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教學隨筆
看雪這篇文章寄語國家統一的深厚感情,那這篇課文如何教學?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看雪》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學期教材中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描寫臺灣師生渴望到北京看雪景暗示了臺灣人民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根據《課程標準》的需求我確定了三個教學目標。一是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二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嚮往之情。三是有盼望臺灣迴歸,實現祖國統一的願望。教學的重點難點都是識字、寫字,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課前預習是佈置收集相關的臺灣歷史、現在等方面的資料。安排為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就學完課文後,回顧課堂教學的經過做一點記錄和反思。
一、教學流程相機而定:
一般情況下,我教學一篇課文,總是第一課時教學生字詞並指導書寫,第二課時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感情。這種教學方法有很大的弊端,它脫離一定的語境去學習生字,學生學得困難,記得不牢。可是,由於語文課以一般一天只有一節,你也只能這樣做。剛好在教學本課時,我有兩堂連堂的課,我就採用了先讀通課文,再學習課文,最後檢查複習生字詞,再指導書寫的教學步驟。這樣做,就能在一定的語境去學習生字詞,學生很輕鬆的就會了。老師也不必給什麼特別的心思叫他們記住這些生字。為什麼沒有連堂的語文課就不能採用這種方法呢?主要是因為作業,第一天學完生字能完成抄寫生字的作業,哪怕字看得再眼熟,不手抄總是不行的,俗話說得好:“眼高手低”。第二天學完課文後,完成語文《基礎訓練冊》,摘錄好詞好句等。這樣作業的分量能因分開而適中,作業的層次也有字詞到句段,合乎小孩認識事物的規律。
二、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可小看。
當我教學“接著”的“接”時,張雨虹同學舉手,***這是因為平常我養成了讓他們舉手發言,可以打斷老師的講課,所以不管在什麼時候,他們有了發現都立刻舉手***,我請他站起來說說有什麼問題,她說:“接著”是動詞。還作了一個動作,我剛表揚她說得對。石旭同學也舉手站起來說:“接著”表示先幹了什麼,現在又接著幹什麼。“你們倆說得都對,說得真好,表揚他們倆。”我不禁這麼說,並順勢告訴同學們“接著”的確有兩種意思,要看具體的那一句話,才能確定它是什麼意思,在本文它在哪句中出現,讀一讀,告訴我,它是什麼意思。同學們當然一讀就明白了。我又說其實文中有許多詞都像“接著”一樣有好幾個意思,同學們一定要多讀書,根據句子、一段話去思考才能弄清一個詞的真正的意思。
三、調動人體的各種器官參與理解課文內容。
在本文的教學中,當教到欣賞櫥窗裡的雪景時,我加進了科文中沒有的一種小朋友平時用手玩雪的感覺敘述,說:“雪看起來是什麼顏色,美不美?摸起來呢?用手捏捏呢?”一下子拉進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使學生倍感親切,調動了學生學問的興趣,他們樂意走進文字去讀文。其實,這篇課文講的情感離孩子太遙遠了,孩子們哪裡懂得祖國統一的重要,哪裡會有那麼強烈的盼望臺灣迴歸的願望,讀文之後,把他們收集的相關資料和我準備的資料一起交流交流,才能讓他們初步瞭解祖國統一的重要性,有了盼望臺灣迴歸是好事的想法。調動人體的各種感官去感受文字,能將枯燥的文字,死靜的課堂變成有趣的文字和活躍的課堂。
篇2:《看雪》隨文仿寫教學隨筆
《看雪》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冬天,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句式整齊,表達上運用比擬的手法,讀起來琅琅上口,把美麗的雪景寫得生動形象。在課後習題中,編者也給出了連線題的練習,訓練“飄著、披著、鋪著”與“銀裝、雪毯、雪花”的搭配。
教學時,我把仿照“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作為仿說仿寫的訓練點。閱讀教學到這段內容時,我先讓學生找找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說說為什麼喜歡。學生用自己稚嫩的語言說出了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感悟:這句話中都有“上”和“著”,讀起來有規律;這句話運用了擬人、比喻;這句話中動詞不一樣。學生模模糊糊地理解了,有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感。我順勢引導:“下雪天,除了這些地方有雪,還有那地方有?”學生說:房子上、汽車上、莊稼上、帽子上、山坡上等。我進一步引導:“我們能否也用上課文中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於是,學生仿照句式說出了以下句子:山坡上蓋著雪被,莊稼上披著雪袍,汽車上戴著雪帽,帽子上戴著雪冠……
小部分學生對於今天的仿寫顯得有較大難度,我想,學生如果經常進行這樣的閱讀和感悟,慢慢地這樣的句式寫話就不會變得困難。
篇3:《看雪》教學隨筆
授課前,我先出示地圖,讓學生了解臺灣的地理位置,瞭解那裡的氣候特點,以便讓學生真正理解為什麼臺灣的小朋友看不到真的雪.授課時,在學生初讀感知,朗讀感悟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再次變換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並培養語感,並受到情感的薰陶,最後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形成能力。我還指導學生按課文內容分為“敘述著”、“孩子們”、和“老師”三種角色表演朗讀,讓幾組學生扮演角色。來表演朗讀,展開競賽、鞏固成果,使整個課堂學習貫穿著從朗讀始到朗讀終,始終讓學生處於自主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