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肝炎

  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很多細菌都活躍起來了,所以這時候我們要做好預防肝炎的準備,那該怎麼做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做預防肝炎的方法的介紹。

  預防肝炎的方法

  一、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切斷傳染途徑。

  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洗手;勤換、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保持辦公地點以及家中室內外空氣流通,家中備用一些常用的消毒劑,定期對室內表面進行消毒清洗。少去人煙嘈雜的公共場所,如農貿市場、電影院、遊藝活動場所等。

  二、注意加強體育鍛煉,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春天,人體的各個器官、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開始旺盛起來,正是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並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專案。在鍛鍊的時候,要注意根據氣候變化,避開晨霧風沙,合理安排運動量。另外,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規律,勞逸結合。

  三、注意合理飲食。

  冬春季尤其北方多風、乾燥、陰冷,人們易得感冒及各種呼吸道傳染病,因此飲食上不宜太過辛辣,不宜過食油膩,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多食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新鮮蔬菜、水果等,確保營養平衡。同時要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及野生動物,拒絕暴飲暴食,杜絕酗酒、吸菸。

  有關肝炎的誤區

  一:所有肝炎都有傳染性

  肝炎的常見病因中,除了病毒性肝炎以外,還有多種非傳染性肝炎,比如酒精性肝炎、單純性脂肪肝、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

  酒精性肝炎:由於長期大量飲酒造成。

  單純性脂肪肝:是由於脂肪在肝細胞內的過度沉積。

  藥物性肝損傷: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藥。

  自身免疫性肝病:同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一樣屬於結締組織病範疇。

  以上這些肝病,並沒有傳染性。另外,由於各種肝炎常導致肝功異常***以轉氨酶和 / 或膽紅素的升高最為常見***,所以大眾常常會覺得「肝功異常」或「黃疸」本身就有傳染性。實際上,這些症狀只是肝炎的結果,是沒有傳染性的。

  二:肝炎病人都需要隔離

  在常見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傳染病,需要進行分餐、糞便消毒等隔離手段。

  甲肝病毒隨患者糞便排出體外,通過汙染水源、食物、餐具等,可造成散發性流行或大流行。食物在生產過程中的汙染也是甲型肝炎傳播的原因。如三明治、橙汁、沙拉和肉類成品食物被甲肝病毒汙染,是發達國家甲肝流行的主要原因。戊型肝炎也曾出現過水源汙染引起的大流行,但目前較為多見的還是食物汙染所致的散發病例。

  預防這兩種消化道傳染的肝炎,應注意做到:

  1、勤洗手,幼兒園和學校集體生活的兒童,是甲肝接觸傳播的高危人群,更應通過教育,讓他們養成便後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2、注意用餐衛生,對一些易攜帶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螄、貝殼、螃蟹等,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絕生吃、半生吃以及醃製後直接食用等不良飲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三:日常接觸會傳染乙肝、丙肝

  日常接觸並不會傳播乙肝或丙肝。這兩種肝炎,均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母嬰垂直傳播及性接觸傳播。

  握手、擁抱、共用辦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乙肝或丙肝。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也沒有發現這兩種肝炎能經吸血昆蟲 ***蚊、臭蟲等*** 傳播。

  四:得了乙肝一定會發展成慢性肝炎

  感染乙肝病毒6個月後仍未被清除,稱為慢性乙肝感染。

  感染時的年齡是影響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圍產期感染者,慢性化的風險高達90%,而嬰幼兒時期***0~5 歲***的慢性化率則降至50%,而成人感染者中僅僅5%~10% 發展為慢性感染。

  因此,做好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阻斷,做好針對嬰幼兒的乙肝疫苗接種,慢性乙肝是可以控制的。自從2000年,我國將乙肝疫苗納入免費計劃免疫接種程式後,嬰幼兒的感染率大幅度下降。2014年全國乙型肝炎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我國5歲以下兒童的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已經降至0.32% 。

  五:乙肝是母親遺傳給孩子的

  乙肝具有家庭聚集現象,常表現為母親與孩子或兄弟姐妹間同時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很多乙肝病人誤以為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甚至不敢結婚生育。

  遺傳病是指由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而引起的的疾病。而傳染病則是一個本來健康的個體,被有傳染性的病原體感染導致的疾病。顯然,乙肝並不是因為患者的遺傳物質發生了差錯,而是因為感染了乙肝病毒所致。

  新生兒在產程中會接觸大量母血,這是母嬰傳播乙肝的原因。另外懷孕時,母親子宮面的血管有破損,如胎盤剝離等情況,使母血滲漏至胎兒血迴圈也有可能發生宮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