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哲學第三單元試題
高考政治哲學知識已經學習一段時間了,哲學第三單元知識點掌握的如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哲學第三單元試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絡觀8道選擇題+1道材料題
一、選擇題:
1.2015年課標卷Ⅰ23滷水豆腐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食品。滷水是製作滷水豆腐必需的穩定劑和凝固劑,其主要成分氯化鎂是有毒的,但用滷水點制的豆腐不僅無毒,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這表明: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變的,其功能是不斷變化的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確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們建立新聯絡的依據 ④事物在不同的聯絡中會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人為事物的聯絡的客觀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事物的特性也是不變化的,①錯誤。事物的屬性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②錯誤。滷水點豆腐是人們根據事物固有的屬性建立新的聯絡,③符合題意。滷水有毒但點出的豆腐卻無毒說明事物存在的聯絡不同則其特性也不同,④符合題意。因此選D。
【考點定位】聯絡的客觀性、多樣性
【名師點睛】本題以生活化的情景考查哲學知識,解答時要認真分析選項是否正確,正確的是否符合題意,通過排除錯項和無關項得出正確的結論。解答時要明確哲學意義上的價值是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同時正確理解聯絡的客觀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係,聯絡是客觀的,但是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固有的聯絡,調整和改變狀態,從而建立新聯絡。
2.2015年課標卷Ⅱ22“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對蘇軾的《琴韻》理解正確的是:
①琴聲是人的活動的產物,具有鮮明的“人化”特點
②琴聲來自於琴與指之間的相互作用,與人的主觀世界無關
③琴、指、琴聲以及三者之間的聯絡都具有客觀實在性
④只要指與琴發生相互作用,就能產生美妙的音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琴聲是人在彈琴後發出的聲音,具有人化的特點,琴聲也離不開人的彈奏,與人的主觀世界有關,只要手指與琴發生相互作用,就能產生美妙的音樂,這不一定,還需要主觀上的努力,按照曲譜來彈奏,才能產生美妙的音樂,因此本題選B。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聯絡的客觀性、意識的能動性。
【名師點睛】本題注意聯絡的存在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①聯絡具有普遍性,我們要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②聯絡具客觀性,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絡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我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的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絡,建立新的聯絡。③聯絡具有多樣性。我們要注意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性,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3.2015年海南政治22在澳大利亞,受吃葉子的昆蟲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樹生長緩慢,成為一種優質木材。19世紀被引進美國後,桉樹失去了天敵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環境,生長極快,成為易開裂和彎曲的“廢材”。桉樹從優質木材變成“廢材”進一步印證了:
①事物的聯絡是多變的,穩定的聯絡不存在
②人能夠改變人為事物的聯絡,但不能建立人為事物的新聯絡
③事物的聯絡是多樣的,一切以條件為轉移
④事物的聯絡是客觀的,不依人的意願而改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聯絡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條件,又要重視事物的不利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受吃葉子的昆蟲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按樹成為優質木材,按樹被引進美國後,失去了天敵的危害,又有好的環境,成為“廢材”說明聯絡多種多樣,事物存在發展的條件性,③符合題意入選;按樹被引進到美國,按樹失去了天敵的危害,變成了“廢材”說明聯絡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引起按樹是想要優質木材,結果按樹成了廢材,④表述正確符合題意入選;穩定的聯絡存在,①表述錯誤排除;聯絡是客觀的,包括人為事物的聯絡和自在事物的聯絡都是客觀的。但人在聯絡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絡,建立新的具體聯絡,②表述錯誤排除。故答案選D。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聯絡的知識。
【名師點睛】本題難度中等,解答此題的關鍵是運用所學知識排除本身錯誤選項,考查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以及審讀材料的能力。其次需要把握材料的主旨和中心,材料中桉樹由優質木材變成“廢材”,說明了條件變了,聯絡是多樣的,有條件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解答此題需要學生對聯絡的客觀性、條件性、多樣性有全面準確的認識。
4.2015年廣東文綜政 治34水在常見的三種狀態下的結構和動力學行為已被人們瞭解,但在受限空間內部不完全為人所知,近日,有研究團隊在這方面取得重大發現,在常溫下,在石墨碎片毛細通道中的受限水會整齊排列成規則的二維方形冰結構。這是常溫下水的一種全新存在方式,該研究成果對於解釋降低空維空間內水的快速輸運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新發現再次印證了:
① 物質的具體形態是多樣的,認識是無限的 ②質變是由事物的內部結構變化引起的
③人為事物的聯絡是通過 實踐活動形成的 ④以新形式出現的事物,有遠大發展前景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解析】①③選項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題中水的形態改變的事例,說明物質的具體形態是多樣的,認識是無限的,同時說明人為事物的聯絡是通過實踐活動形成的,故入選.②④選項觀點錯誤,質變並不是由事物的內部結構變化引起,其他方面變化也可能引起質變,新事物並不等於以新形式出現的事物,新事物有遠大發展前景,以新形式出現的事物,並不一定有遠大發展前景,故排除。
【考點定位】認識的無限性、聯絡的客觀性
【名師點睛】解答本題,可以運用正選法和排除法,正選法,題幹強調通過研究表明常溫下水的一種全新存在方式,說明物質的具體形態是多樣的,認識是無限的,同時說明人為事物的聯絡是通過實踐活動形成的;排除法,對於一些不符合材料資訊、絕對性的說法,可以逐一排除,“以新形式出現的事物,有遠大發展前景”,說法明顯錯誤,“質變是由事物的內部結構變化引起的”,材料中顯然是由於外部存在受限空間而發生內部結構的改變。
5.2015年福建文綜政治35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苯?幻鼙脹該韉氖笛樽爸?如圖14置於晴天的室外,對其進行24 小時測定,得出某氣體含量的變化曲線如圖15。該實驗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②對事物的認識是一個迴圈往復的過程
③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堅持實事求是 ④客現事物的聯絡因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獲取解讀資訊、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材料中“對其進行24 小時測定,得出某氣體含量的變化曲線”體現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堅持實事求是,同時說明客現事物的聯絡因條件的變化而變化,③④適合題意,①說法正確但材料沒有體現;認識具有上升性,是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②是錯誤的。故本題答案選D。
【考點定位】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聯絡的多樣性
【名師點晴】本題考查實事求是、聯絡的條件性等哲學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資訊並且調動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得出的曲線,就是在研究該氣體的變化規律,體現了實事求是;該氣體隨著24小時自然條件的不同而發生變化,體現了客觀事物的聯絡隨著條件變化而變化;然後排除錯項和無關選項,得出正確的結論。
6.2015 年江蘇政治32圖3漫畫“運土”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要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B、要注重量的積累以促成質變
C、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D、要堅持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解析】聯絡時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之間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絡,聯絡具有普遍性,要求我們要用聯絡的觀點看間題,漫畫“運土”割裂了事物之間的聯絡,啟示我們要堅持要用聯絡的觀點看間題。答案為A。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聯絡的普遍性
【名師點睛】聯絡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聯絡是普遍的,要求我們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沒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絡。題目要求我們分析漫畫給我們什麼啟示,即要求我們應該怎麼做。漫畫“運土”忽視了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絡,啟示我們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7.2015年江蘇政治33中國高鐵在發展過程中,有效推進了土木工程、動車組成系統、執行控制系統的技術創新和服務管理模式的創新。通過系統創新,中國高鐵在贏得國民信任的同時,也逐漸贏得力量國際信譽。截止2014年底,中國高鐵運營總里程超過1萬6千公里。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①要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 ②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
③新事物的力量總是強大的 ④自在事物的聯絡是客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整體和部分是相互聯絡、密不可分.部分是整體的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會影響到部分.中國高鐵的發展是一個整體,高鐵的整體發展推動了土木工程、動車組成系統、執行控制系統的技術創新和服務管理模式的創新;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整體的功能.土木工程、動車組成系統、執行控制系統作為高鐵發展的部分,土木工程、動車組成系統、執行控制系統的技術創新和服務管理模式的創新也會推動中國高鐵的發展。答案為A。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係,創新的作用
【名師點睛】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絡、密不可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部分,部分的功能及變化也會影響到整體,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係。中國高鐵在發展過程作為整體的發展推動了土木工程、動車組成系統、執行控制系統的技術創新等部分的發展;土木工程、動車組成系統、執行控制系統的技術創新作為部分也推動了中國高鐵整體的發展,二者是相互聯絡、密不可分;通過技術創新、系統創新推動了中國高鐵的發展,體現了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8.2015年四川政治7黨的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域性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形成說明: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的性質 ②社會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無止境的
③事物的整體功能總是大於部分功能之和 ④系統優化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②④選項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個過程,說明社會實踐基礎土的理論創新是無止境的,同時說明系統優化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故入選。①選項觀點與題意不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形成,並沒有強調誰更重要,不能說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的性質,故排除。③選項觀點錯誤,事物的整體功能總和並不總是大於部分功能之和,但內部結構優化時,大於,否者,會小於,故排除。
【考點定位】系統優化
二、主觀題:
1.2015年北京文綜政治38 “眾”最初的字形是人們在太陽下共同勞作,在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共同勞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材料一 某生物學教授將研究課題開發成一款用氨基酸組裝蛋白的遊戲,向全球的遊戲玩家開放,一個困擾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結構,僅僅10天后就被破解;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和業餘愛好者在百科全書式網站參與貢獻內容、修訂詞條,共同創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識;百萬名網友參與“讓愛回家”行動,籌得230個紅包和50多張回鄉機票,幫助近300個家庭羊年春節團圓……
1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通過連線把自己變成了一種新的更強大的物種”。你是否贊同這一觀點?並用所學的哲學原理說明理由。10分
參考答案:贊同。網際網路為個人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提供了開放的平臺,改變了人們實踐活動的內容、形式、規模和水平。人們在個人和社會的互動中發展、完善自我,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量的積累產生了“眾”的巨大力量,使我們變得更強大。網際網路將眾多的個人聯絡在一起,協同合作,分散的部分有序聚為整體,促進了整體功能的優化等角度,亦可得分
不贊同。過多地沉迷於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會減少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削弱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聯絡。網際網路上資訊複雜,觀點多元,有時不易達成共識。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解析】試題分析:1本題是一道評析題,要求用哲學原理說明理由。解答本題關鍵是要抓住本題的切入點:“我們通過連線把自己變成了一種新的更強大的物種”並從中找出兩個有效資訊,一是“連線”,可從哲學聯絡的知識入手來組織答案;二是“新的更強大的物種”,可從哲學創新的知識來回答。具體從聯絡角度來說,贊同的話,可從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的積極影響角度來分析:網際網路將眾多的個人聯絡在一起,協伺合作,分散的部分有序聚為整體,促進了整體功能的優化,使整體功能大於各部分功能之和。不贊同的話,可從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的消極影響角度來分析:過多地沉迷於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會減少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削弱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聯絡。網際網路上資訊複雜,觀點多元,有時不易達成共識。另外還可以從創新角度來組織答案。
【名師點睛】解答本題1關鍵是要抓住本題的切入點:“我們通過連線把自己變成了一種新的更強大的物種”並從中找出兩個有效資訊,一是“連線”,可從哲學聯絡的知識入手來組織答案;二是“新的更強大的物種”,可從哲學創新的知識來回答。
:第八課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1道選擇題+3道材料題
一、選擇題:
1.2015年江蘇政治30底線思維能力,就是客觀地設定最低目標,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種積極的思維能力。下列選項中能體現底線思維的是:
①尊重經驗、崇尚權威 ②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③居安思危、知難而進 ④ 有備無患、未雨綢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體現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轉化及重視量的積累,③④符合題意;“尊重經驗、崇尚權威”強調意識的反作用,“無所畏.A,勇往直前”強調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不符合題意.答案為D。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及矛盾的同一性的相關知識
【名師點睛】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接的屬性和趨勢。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底線思維設定最低目標,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體現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和重視量的積累。
二、主觀題:
1.2015年山東政治43社會主義道德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內話於心,外化於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某地人民廣播電臺創新社會主義道德宣傳模式,用廣播劇的形式把當地道德模範的事蹟故事化,精心打造了34部“道德模範廣播劇”,展現了道德模範的奉獻精神,讓人們在傾聽中記住道德模範的故事,引導人們在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道德。“道德模範廣播劇”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不僅因為故事精彩,更因為那種源自道德的力量。
材料二 公務員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商家為消費者提供貨真價實的商品,你看見需要幫助的人就熱心搭把手……我們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每個人擔負起一份道德責任,就會將社會的道德水準托起一分,涓涓細流匯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會早日實現。
2結合材料二,運用量變和質變的關係原理,詮釋個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意義。6分
參考答案: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這就要求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視量的積累,只有每個人都積極踐行社會主義道德,才能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創造條件;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這就要求我們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積極促成質變,每個人都應該勇於承擔道德責任,不斷促進社會道德水準的提高,爭取早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解析】2本題考查量變和質變的關係,設問指向個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意義.解答時先分析量變和質變的關係,主要包括世界觀和方法論,然後圍繞知識分析這樣做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意義,實現理論依據、方法論要求、現實意義的有機結合。
【考點定位】量變和質變的關係
【名師點睛】意義類主觀題,綜合性較強,能力要求較高,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很強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觀點和具有調動和運用知識以及分析和闡述觀點的能力。意義類主觀題的回答一般用“有利於”“促進”“增強”“鞏固”的句型表達。通常的“意義”包括經濟意義、政治意義、文化意義,所以在審題過程中首先必須明確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種意義,還是全部意義。
2.2015年北京文綜政治40 茶葉曾經是沿著古絲綢之路走出去的“明星”產品。今天,“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使我國茶葉企業看到了新的發展契機。“一帶一路”沿線的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茶葉進口國,對中國茶格外青睞,尤為偏好高品質的紅茶,近年來對綠茶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位於大別山茶區的某茶葉集團目前主要外銷大眾茶,市場以中亞,中東地區為主,該企業希望抓住“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機遇,開啟俄羅斯的茶葉市場。
3結合材料,就該企業如何抓住“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機遇提出兩條方法論建議。6分
參考答案: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抓住“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機遇,調整製造標準,積極開拓新市場。
【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審題一定要仔細:如果只抓住“企業”這一主體很可能就用經濟生活中的“企業經營成功的因素”來組織答案,但認真的同學會從後面“提出兩條方法論建議”中知道本題考查的是生活與哲學的知識.本題沒有限定範圍,答案比較開放,可從整個哲學方法論中來組織答案。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生活與哲學的相關知識。
【名師點睛】本題以“一帶一路”戰略為背景材料,以茶葉企業經營為切入點,要求學生為企業如何抓住機遇促進發展,從哲學方法論角度提出建議。這一設問方式,擺脫了答案的單一模式,並採用等級評分的方式,答案思路為學生提供多層次的展示空間。本題沒有限定範圍,答案比較開放,可從整個哲學方法論中來組織答案,但要注意組織答案時要做到結合材料來提出方法論建議,切忌知識材料兩張皮。
3.2015年上海政治34京劇之美,美在一唱一念、一招一式,美在精緻的臉譜、華美的行頭,它是中國文化最具象徵意義的符號之一。但是,如何讓京劇藝術綿延不絕,是京劇人面臨的新課題。
有評論家認為,京劇要傳承,必須通過“戲引人”,以戲爭取票房;“人抬戲”,以票房支援戲。他說:戲是舞臺藝術,是劇本與表演的融合,倆者渾然一體,缺一不可。打造經典戲,是京劇傳承的根本。劇本應該兼顧文學性和表演性。劇本的題材在文學開掘、人物命運的刻畫上,必須體現一定的文學價值,必須將創作者文化積澱與對現代生活的思考,轉換成京劇化的古典表達。京劇是角兒的藝術,劇本需要生旦淨醜的唱唸做打得以展現。演員應該在繼承前輩藝術遺產的同時,吸收現代劇場藝術優勢,不斷豐富京劇的表演形式。劇團應該注重培養新人,新人輩出才能讓優秀劇本代代相傳。劇本唱得響,表演藝術家演得好,由此打造出一批經典戲,京劇的傳承就是不言而喻的。
運用內因和外因辯證關係原理,評價這位評論家的論述是否完整地論證了他的觀點,並加以分析說明。
參考答案: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的變化和發展,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對於京劇的傳承,“戲引人”、“人抬戲”中的“戲”指劇本與表演,是內因,“人”指購買戲票的觀眾,觀眾的支援是外因。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好的題材加上表演藝術家的表演,是京劇傳承的根本。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是第二位的原因。觀眾的支援是京劇藝術傳承的重要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觀眾的支援以好戲為前提。只有通過好戲吸引觀眾,觀眾才會捧戲。以戲爭取票房,以票房支援戲,京劇才能傳承。評論家只強調了戲,即劇本和演員的重要性,沒有論及“人”,觀眾的支援對於京劇傳承的作用,所以他的論述是不完整的。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知識明確具體,即內因和外因辯證關係原理,設問指向這位評論家的論述是否完整地論證了他的觀點,屬於評析類試題.解答時首先明確內因和外因辯證關係原理包括:任何事物的變化和發展,都是NE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然後運用上述理論分析評論家的觀點,得出他的論述是不完整的結論。
【考點定位】內因和外因辯證關係原理
【名師點睛】哲學生活考查辯證關係的試題較多,主要有物質與意識的關係、運動與靜止的關係、規律與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係、實踐與認識的關係、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前進性與曲折性的關係、量變與質變的關係、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內外因的辯證關係、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等,複習備考時要著重把握。對於辨析型題目,解答時應肯定題中觀點的合理性,並說明依據;同時指出題中觀點的不足,並說明理由,最後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