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前課本複習三個步驟

  複習時間相隔越長,花費的時間就越多,甚至幾乎等於從頭學習。溫習課本、做練習題、看參考資料,看錯題,總結歸納筆記等等都是複習要看的資料,但是其中課本是根本。考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基本概念都以教材為藍本,所以打好基礎尤為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那麼,複習時應該怎樣利用課本呢?以下是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期末考前課本複習的三個步驟。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期末考前課本複習的三個步驟:

  一、整體複習法

  這種複習法,是將課本的內容從頭至尾仔細閱讀、複習,直到理解和牢記為止。因為教科書中寫的是需要記住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礎的知識,必須認真閱讀,再一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閱讀時要注意:

  1、閱讀時要把握節奏。對已經理解和記住的部分,不用再花許多時間,要把時間花在回憶時想不起來或記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

  2、閱讀時要注意知識的連線,注意過渡的段落。比如每章的開頭,會講到這一章的整體內容,這部分要好好仔細看,對知識有個整體的把握。課後的小結內容等,也要認真閱讀。

  二、重點複習法

  重視課本不等於複習時對課本知識只簡單的重複,而是應對教材上的知識加以概括、提煉和歸納,把該重點記憶的知識點梳理出來,在此基礎上,再重點記憶這些知識點。比如,課文中的生字詞、古詩、要背誦的課文段落、數字中的基本定義、基本概念、歷史中的重大事件等等,一定要背的滾瓜爛熟。

  三、做題複習法

  最後,最好再做一做課後重點的練習題,再鞏固所學的基本知識。練習題是所學知識的試金石,通過做題來看基礎知識掌握的是否牢固,是否還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然後再“對症下藥”,對自己薄弱環節,可以多找些課外的題目加強訓練。

  複習要善於總結

  複習不是簡單的重複學習,而是要在整理出知識點後,然後把知識點連成線,再由知識線編製成知識網,將知識網按著其內在聯絡從縱橫兩個方面加以比較,形成對知識的融會貫通,最後構建出系統化、條理化的知識體系。

  一、週末小結

  一週是學習的一個小階段,所以,在學習了一週之後,有必要做一個階段性總結複習。

  首先,溫習一遍教材。對照筆記將一週所學的主要內容過一遍,並結合課本上的思考練習題,總結應掌握哪些重點內容,哪些已經理解 了,哪些還需要進一步鞏固。這樣做,可以強化對知識理解,使記憶的內容更有條理。其次,檢查一遍作業。把一週的作業都看一遍,要試著把做錯的重做一遍。再次,記錄一些材料。找一個小本子,把我們先前已經明確的重點、難點,尚需鞏固和沒有弄明白的知識,以及做錯的題都收錄進去。這樣做,主要是為以後的單元複習、一章複習等階段性複習做好準備。

  二、單元複習

  每個單元往往是同一個知識面。先看一個書的目錄,把這一單元的章節,每節的要點提取出來,形成一個框架。這時關上書本,只看大綱,自己反覆思考一遍,就能憑理解與記憶對所學內容進行復述,突出重點,綱舉目張,你的記憶清晰而又牢固。

  三、回溯聯絡

  每學一個重要的新知識時,都要試著回過頭來,把跟這個知識點有聯絡的知識抓出來,進行專題複習。比如說,我們學過了極限,我們能總結出幾種求極限的方法,雖然我們總結的不是很完整,但通過總結,可以使我們的知識系統化,這時,可以說,我們已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來看待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