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怎麼形成的

  起源於胸腺上皮細胞或淋巴細胞的胸腺腫瘤最為常見,佔胸腺腫瘤的95%,那是什麼因素導致胸腺瘤的形成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科普一下。

  胸腺瘤形成的原因

  1、發病原因

  起源於胸腺上皮細胞或淋巴細胞的胸腺腫瘤最為常見,佔胸腺腫瘤的95%,在整個縱隔腫瘤中排次第1~3位。絕大多數胸腺瘤在組織細胞學上呈良性表現,但其中一部分在生物學行為上呈侵襲性生長,屬於惡性胸腺瘤。惡性胸腺瘤還包括胸腺癌,即組織細胞學表現呈典型的惡性特徵。

  2、發病機制

  多數胸腺瘤呈膨脹性生長,有完整包膜,即使瘤體較大,也容易完整切除。30%~60%的胸腺瘤呈浸潤性生長。可直接侵犯周圍組織和器官,如縱隔胸膜、心包、肺、大血管及神經,向頸部延伸侵及甲狀腺,向下通過主動脈裂孔播散到膈下肝、腎及腹腔血管周圍。胸腺瘤的淋巴道轉移相對較少,可能受累的淋巴結依次是縱隔淋巴結、肺門淋巴結、頸部淋巴結、鎖骨上淋巴結、腋窩淋巴結、肝門和腸繫膜淋巴結等。血行轉移更為少見,轉移的靶器官和組織依次為肺、肝、骨、腎、腦、脾、腎上腺、乳腺和卵巢等。

  病理特徵:所有胸腺瘤均起源於胸腺上皮細胞。僅有4%的胸腺瘤是由單一的胸腺上皮細胞組成,絕大多數胸腺瘤是胸腺上皮細胞和淋巴細胞混合組成的。

  胸腺瘤的併發症

  1、重症肌無力

  長期以來人們即發現重症肌無力與胸腺***或胸腺瘤***有關。重症肌無力臨床上可分為3型,如眼瞼下垂、視物長久疲勞、複視等為眼肌型;上肢伸舉不能持久、步行稍遠需坐下休息為軀幹型;咀嚼吞嚥費力,甚至呼吸肌麻痺為延髓型。臨床上最危險的是肌無力危象,患者呼吸肌麻痺必須人工輔助呼吸。

  目前認為重症肌無力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因胸腺受某種刺激發生突變,多年來一直採用抗乙醯膽鹼酯酶藥物治療重症肌無力,如吡啶斯的明,近年來又加用免疫抑制劑,如激素、環磷醯胺等。

  2、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

  與胸腺瘤並存疾病之一是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純紅再障可為原發的,原因不清,也可繼發於藥物、感染和腫瘤。

  3、腎病綜合徵腎炎

  腎病綜合徵腎炎與胸腺瘤的關係尚不明瞭。腎病綜合徵可以是某些腫瘤,如霍奇金病全身表現的一部分。可能的解釋是,胸腺瘤與腎小球腎炎的抗原抗體複合物形成交叉反應。

  胸腺瘤的治療

  1、治療原則

  胸腺瘤一經診斷即應外科手術切除。無論良性或惡性胸腺瘤都應儘早切除。切除的惡性胸腺瘤可取病理活檢指導術後治療,部分切除者術後放射治療可緩解症狀,延長患者存活時間。

  2、手術時應注意的問題

  孤立無粘連的良性胸腺瘤,完整摘除無困難,手術可順利完成,但某些複雜病例手術時要充分估計困難。惡性胸腺瘤須先探查,搞清腫瘤與周圍鄰近器官的關係再行解剖。胸腺瘤位於縱隔心底部,心臟與大血管交界處;惡性胸腺瘤向周圍粘連浸潤;腫瘤增長時鄰近組織器官被推移,正常解剖關係改變;纖維結締組織粘連增厚,使之與血管不易辨別,這些均可造成術中誤傷血管而引起大出血。

  胸腺瘤的預防

  本病無有效預防措施,早診斷早治療是本病的防治關鍵。同時應注意防止各種併發症的發生,一旦出現則應該積極治療,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

胸腺瘤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