碌碌無為,得過且過,甚至不如死了算了”和“充滿希望,奮鬥的活下去,證明自己”之間選擇了後者。我不知道生活需要哪一種人,但劉偉卻以他自己的方式向我們昭示:生活需要無時無刻充滿希望的強者。灰鶴與劉偉兩種不同的物種,卻選擇了一條相同的道路。

  當食指於那個動盪的時代中寫出:“我依然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我感動了,那個***時期,是多少知識分子的噩夢,有些人甚至因為它的迫害鬱鬱而終。我無法批判他們對於文學,對於生命的不負責任,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捍衛尊嚴的方式。但食指所選擇的“相信希望,相信未來”卻是我讚歎他的地方,生活對於強者和弱者是一樣的,但卻又是殘酷的。生活中失望與希望聚在,而強者不同於弱者的是:他在看到失望的同時也看到了希望。劉偉與食指,兩個生活在不同年代的偉人卻選擇了一條相同的道路。

  一粒種子可以生長不成一株雍容華貴的牡丹,但它還有希望生長成一朵平凡芬芳的野花;一顆小樹可以生長不成一顆參天大樹,但它還有希望為人們投下一片蔭涼;一個人可以變不成像華盛頓那樣的偉人,但他還有希望成為向姚明那樣的巨人。在生活面前,我們是主動的,是我們主動的去選擇希望。

  雪萊說過:“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希望永遠在前方,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不喪失希望。感動常在,希望常在。年輕的我們,還在路上,生活怎麼能沒有希望的支援?一群灰鶴在空中飛舞。

  我們如灰鶴一樣,飛向希望。

  希望的勵志日誌精選三:飛向希望

  冬日的孤寂,在蕭瑟的枝梢上,在荒涼的田野上,在凜冽的北風中,無盡的蔓延著,淒涼哀婉。沒有鳥兒的嘰喳,沒有蟲兒的悉嗦,冷清,冷清,迴圈往復。但請相信,春天不遠了,希望就在前方。

  ——題記

  告別了前些日子的白雪皚皚,此時天氣已經回暖。遙想春節時的那一陣陣喜氣,那一場大雪,心中無限回味。瑞雪,想必今年一定會很好的。因為“瑞雪兆豐年”麼。

  現時,已經冬末春初了。可惜還是沒有感覺春日的臨近,有些時候,彷彿還會似真似幻的想起現在是否還是在年前,可是,確實不是,因為大年初一那張早已被我撕下,夾進了那嶄新的日記本中,還說著,我要為這一年而奮鬥,我要努力。

  週末,和友一起漫步,看到路邊那一塊田野,興致大發地說著鬧著,說要去找尋春天。我說年過才沒多久,哪裡來的春天啊。只是古人說說而已。她說,她不信,她會來證明給我看的,她說她堅信。

  不忍讓她的堅信失落,也終是被她的固執打動。便攜手走在了那鄉間的小路上。那條路如此狹窄,只容得下我們一人前行。於是乎,前一人,後一人。說實在的,冬天的小路是那麼寂靜的,害怕踩上去,怕一踩就會踩破這一場寂靜。

  一路上,沒有一絲春日的氣息。可她仍舊不灰心。她說“心若在,夢就在。”我默默地點了頭。跟隨,跟隨。不知疲倦地,終於在小路的拐腳處,看到了那一小塊綠色,她卻欣喜若狂地跳著,“你看,你看,那就是春天。”我不禁感動了,只是那一點點而已。原來是這樣, 明白了她為什麼比我樂觀,活潑。只是因為她的執著,而不是固執。我感謝她,她讓我明白了很多。終是野百合也有春天。希望就在前方。

  正如雪萊說的一樣,“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我知道,不會的,真的。

  她說“心若在,夢就在。”我說:“很好。不拋棄,不放棄。”

  希望,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