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人物曹操

  在素材的蒐集與貯存方面,應當廣取博收,積累在平時,得意在偶然。正如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所云: 夫好物得之固難,警句尤不易得。掃沙不倦,則好物出;苦心不休,則警句成。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曹操的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望梅止渴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晒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二

  月亮和外國,誰遠誰近

  曹植有數個兄弟,曹操為了從幾個兒子中挑選最滿意的繼承人。經常出題考他們。曹植自小就聰明多思,善於應變,每次都給曹操留下深刻的印象。曹操對他很滿意。

  曹植7歲那年中秋節,曹操帶著妻子兒女在後花園飲酒賞月。眾人在清雅的音樂中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曹操看皓月當空,萬里無雲兒女齊聚堂前,不由一時興起,又想出題考一下幾個孩子的應變能力,便沉吟了一下對他們說:“休們說月亮與外國比,誰近誰遠?”大家沒想到是這樣一道題,都覺得很好回答,齊盧說當然是月亮遠了。曹操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轉過頭來看著一直未作聲的曹植,同:“休說呢?”只見曹植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月亮近,外國遠。”大家都呆住了,曹植解釋道:“因月亮看得見,外國看不見。”

  大家聽了覺得曹植的答案很新奇,曹操也很高興,誇曹植聰明,是可造之才。

  第二年中秋,有外國使節來訪,曹操也在後花園款待他們。在筵席上,酒過三巡之後,一位外國客人起身說道:“曹大人父子名聲遠播,大家很是仰幕。今日有幸得見,懇請曹大人父子能一展才華。”曹操當即應允。但他為了顯示自子兒子的聰慧,就仍然出了去年那道題。他先問客人,客人們有說月亮遠的有說外國遠的,莫衷一是。於是曹操擺了擺手讓曹植來回答。曹植明白父親的心思。起身答道“月亮遠外國近。”背操大驚,呵斥他說:“同一個月亮,你去年說近今年說遠,到底是怎麼回事?”曹植回答說“去年月亮可以看見但外國不能看見,今天月亮雖然抬頭就可以看見,卻可望而不可即。去年外國與我們沒有來往也看不到,所“說外國遠,但今年外國與我們不但有來往,還有思想交流,這樣不是很近嗎?”家為只有8歲的曹植能作出這樣精彩的回答而感到很驚訝,外國客人也連連誇獎他。

  三

  曹操智派三將守合肥

  .在歷史上,作為軍事統帥的曹操在辯才用人方面,可以說高出孔明。他手下謀士雲集,戰將林立。每一次作戰,不論守關還是奪寨,曹操一般能夠做到擇人任勢,除錯得當。這就非常有利於爭取主動,奪得勝利。其中,張遼、李典、樂進三將軍守合肥,就是曹操知人善任的典型一例。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張魯,東吳孫權見有機可乘,就率軍攻打合肥。鎮守合肥的三員大將是張遼、李典、樂進。他們三人論資歷、能力、地位、職務,不相上下,也正因為這樣,所以三人互不服氣。在討論破敵決策時,意見不一。此刻,形勢異常緊張,合肥危在旦夕。

  就在這節骨眼上,曹操派遣護軍薛悌從漢中送來一個木匣,裡面是曹操對合肥的防禦作戰做的具體安排,指出:“若孫權至,張、李二將軍出戰,樂將軍守城。”

  曹操做出這一安排,是基於他對三位將軍的深刻了解:張遼,文職武職都擔任過,有膽有識,能顧大局;樂進是名猛將,但脾氣暴躁;李典,舉止儒雅,不愛爭功,但難以獨當一面。如果讓張遼、樂進一同出戰,讓李典守城的話,兩員猛將可能會有爭執,而李典恐怕也難當大任。所以曹操做出了讓張、李出戰,樂進守城的安排。

  果然,在張遼的帶動下,三人各負其責,協調一致,大破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