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九課棗核預習教案
六年級語文第九課棗核主要描寫了什麼內容?作者想要通過棗核表達什麼思想感情?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教師們不妨參考一下。
一. 創設情境:
我想了解一下,我們在座的同學,有哪些因為探親、旅遊等原因而離開過家的?離開家後,時間稍長一點,會有什麼感受?你會用什麼方式表達這種感受?
現在,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離開家鄉很久,又很遠,時間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還會有這種思鄉之情嗎?
——這,就是蕭乾先生在《棗核》裡所要告訴我們的。讓我們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近《棗核》。我們看看這位老人又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的。他做了些什麼?老人何以這樣不辭辛苦,不嫌麻煩?
二. 內容分析
***一***本文按照記敘文的文體去學習,首先我們將六要素找到,其次用一句話概括一下全篇的主要內容。
1. 記敘文的六要素是 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 本文中具體的要素分別是
時間: 訪美時
地點: 舊時同窗的家中
人物:“我”和舊時同窗
事件: 美籍華人索要棗核寄思鄉之情。
***二***思考:邊讀邊思考,全文貫穿的一條線索是什麼?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1. 全文的線索是什麼? 是棗核
2. 理清段落,列出文章結構提綱。
第一部分***1*** 寫朋友託我為他帶幾顆棗核。
第二部分***2—4*** 寫朋友見到棗核,如獲至寶。
第三部分***5—10*** 寫朋友傾吐思鄉之情。
第四部分***11*** 揭示文章中心思想。
本文結構精巧,首先表現在用“棗核”設定懸念。作者由索要棗核起筆,開篇設定懸念:用途蹊蹺。朋友得到棗核如獲至寶,用途卻祕而不宣,還故弄玄虛,使懸念更吸引人關注,直到踏訪後花園談話中才說明要棗核的原因,解開懸念。結構精巧還表現在用“棗核”作貫穿全文的線索。棗核,把相距萬里的人連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鄉連在一起。幾枚生棗核在異國的土地上,“總布衚衕”那座小院將同“北海”一道出現在朋友眼前,給遊子的心添一點慰藉。讀到後來,誰都能看出,在美籍華人的心目中,這幾枚棗核的“分量”簡直等於故鄉故土,棗核是一條敘事的線索,更是一條凝聚著鄉情的感情線索。
結構小結:綜上所述,結構上課文中有如下清晰的線索。
***三***思考:理清全文的結構後,我們來考慮兩個問題:
1. 文章如何將四部分串聯起來的,或者說如何將“棗核”這一個詞語變成了線索?
請同學們再利用2分鐘的時間默讀一下課文,找出帶有“棗核”二字的句子。
明確:A. “……再三託付我為他帶幾顆生棗核。”
B. “……從提包裡掏出那幾顆棗核。……”
C. “……我問起棗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裡揣,一面故弄玄虛地說……”
D. “近來,我老是想總部衚衕院裡那棵棗樹……”
同學們想一想,全文只要這四句話是不是就可以說清事件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可是如何使得文章中心更突出呢?這就需要從每一個事件上去豐富去串聯。
2. 情感如此深刻,思想如此強烈,作者使用什麼樣的語言將這種感情表達出來的?
① 閱讀第一段。
提問:段中“再三”的意思是什麼?有何作用?
明確:意思是一次又一次。作用是增強文章的懸念感,為下文表現人物的感情服務。
② 閱讀2—4段。
提問:風燭殘年是什麼意思?
明確:意思是風中的蠟燭,比喻人已到了晚年。
提問:“他託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一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明了什麼?
明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表明了美籍華人珍惜的態度,得棗核如獲至寶的激動心情。
提問:“殷切”是什麼意思?表明了什麼?
明確:意思是深厚而激動,表明了美籍華人急於得到棗核的心情,增強懸念感,為下文表現人物的感情作鋪墊。
提問:美籍華人與分別快半個世紀的朋友見了面,第一句話說的是什麼?這一句話表明了什麼?
明確:第一句話是“帶來了嗎?”表明了美籍華人急於得到棗核的心情。
③ 學生根據下列問題讀5—11段。
⑴寫沿途風光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寫沿途風光,目的一是再次造成懸念,二是為下文作暗示。
⑵“一座兩層小樓”,“車庫的門就像認識主人似的自動掀啟”,孩子們“都成家立業了”,“各種新式裝置也都有了”,以上這些話語表明了什麼?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些話語表明美籍華人朋友事業家庭都如意,更深沉地體現了遊子的思鄉之情。
⑶美籍華人的思鄉之情是通過什麼表現出來的?
明確:美籍華人的思鄉之情具體通過栽種楊柳、養睡蓮、堆疊北海,追憶當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試種家鄉的棗樹來體現的。
⑷“這裡一過聖誕,我就想舊曆年”中的“一……就……”有什麼表達效果?
明確:“一……就……”這個詞語起強調的作用,“一”過聖誕,“就”自然而然想舊曆年,把遊子之情表達得自然深沉。
⑸列出文中美籍華人傾訴心裡活動和藉助談話寫人物行動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在語言方面有何特點?體現了人物什麼思想感情?
明確:美籍華人直接傾訴內心活動的句子有:“家庭和事業都如意,各種新式裝置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總像缺點什麼”,“我現在可充分體會出遊子的心境了”,“我想廠甸,想隆福寺,這裡一過聖誕,我就想舊曆年。近來,我老是想總布衚衕院裡那棵棗樹。”這些句子語言的特點是樸實,“心上總像缺點什麼”是對遊子心境最樸實的描述,身在異國,心永遠繫著故鄉,“都如意”也無法代替故鄉的溫暖,無法彌補心上的缺憾,一連串的想,把故鄉的形象再現得多麼真切!這位美籍華人朋友情不自禁地用京腔京味述說對故鄉的思念,句句是思鄉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