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八年級物理教學的故事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發起學習的動機。關於八年級物理教學故事有哪些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八年級物理教學故事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物理教學故事篇一

  1、講授液體沸騰時,學生對沸騰必須達到沸點這一條件非常熟悉,但往往忽略繼續吸熱這一條件,針對這一問題,我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很早以前,一個小廟裡住著一老一小兩個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要外出辦事,為了讓頑皮的小和尚在廟裡看門,他想了一個有趣的辦法:他把小和尚領進廚房,將盛有冷水的水鍋漂在一鍋沸騰的水裡,對小和尚說:“大鍋裡的水不能燒乾,你把小鍋裡的水燒開,就可以出去玩了。”小和尚一聽很高興,趕緊向爐里加柴,使火燒得旺旺的,可一直到老和尚回來,小鍋裡的水也沒有被燒開。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本故事主要考查水沸騰的兩個條件:

  1溫度達到沸點。題目中隨著給大鍋加熱,大鍋中的水能達到沸點,當大鍋中的水溫高於小鍋中的水溫時,大鍋中的水把熱傳遞給小鍋中的水,使小鍋中的水溫升高,直到溫度都達到水的沸點。

  2要繼續吸熱。當兩個鍋中的水溫都達到沸點後,由於兩者之間沒有溫差,他們之間不會再發生熱傳遞,小鍋中的水卻不能繼續吸熱,所以,無論小和尚燒多長時間,只要大鍋裡的水不燒乾,小鍋裡的水永遠不會沸騰。本故事可以演變為試題:把盛有水的小鍋放入大鍋裡的水中,給大鍋底部慢慢加熱,當大鍋中的水沸騰時,小鍋中的水

  A溫度能夠達到沸點,能夠沸騰 B溫度能達到沸點,不能夠沸騰 C溫度達不到沸點,不能夠沸騰 D以上說法都不對

  以上兩種教學方式在知識點的考查上是相同的,但故事為主線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了一種寬鬆環境,愛護和培養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教師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目的,達到了課堂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

  八年級物理教學故事篇二

  講授合理進行比較要確定測量單位時,如果用阿凡提量渠水的故事進行教學要比枯燥、單調地講授理論效果好得多:有一次,國王問阿凡提:“人人都說你智慧過人,那麼你知道眼前的這條渠裡的水有多少桶嗎?”阿凡提說:“如果這桶有這條渠一樣大的話,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這桶有這條渠一半大的話,那就有兩桶水,如果這桶有這條渠的十分之一大的話,那這條渠就有十桶水„為什麼同一條渠卻不能確定他到底有多少桶誰呢?桶的大小沒有確定阿凡提正是抓住了桶的大小可以人為地任意確定作為測量的標準,從而戰勝了國王的刁難。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進行測量時要選定一個統一的、人們公認的標準作為比較的依據,否則,同一物體的長度,測量的值是不確定的,這個選定的標準就是測量單位。故事為學生創設出構建知識的良好氛圍,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故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還掌握了過程與方法。這樣的效果要比教師緊握著嚴謹的學科知識,將其硬塞給學生好得多。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講授枯燥的理論,只會把學生的個性思維抹殺掉,甚至會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八年級物理教學故事篇三

  在講《電磁感應現象》是講解有關法拉第的小故事: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於薩里郡紐因頓的一個鐵匠家庭。

  13歲就在一家書店當送報和裝訂書籍的學徒。他有強烈的求知慾,擠出一切休息時間貪婪地力圖把他裝訂的一切書籍內容都從頭讀一遍。讀後還臨摹插圖,工工整整地作讀書筆記;用一些簡單器皿照著書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把自己的閣樓變成了小實驗室。在這家書店呆了八年,他廢寢忘食、如飢似渴地學習。他後來回憶這段生活時說:“我就是在工作之餘,從這些書裡開始找到我的哲學。這些書中有兩種對我特別有幫助,一是炊英百科全書》,我從它第一次得到電的概念;另一是馬塞夫人的《化學對話》,它給了我這門課的科學基礎。”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後,法拉第於1821年提出“由磁產生電”的大膽設想,並開始了艱苦的探索。

  1821年9月他發現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的運動,第一次實現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接著經過無數次實驗的失敗,終於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現,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法拉第的座右銘是:“像蠟燭那樣為人照明,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忠誠而踏實地為人類偉大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法拉第一生熱愛真理,熱愛人民,真誠質樸,作風嚴謹,他的思想品質深深地紮根在了學生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