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博物館簡介

  中國茶葉博物館地處浙江省杭州西湖區龍井鄉雙峰村龍井路88號,是以茶文化為專題的博物館。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欣賞閱讀。

  

  中國茶葉博物館建築面積7600平方米,展覽面積2244平方米。1990年10月起開放,是國家旅遊局、浙江省、杭州市共同興建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由於在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2007年5月24日,中國茶葉博物館被國家人事部和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

  茶葉博物館作為展示茶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建築選址在杭州西湖龍井茶的產地雙峰一帶,從而設計出了茶史、茶萃、茶事、茶緣、茶具、茶俗6大相對獨立而又相互聯絡的展示空間,從不同的角度對茶文化進行詮釋,起到了很好的展示效果。

  一號樓為陳列大樓,設5個展廳。茶史廳介紹中國茶葉生產、茶文化的發展史,茶萃廳展出中國名茶和國外茶葉的樣品,茶具廳展示中國各歷史時期茶具的演變和發展,茶事廳介紹種、製茶、品茶的科學知識,茶俗廳介紹雲南、四川、西藏、福建、廣東以及明清時期的飲茶方法和禮儀,反映中國豐富多彩的茶文化。

  二號樓用作外賓接待和學術交流。

  三號樓設6個不同風格的茶室,供參觀者品嚐各茶系的飲茶風味。

  在四號樓,參觀者可以欣賞到古今中外的茶藝和茶道表演。館內建築具江南園林特色,曲徑假山和周圍茶園相映襯,把參觀者帶入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氛圍之中。

  中國茶葉博物館結構詳解

  茶史廳

  茶是中國對人類、對世界文明所作的重要貢獻之一。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茶業和茶文化是由茶的飲用開始的。幾千年來,隨著飲茶風習不斷深入中國人民的生活,茶文化在我國悠久的民族文化長河中不斷豐厚和發展起來,成為東方傳統文化的瑰寶。近代茶文化又以其獨特的風采,豐富了世界文化。

  今天,茶作為一種世界性的飲料,維繫著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深厚的情感。

  茶萃廳

  中國產茶歷史悠久,產茶區域遼闊,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中國茶人積累了豐富的茶葉採製經驗。歷經數千年的發展,產生了花樣繁多,品類各異的名茶。以至茶人常說:"茶葉學到老,茶名記不了。"且製法之精、質量之優、風味之佳令人歎為觀止。時至今日,其工藝日臻完美、精湛,品種更是爭奇鬥豔、芳香四溢。根據製造方法的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系統和合理地分為六大茶類--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及再加工茶類--花茶、緊壓茶、萃取茶等。

  茶俗廳

  中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每一歷史階段、每一地域,有關於茶的風俗習慣都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的形成和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影響著各民族生活習俗的許多方面。

  茶事廳

  茶,自神農最初發現和利用以來,在中國歷史上已吟詠了幾千年之久."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句古老的俗語,道出了茶與中國人民的不解之緣。

  關於茶事, 歷代茶人進行了無數次探索和嘗試。自陸羽《茶經》問世,茶事方大行其道。

  古往今來,茶之種、之制、之器、之藏、之飲、之用各有其術,各有其道,各有其情。

  茶緣廳

  中國茶葉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茶專題博物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領導都十分關心我館的建設,重視弘揚茶文化,並把它與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開館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知名人士、國外元首和國際友人先後視察、訪問過茶博。世界各地,社會各階層的參觀者為茶博留下了墨寶。中國茶葉博物館以茶會友,以茶聯誼,茶結情緣,甘傳天下。

  茶具廳

  古人云:"人無貴賤,家無貧富,飲食器具皆所必需。"自從茶進入中國人的生活領域以來,茶無論是藥用、食用、飲用,都離不開茶具。在人們利用茶葉的漫長歲月中,作為器物文化體系,茶具的演變發展無不與其保持著相依和承繼的關係。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由於飲茶習慣和飲茶方式的差異,所使用的茶具其材料、造型、工藝和稱謂皆有所不同,但使用起來無不得心應手,視覺上也無不盡善盡美。正如常人所說:"美食不如美器"。精美的茶具令人賞心悅目,其藝術價值往往會點化品茗給中國人所帶來的人生享受。

 

 中國茶葉博物館的人還:

1.茶文化旅遊的策劃方案

2.茶文化博物館設計的圖片

3.茶文化旅遊案例

4.茶文化展覽館的基本簡介

5.世界茶文化博物館的特色

6.茶文化詩詞的圖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