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寒假語文作文素材事例集錦

  作為一名學生想要學好語文的關鍵是寫好作文。而作文素材你都積累了哪些呢?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小學生寒假語文作文素材事例1

  是什麼讓生命走得更遠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把一群剛斷奶的老鼠分成兩組,對第一組供給足夠的食物,並且按時分配給它們,讓它們飽食終日;而對第二組老鼠則不定時供食,而且給它們相當於第一組老鼠60%的食物。

  如果問你,這兩組老鼠哪組生命力更強、壽命更長呢?我想,你一定會回答第一組,因為第一組的老鼠生活“衣食無憂”。

  然而,實驗的結果卻恰恰相反:第一組老鼠大都過早夭折,而第二組老鼠卻壽命很長,而且皮毛光亮,行動敏捷,免疫能力也比第一組強得多。

  我們說,生命充滿著慾望,但如果一切慾望都得到了滿足,那麼生命就會逐漸失去活力和創造。

  正是生命中那部分沒有滿足的慾望,激起了我們為之努力、奮鬥、追尋的熱望和力量。

  小學生寒假語文作文素材事例2

  沒有偉大方向的小魚

  渤海口有一隻小魚,它下定決心要一路游到山頂,於是它逆向而行。

  這隻小魚泳技精湛,一會兒衝過淺灘,一會兒劃過激流,穿過了層層漁網,躲過水鳥的追蹤,好不容易游到了山頂,可它還來不及喘口氣呢,剎那間,就被凍成了冰!

  一萬年後,一群登山隊員在山頂的冰封中發現了它。立刻有人認出了這是產於渤海口的魚。

  一位年輕人讚道:“真是一隻勇敢的魚啊!穿越千山萬水來到一個截然不同的環境,了不起!”

  一位老者卻說:“不!它只有偉大的精神,卻沒有偉大的方向,所以只能換來死亡。”

  成功,除了“努力”以外,更需要“方向”,有時不妨暫時放慢腳步,想一想:這條路真的是我“想”走的嗎?真的是我“該”走的嗎?真的是我“適合”走的嗎?

  如果走錯,甚至走反了方向,不但到不了目的地,反而會離理想與抱負越來越遠,甚至一敗塗地。

  在這個腳步急促的時代,我們都應該做一個忙而不“茫”、忙而不“盲”的現代人。

  小學生寒假語文作文素材事例3

  尋一條退路

  劉邦做了皇帝以後,有一次因病,傳旨誰都不接見,一連數日,許多事情都不得奏報,文武百官為朝中大事非常焦急,但又不敢進宮見駕。

  將軍樊噲很惱火,闖進宮去,一直來到皇帝床前,高聲道:“想當初,您在沛縣起兵時,何等英雄氣概,今天下已定,精神反而如此不振,您重病不與大臣商議國家大事,整天只和一兩個太監待在深宮裡,難道您忘了當年秦始皇病死時,宦官趙高假造遺詔,殺害公子與文武大臣,禍亂天下之事嗎?”

  劉邦聽罷翻身起床,馬上召見群臣,商議大事。

  當得意時,須尋一條退路,然後不死於安樂;當失意時,須尋一條出路,然後可生於憂患。

  小學生寒假語文作文素材事例4

  畫一扇窗

  那一年,國畫大師黃永玉帶著他的畫作來到北京,住在“芥末居”。那是怎樣的一間房子?不但陳舊,蛛絲網結,而且四壁連一扇窗戶也沒有,沉悶與壓抑可想而知。但是,黃永玉沒有厭棄這間小屋。他環顧四壁,哈哈一笑,拿出一張潔白的畫紙,貼在牆上,然後信手在上面畫了一扇窗戶。霎時,他就覺得窗外的暖陽正透過窗櫺湧進小屋,小屋頓顯生機勃勃。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有趣。許多時候,上帝就是這樣捉弄世人,會給我們一間沒有窗戶的屋子,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完全可以畫一扇窗戶給自己,放進希望的陽光,照亮人生的路。

  許多時候,上帝給了我們黑暗的境遇,但是並沒有剝奪我們追求光明的權利;上帝給了我們坎坷的遭遇,但是並沒有剝奪我們快樂的心境。要知道,上帝給誰的都不會太多,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向命運低頭,而是要學會在沒有路的地方踏出一條路來,在沒有水的地方挖一口深井出來。這樣,就可以汲取到甘洌的泉水,滋潤生命,在貧瘠的土地上營造自己的綠洲。

  畫一扇窗給自己,不是畫餅充飢,自欺欺人,而是豁達處世,超然於困境,給靈魂一次喘息的機會。面對困境,迴避是徒然,自棄也無益。倒不如樂觀面對,尋找機會,相信陰暗的日子過後,必定是暖陽普照,寒冷的冬天過後,必定是萬紫千紅的春日。人生沒有絕境,可怕的是自暴自棄、自己捻滅生命的火種。

  畫一扇窗給自己,就是給自己一個希望,給自己一點信心,給自己一些東山再起的勇氣。要知道,只要不洩氣,就沒有什麼能將我們拋棄;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會有花好月圓的那一天。

  小學生寒假語文作文素材事例5

  對沒來到的事不要想太多

  有一家人賺了一點小錢,然後商量買個騾子來馱運東西,太太就問是買公的還是買母的,先生說買母的比較好,因為母的會生小的。

  太太就說不要了,生小的我們也養不起。

  這時他們的大兒子就開口了,生了小騾子,我要先騎著到處跑。

  二兒子聽了很不高興,對哥哥說,你騎著到處跑那我怎麼辦呢。兩人為了到底誰騎小騾子的事爭執不下,最後商定兩個人一起騎。

  父母又不樂意了,小騾子兩個人一起騎,把它腰給壓折了,那長大了怎麼用。

  全家人就吵成一團,這時候來了一個親戚,問你們爭什麼。他們就說在爭到底該買一頭母騾子還是公騾子,生了小的怎麼辦。那個親戚就說不用爭,騾子本就不會生小騾子的。

  在沒有認清這個事實真相之前不要想太多,對沒有來到的事情不要想太多。

  有些事情不會因為我們的想法運轉。

  我們可以這樣去設計它,可以照這樣的方向去努力,但最後的結果成為什麼樣,不是我們現在用想象就可以想象出來的。

  我們不要花太多時間在一些還看不到結果的假設上做無用的想象。

  小學生寒假語文作文素材事例6

  人生三間

  在人間的生活當中,“三間”是最重要的。“三間”如果處理得好,幸福安樂;處理不好,煩惱無邊。

  第一是時間。守時的人生非常重要,對於約定的時間要遵守,所以有“限時專送”“限時完成”“限時履約”。人生一世,有一定的時間,一年復一年,一日復一日,人生幾何?怎能不重視時間呢?

  第二是空間。空間對人生非常重要,從小我們就知道要爭取一個座位、爭取一個床鋪,總希望能有多一點的“空間”。及至進入社會,爭土地、爭房屋,也是希望自己多擁有一些“空間”。多少人為了爭“空間”而鬧上法庭;路邊經常可見一些交通事故的現場,有人在爭執,也是為了“空間”在計較。甚至國與國之間,為了領土空間而戰爭,死傷無數。雖然是宇宙寬廣,夜眠不過八尺,但是誰願意放棄“空間”呢?

  第三是人間;也就是人與人之間。人我之間如果關係良好,相助相成,這是很大的福分;如果相嫉相斥,則痛苦不堪。

  人我之間,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包容、諒解、幫助,如果有一方不能體諒另一方,則人我之間必然會發生問題。相愛的夫妻鬧婚變,就是不善於處理“人間”;多年的朋友反目成仇,他們的“人間”必然有了問題。所以,人我之間如果不能恰如其分,不能合乎情理,就會產生煩惱。

  其實,每一個人都只是世間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我”以外還有一個“你”,你以外還有一個“他”,你我他之外,還有周遭接觸的各種人等,所以人與人之間,是一個多麼難處理的問題啊!

  人生“三間”,對於時間的流轉,除了自己遵守時間以外,由不得我來掌控。至於空間的運用,各有各的據點,每一寸空間都有它的主人,我們不能不以合法來擁有。只有人我之間,端視我的智慧、本領、福德因緣;我應該把多少給予人間,才能和諧人間?如果我能圓融人我之間,人間就會回報我以安樂。

  所以,人生“三間”,我應該如何遊走呢?就看吾人的智慧與修養了。

  小學生寒假語文作文素材事例7

  懷才與亮才

  一

  茅臺是飲譽世界的中國名酒,但最初在巴拿馬世博會參展時,卻無人問津。原因是其包裝粗糙土氣,難以吸引人們的眼球。

  在展會即將結束時,一位中國代表急中生智,佯裝失手將陶罐擲碎於地,頓時酒香撲鼻,驚動四座,引得人們爭相品嚐。

  於是茅臺名聲大振,後來者居上,榮獲博覽會金獎,躋身世界名酒之列。

  二

  鮑勃·達林是美國著名音樂家,自幼患有嚴重心臟病。

  19歲時,他去一家音樂俱樂部求職,遭到了拒絕。那裡的音樂人一看到他瘦削單薄、體弱多病的樣子,就沒興趣再面試了。

  鮑勃心有不甘,他靈機一動,學了一聲虎吼。

  面試官都以為老虎來了,頓時亂作一團。

  等他們安靜下來,才發現這聲雄渾洪亮的大吼竟是來自那個體弱少年,便當即決定留下他。

  不久,鮑勃成為音樂界一顆耀眼的新星。

  因此,一個人不僅要真正懷才,還要善於亮才,尤其是在競爭激烈、人才濟濟的今天,一個懷才者能否於眾多的競爭者中恰如其分地亮出自己的才華和天賦,更是成就一番事業所必備的能力之一。

  小學生寒假語文作文素材事例8

  認識真相

  最近,加拿大的一位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推出了一個鳥類智慧排行榜,烏鴉竟排在了第一位。

  另外,《科學》雜誌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烏鴉的腦容量與身體相比非常大,與黑猩猩的比例差不多。

  為了證明這一點,有人做了一個實驗:將烏鴉養在籠子裡,裡面放一個帶環的小鐵桶窄口瓶,裝有好吃的食物,瓶口只留下一根直鐵絲。為了吃到桶裡的食物,烏鴉會靈巧地把瓶口的鐵絲用嘴叼出來,然後利用地板作支撐,用腳把鐵絲彎成鉤狀,再用嘴叼著鐵絲伸進瓶子裡,用小鐵絲前端的鉤子鉤住小鐵桶上的圓環,把裝有食物的小鐵桶吊出瓶口,盡情享用。

  烏鴉,這個平時看了就讓人噁心的傢伙,想不到竟是一個“聰明”的主兒。

  當我讀完這些有關烏鴉的介紹後,似乎聽懂了它對人類發出的忠告:以貌取人,是會讓你看走眼的。

  如果一個人懂得了如何去認識一隻烏鴉,我想也就懂得了如何去認識一個人,如何去認識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

  小學生寒假語文作文素材事例9

  每片葉子都不一樣

  在相同的陽光土壤中,一樹葉子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不同形色和走向的葉子,抖開一樹蔥蘢,大自然這樣無語地說。

  一個國外教育訪問團被中國的一所鄉鎮小學所吸引,他們看慣了沿途小學生整齊劃一的動作和語氣,驚奇於這座小學上課時的喧聲活潑,問及原因,校長答道:有一位園藝師曾告誡我幼時的天趣不可橫剪。

  一位著名的服裝師上臺領取大獎時說:我理應多年前就站在這兒了,假如我父親當年不逼著我學不喜歡的專業,假如原單位不干涉我的業餘創作,假如社會上對我的奇異服飾多一點寬容……

  沒有人這般致辭,一陣沉默後,臺下掌聲雷動。

  樹葉不能影印拷貝。它是生命,傳遞太陽,吸吮土壤,傾聽綠色。個性即風格,每片唯一的葉子,展示生存的鋒芒與美豔。

  所以,尊重個性就是尊重生命。

  小學生寒假語文作文素材事例10

  冷暖自知

  有一種高處,一旦上去就不好下來了。

  苦也好,樂也罷,總之,你都得在那裡挺著。

  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就意味著一切。

  里爾克的話放在這裡,最恰當不過。

  因為有一種巔峰之痛,只能冷暖自知。

  不能說,不便說,說了別人也不懂,甚至還可能被笑話。

  這是一種心甘情願的自我劫持。

  心甘情願,是說那裡有自己想要的風光和體面。

  自我劫持,是說自己把自己逼進了死衚衕,進不是,退不是,無處突圍。

  始知,風光處即是風險處,體面其實是為了臉面。

  到了高處才發現,人不是自由了,而是更不自由了。

  不再簡單地活給自己看了,更多時候要活給別人看。

  如果說,高處不勝寒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寒涼,那麼,回到過去,冷清和落寞將是另一場看不見盡頭的悽風冷雨。

  世俗的熱鬧已經慣壞了自己。

  一顆浮華的心,從此,再難赴清冷。

  也就是說,不想玩也做不到了。

  就在別人的仰慕裡,咬牙熬下去吧。

  無論身邊,是前呼後擁還是繁華豪奢,這條路,註定要一個人獨自走到天黑。

  有多高的高處,就有多深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