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是真實而又典型且含有問題的事件。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篇一
生3說“如果我是風娃娃,我不會做壞事,我會輕輕地吹,幫人們把風箏吹起來,把衣服吹乾、讓小樹跳舞”。……,……***以上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說得都很好的。***
突然,生4也舉手說:“如果我是風娃娃,我也要把衣服吹跑,把小樹吹斷,讓人們沒有衣服穿。”
聽了生4的發言後,學生們笑起來了,但是舉手發言更積極了,有的甚至站了起來,有的則和旁邊的同學私語起來,似乎在小聲討論到底壞事可以做嗎。此時,我想這是個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培養做人品質良好機會。接著,便稍稍做了個安靜的手勢,說:“同學們,風娃娃做了壞事,人們都是怎麼對它的呢?”有的說:“被人責罵了”“人們都很傷心,要批評它”“人們會不喜歡它,討厭它”。
接著我就適時進行引導:“那風娃娃被人責罵了,自己高興嗎?”
生5:“不高興。”“很傷心。”
師:“那你也想學風娃娃做壞事讓人責備嗎?”
生“不喜歡。”
師:“你都有做過什麼好事呢?心情怎麼樣?”
生6:“我有幫媽媽掃地,媽媽表揚了我,我很高興。”“同學作業不會寫,我有教他寫作業,我覺得自己很棒。”“我有撿到一個校徽,然後交給了老師,讓它找到自己的主人。”……,……***就這樣你來我往的,下課的鈴聲響了。***
作為教師,我要把握住這樣一個正面教育的機會,引導學生明白只有做好事自己的心情才會高興,並要求學生在課後去寫一篇日記,把自己對風娃娃的感覺和想法寫出來,以便下次繼續討論。
反思:
以上教學片段,也是我沒有預料到的。但學生的回答卻讓我看到了學生的世界是充滿無限想象力的,他們思維的發散性很強,並富有開拓性,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感受。結合現代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的教學片段主要體現了兩個方面的新觀念:
一、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而教師卻成了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整個教學片段當中教師自始至終沒有去幹涉學生的學習行為,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爭辯、質疑……教師只是在規範學生學習行為,維護課堂秩序方面,作了適當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言,抒發對課文的感悟與質辯:風娃娃自己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哪裡不對?如果你是風娃娃會怎麼辦?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暢所欲言,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課堂成了他們學習的演練場。
二、開放式教學思想的體現。新課程所提出的開放式教學思想的滲透,並不是放任學生,而是對教材的開放,對學生評價的開放,提倡多元化教學,這當中包括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受。以上教學片段就是體現了學生對課文人物的不同理解,從不同角度去欣賞。教師並沒有否認學生的看法,只要學生不違法,不違反人性,他的回答,教師都應給予肯定。但是對於錯誤的是非觀念,教師一定要正確引導、堅持正面教育。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再是以教師一言定論,而是建立了學生、師生平等交流互動式的評價,還可以在評價空間上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篇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雷雨前、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色特點。
2.體會課文觀察仔細,用詞準確的特點。
3.產生觀察的興趣,學習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雷雨前、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色特點。
教學難點:
產生觀察的興趣,學習觀察的方法。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談話匯入師:在上節課當中,我們已經學習了18課的生字詞,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
***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本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18課《雷雨》***板書課題***師:雷雨是一種自然現象,在我們北方夏季很常見,你們想不想知道雷雨前後有哪些變化呢?請看大螢幕,把你看到、聽到的講給大家聽。***課件出示雷雨天的動畫***師:想不想知道作者筆下的雷雨是什麼樣的?請開啟書,帶著問題來讀課文。***大螢幕出示“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指名讀問題***師巡視,指導隨回答板書: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後二、研讀“雷雨前”部分請同學們快速朗讀雷雨前的部分,找一找雷雨前有哪些天氣變化。
***隨學生回答板書雷雨前烏雲大風閃電雷鳴***小組討論這些變化有什麼特點?你覺得哪些詞語用得好?為什麼?並用你喜歡的符號劃出來。重點講解:“黑沉沉”寫出了什麼?“壓”給你的感覺是怎麼樣的?“亂擺”說明了什麼?比較一下大風前後有什麼不同?“垂”字又說明了什麼?用“越„„越„„”說一句話怎樣才能用你的聲音來表現出雷雨前天氣的特點呢?***師範讀***學生試讀,個別讀,仿讀,集體讀。小結:作者不但觀察仔細,而且用詞準確,生動,形像。總結學習方法,找特點——勾詞語——朗讀體會
師:你們能用這種學習方法自己學習下面的部分嗎?三、自學“雷雨中”小組討論這一部分作者看到、聽到、感覺到了哪些事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板書:雷雨中雷聲雨聲樹房子***同桌交流,劃出你喜歡的詞?並說說為什麼用得好?怎樣用朗讀的方式表達呢?“譁”、“看不清”說明雨大,雨點多而急。讀重音。“漸漸地”表現雨由大到小的過程,說明雨要停了,語速要慢。朗讀比賽,看誰讀得好?為什麼?小組評出最棒的。播放課件,讓學生真正體會雷雨變化的整個過程。四、學習“雷雨後”觀看大螢幕,讀課文,找出事物特點***板書:雷雨後太陽彩虹池塘青蛙等***你能把這些畫出來嗎?***小組討論,進行展示***大螢幕出示雨後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你是圖中的小朋友,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怎樣才能讀出雨後的清新、潔淨、充滿生機呢?***同桌互讀,評價後,進行個別讀、齊讀***五、總結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2、你觀察過其他天氣現象嗎?把你的觀察寫到日記裡吧!
篇三
課始的初讀課文環節,我請小朋友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到檢查朗讀環節,我請個別小朋友逐節讀,其他小朋友認真聽他們有沒有把字音讀準確。孩子們聽得很認真,每一小節讀完,都能聽出好幾個毛病來,包括添字的、漏字的、讀錯字的,有的甚至還指出沒有讀出標點停頓的。
小朋友指出不對的地方後,我又請讀錯的小朋友再自己糾正讀。這樣一來,每一小節的正音、糾錯時間都花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還越來越帶勁,聽得非常仔細,有時我自認為已經讀得不錯的段落,都有小朋友聽出毛病來。
一方面,我覺得課上能聽得這麼仔細也算好事,似乎不該制止,可另一方面,我又覺得有些要求已經有點吹毛求疵了。當時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加上這篇課文也不算短,因此就檢查朗讀這一環節就花費了大概十五分鐘之多。這嚴重阻礙了接下來的內容層面的教學,使得一節課的教學重心明顯偏離。
教學反思:反思後仍對這個環節有疑問。不知道該如何引導,使得既不會打擊到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片段二:
教學寫字時,我將“祝”、“福”兩個字作為重點來教。採用的是“一看、二寫、三對照”的步驟。
師: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這兩個字都有什麼特點?
生:都是左右結構,都是視字旁,都是左窄右寬的……
師:是呀,你們一下子就發現了這兩個字共同的特點,眼睛真亮。那在書寫時,有沒有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呢?誰來說?
生:視字旁是一點,不是兩點。
師:是呀!這個是我們最容易搞錯的地方了!一起來寫一下。
生:書空。
師:還有嗎?
生:“福”字的右邊口字上面還有一橫。
師:這一橫短短的,可不能把它落下了,提醒得真好!還有補充的嗎?
生:“祝”右邊的“兄”一撇穿過豎中線到左半格,“福”字的右邊就在豎中線的右邊。
師:有了你的補充,小朋友的字肯定能寫得更漂亮了。來,伸出小手先和老師一起寫。
***紅色描紅視字旁的一點***自己也來試試看,把這兩個字端端正正地送進田字格。寫字之前先調整自己的寫字姿勢。
生:開始寫。
師:巡視,指導。拿生的本子點評。***不好的、好的***請學生點評。學生自己修改。
教學反思:
一、思路清晰。教師循著“一看、二寫、三對照”的思路引導學生去觀察生字的筆畫、筆順、位置以及最重要的書寫視字旁時需要注意的地方,讓學生自己在書寫時能清楚哪些地方需要注意,而非想到一點是一點。
二、重視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這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為載體,教給學生今後解決問題的方法。生字教學更該如此,隨著年段的升高,之後每一課要求會寫的生字會逐漸增多,如果學生自己不知道如何書寫,那對學生來說書寫生字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反之,從現在起,教師有意識培養學生方法,逐步放手,以致讓學生自己學會把生字端正、漂亮地書寫,那麼,書寫生字對於學生來說會是一種享受,一種精神的愉悅,對於教師來講,教學最基本的目的自然也就達到了。
三、提倡自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起到的是一個引導者的作用,提供學生的是接下去要做什麼的線索。觀察到的需要注意的點全部來自學生,點評時教師也只是起到一個幫助學生小結幾個點的作用,自然,更符合學情,需要注意的點可能會更適用於學生。教學效率來得也便更高。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始終沒有提到“一看、二寫、三對照”這幾個明確的步驟,不知道是否需要幫學生提煉。因為平時師傅在教學過程中肯定已經有滲透,所以在今天的課堂中,似乎沒有明顯感覺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