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宗祠的倡議書格式範文

  重建宗祠最根本的目的,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使後人不忘先人創業之艱辛,孝親敬長。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重建宗祠倡議書的模板,希望對大家有用。

  重建宗祠倡議書篇一

  原氏家族,源遠流長,人之有祖,如木之有本,樹之有根,山之有脈,水之有源,故中華禮教,最重人倫;百行之本,以孝為先,為人予者,當思木本水源,須重慎終追遠,此乃炎黃子孫之傳統美德,亦為我中華民族所以有如此強大地凝聚力之根本原因也。

  吾族原氏自得姓至今數千餘年,立足於泱泱大國之中,英才輩出,功業彪炳,家聲遠播,福澤綿長數沒盡文壇通儒,武將,名標青史,為後人所敬仰。3000年地歷史長河,人事雖有代謝,而原族則綿延發展,枝繁葉茂,瓜諜延綿,子孫昌盛,華夷遍佈,安居樂業,鹹託祖宗之福廕,赫然成為華夏之望族,雖世易時移,而族風沒墮,先祖之謙讓,開拓,進取,傳統美德,依舊生輝。

  為弘揚原氏先祖地優良文化傳統及敬祖思親之美德,加強原族之凝聚力。現廣東省惠東縣平海鎮大水坑村準備籌建原氏宗祠,總費用為90萬元,本村籌資15萬元,現資金缺口為75萬元。捐款者500元者可將捐款雕刻在祠堂的捐款芳名冊上,捐款500元以下用紅紙公佈一年。一方有困難,百方相扶助是我原氏的傳統美德,為了籌集祠堂建設資金,確保工程早日順利完成,特向國內外全體原氏宗親和社會各界人士倡議:伸出您的雙手,積極行動起來,興建原氏祠堂盡裔孫之誼,踴躍捐款,慷慨解囊,同心協力,共囊盛興。

  箴言:

  出力者是福,出錢者是福,無私貢獻者享福,祖先永遠保佑您,讓您心想事成,一生平安。

  謝謝各位宗賢們和社會各界人士!

  倡議人:xx

  戶名:xx

  卡號:622271113xxxxxx928

  注:1、捐款者通過銀行轉賬存入以述賬戶,保留銀行轉賬憑證,然後打電話通知原浩新,說明:捐款人姓名、地區、金額,以便將捐款者公佈捐款者500元者可將捐款雕刻在祠堂的捐款芳名冊上,捐款500元以下用紅紙公佈一年;

  2、上述賬戶由廣東宗親會會長原醒昌保管密碼、原錦明保管銀行卡、原浩新保管存摺,兩人以上才能將捐款取出,移交惠東宗親會。

  重建宗祠倡議書篇二

  各位宗親:

  首先恭祝您們萬事順意,事業騰飛飛,人興財旺!

  不知祖,不足以為人。只有知祖,才能尊祖、愛家、愛國、愛人民。據《族譜》記載;源美公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攜子開基梅縣烏蓼沙,又於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攜次子文濱公、三子文深公、四子文汜公再次開基興寧和山瓦塘,長子文淵公留守梅縣烏蓼沙。文淵公後代德聰公又移居興寧黃槐龍歸洞立業。興寧何氏都是源美公一脈相傳,源美公裔孫約有三十五萬,分居全國各地,布遍世界各國。源美公裔孫為了紀念先祖於明朝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在興寧市興城時辰牌巷始建何氏宗祠,又於清朝嘉慶年間公元1805年在興城水關口再建新祠,又於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裔孫們募資在廣州中華北路興建“源美書院”。每逢佳節,來自海內外宗親,絡繹不絕,奉香參拜,鞭炮齊鳴,熱鬧非凡。

  隨著社會發展,城市改造,原有“宗祠”“書院”都失去了原有功能。2015年上屆“宗親會”,雖曾募資在興城購置了四層樓房一座,作“源美書院”,使興寧何氏宗親會有了會址,有了辦公、議事的地方。但與何氏望族大姓還不相稱。新一屆宗親代表大會全體代表一致認為:老前輩為族事立下了功勞,老前輩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如今,我們正處在共和國國泰民安、盛世發展時期,秉著紀念先祖,傳承祖德,弘揚何氏宗族文化,建設和-諧、幸福大中華為宗旨,按“世總”何道深總會長、“省總”何雲標總會長建設“廬江文化園的重託。首先在興寧和山即:何仙岩,是源美公遺留下的地方興建何氏源美宗祠。“宗祠”新址是風水寶地:前望興城似“金海”,後倚和山峰連峰,龍勢雄偉氣昂昂,眾人喜呼“金龍出海”。左是青龍案山寨,右是水財金印山,乙山兼辰房房發,實屬人、財、貴三全。“宗祠”初步設計:建築面積約4000 m2,廣場面積約8000 m2,“宗祠”內設:敬祖廳、祖德族史陳列廳、裔孫議事、接待廳;歷代名人、現代裔孫功德展示長廊等。“宗祠”建築既要具有古代建築的精華,又要具有客家建築的特色。“宗祠”建成,祖先有歸位的聖地,裔孫對祖先有拜祭、奉香的地方,先賢、名人功德有宣揚展示的場所。興建“何氏源美宗祠”成立籌建委員會。“籌建委員會”倡議眾宗親以高度的敬祖睦親情懷,為興建“何氏源美宗祠”慷慨解囊,鼎力捐助,共襄善舉。讓“宗祠”中的磚、瓦、沙、石都凝聚著每一個源美公裔孫對先祖、先賢的孝忠。

  喜聽興建“宗祠”,源美公裔孫紛紛表示:能參與興建“宗祠”是我們的福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人人要參與,戶戶要捐款。建祠所需用地,由寧中鎮大瑩村沸水湖何屋宗親無償捐贈,他們值得眾宗親學習!一人捐款,全家得福!捐款“宗祠”福廕後人!捐款“宗祠”,世代流芳!

  “源美宗祠”籌建委員會肩負全責。財務公開,及時公佈,宗親監督,做到陽光工程、優質工程、勤儉工程。

  “宗祠”竣工後,編寫“祠読”紀念冊,凡對興建“宗祠”出錢、出物、出力者,全部載入“祠読”,以作読念!

  對捐資者的具體鼓勵辦法:

  ① 凡捐資不足百元者,張榜公佈存入檔案;

  ② 凡捐資一百元以上者,勒石読念;

  ③ 凡捐資五百元以上者,除勒石読念外,個人照片載入“祠読”;

  ④ 凡捐資一干元以上者,除勒石読念外,夫妻彩照載入“祠読”;

  ⑤ 凡捐資五仟元以上者,除勒石読念外,全家福彩照、個人建樹載入“祠読”;

  ⑥ 凡捐資一萬元至五萬元以內者,享有上述①至⑤鼓勵辦法;

  ⑦ 凡捐資五萬元以上者,除享有上述①至⑥鼓勵辦法外,視捐款金額再勒石標明捐建專案。

  簽名:x xx

  時間:20**年**月**日

  重建宗祠倡議書篇三

  尊敬的孫氏一族同胞們及社會各界朋友們:

  木有本,水有源,尋根問祖,人之常情。追溯隆回孫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乾隆皇朝,規模龐大,氣勢恢巨集。牌樓上的畫龍雕鳳,吞雲吐霧;精雕細刻的歷代英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孫氏先輩們經常在這裡教育子孫勤耕勤讀,忠於祖國,孝敬長輩;每逢重大節日,族人們歡聚一堂,載歌載舞,把酒闊論。所有一切,彰顯著孫氏大族的繁榮與昌盛!

  天有不測風雲,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這座美麗而富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古建築,一夜之間被夷為平地,孫氏族人無不扼腕長嘆!

  可喜!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響神州大地,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為了挖掘地方特色的文化遺產,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各地宗祠紛紛拔地而起。宗祠作為旅遊景點,向世人傳播著精神與物質文明,被賦予了新的使命。與是乎,重建孫氏宗祠之呼聲漸起,接著被納入了我族人的議事日程。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在原址復修已難成現實,只能另擇寶地。通過族人多方選址,充分醞釀,權衡利弊,最後選新址於湖南省隆回縣三閣司鎮早禾田村皇竹寨下的茶籽坪。這裡背靠巍峨挺拔的皇竹寨,面向碧波盪漾的子龍河,大家一致公認是塊修建祠堂的風水寶地。

  如今,隆回孫氏宗祠已於2015年3月29日順利奠基並開工,將以其原有風貌為基礎,結合現代建築先進工藝,貼近群眾,力求吸引更多的仁人志士積極參與,推進孫氏家族文化進一步繁榮與發展。

  簽名:xx

  時間:20**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