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小孩時期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學習要對小孩進行心理教育,保證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代教育的主題,也是幼兒教育的主題。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

  幼兒心理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正文

  現代的健康概念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世界衛生組織把健康定義為“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完滿狀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當前,全社會都在重視成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但往往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但是從目前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現狀來看,由於傳統教育觀念、文化等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嚴重忽視幼兒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養,致使目前兒童中相當普遍地存在著獨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難、不懂得關心人、缺乏創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識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問題,不少兒童還存在種種心理和行為偏差。這種狀況如不加以重視,勢必影響一代人的素質。因此,重視和加強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無法迴避的課題。那麼幼兒園該如何進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 找出幼兒存在哪些心理健康問題。

  目前,在我國幼兒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一是兒童多動症、社會行為問題,包括愛發脾氣、好打架、爭吵、說謊、嫉妒、以強欺弱、惡作劇、不能和別的兒童友好相處、有破壞行為、偷竊等;二是性格和情緒問題,包括任性、自私、固執、嬌氣、膽怯、退縮、易哭泣、懶惰、自卑、過分敏感、過度幻想等;三是神經功能障礙問題,包括排洩機能障礙、言語障礙、睡眠障礙、強迫行為、神經緊張等;四是不良習慣問題,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皺眉、挖鼻孔、聳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五是學習上的問題,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應遲鈍等。這些不良的行為問題不僅防礙著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還會給家庭、學校、社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 確立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標。針對幼兒的各種障礙,我們要確定一個長遠的教育目標:

  1. 尊重幼兒的自尊心。所謂自尊心,是指個人要求得到他人或集體尊重的情感,是個人需要保持自己在集體中的聲譽和地位的一種內心體驗。自尊心人皆有之,但有許多家長和教師忽略了這個問題,在教育幼兒時不注意方法,對幼兒的活動及活動結果要求過嚴,指責過多,評價不公正,甚至採取諷刺、挖苦的口吻或不合理的懲罰,常在孩子的同伴或外人面前數落孩子的不是,責罵懲罰孩子,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目的,反而大大刺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促使幼兒養成報復、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對自己應付周圍環境的能力發生懷疑,進而影響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家長和教師要尊重他們,多用表揚、肯定、鼓勵的正面教育,使其自尊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2. 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幼兒期是個性形成發展的時期,還很不穩定,加上他們模仿性強、辨別是非能力差,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幼兒的孤僻、膽怯、固執、恐懼、說謊等不良行為往往都是從父母處習得的。我們應該給幼兒一個榜樣的形象,讓他們模仿,從無意到有意,從被動到自覺地去學習榜樣的行為,逐漸養成與榜樣一致的行為習慣。

  3. 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承擔著啟蒙教育的重任,雖然已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但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大部分的老師還是一個薄弱環節。因此,必須加強學習。在理論上要系統地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點、原則、途徑和方法等把握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提高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增強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覺性,從而提高所需知識和能力,要翻閱大量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料使得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規範化、科學化。

  4. 心理健康教育與一日活動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活動,應該融入幼兒一日活動之中。首先:遊戲是幼兒的生命,一日活動中游戲是貫穿於始終的活動。除了遊戲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就能發揮增效作用。遊戲是合群性的養成、獨立性的培養的極好手段。在角色遊戲中,幼兒通過對遊戲主題的確立、角色的選擇、情節的發展等活動,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這對自我意識的良好發展、合群情感的發展,社會化和個性化的協調發展,無疑是有意義的。在實踐中,我們應該認識到不是所有的遊戲對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義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遊戲應該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這就要求我們要精心地選擇遊戲,通過遊戲,讓兒童體驗合群的愉悅,增強合群意識,提高合作的能力。 同時,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機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動環節,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學活動,而是把教學活動內在的、潛在的因素挖掘出來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發揮教學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一日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能以幼兒為中心,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這就對我們廣大的幼兒教師的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不僅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要加強對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在教學中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為孩子的健康發展打好基礎。

  三. 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統一。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援。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取得家長的支援和配合。由於家長的水平參差不齊,素質高低不一,作為學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開設有關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幫助家長提高認識。

  2、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親子活動密切家長和孩子的關係。

  3、家訪。這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家園聯絡活動,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社群、家庭、幼兒園教育同步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證。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體化是指幼兒園、家庭和社群共同關注,形成合力,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園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起著導向作用,幼兒園應該主動與社群溝通,社群的教育環境,使幼兒從自然的、社會的、規範的環境中,心理得到健康發展。家庭是幼兒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組織,家庭環境的教育功能會影響兒童的健康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引起全社會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這項教育內容將會越來越成為人們不容忽視的教育關鍵,作為一個幼教工作者,承擔著為孩子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的重任,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緊跟形勢,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想,這才是我們工作的意義所在,這也是我們對社會的最大貢獻!

  篇2

  一、目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小學都會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劃分至德育的範圍,覺得在德育建設的進行中即可充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沒有必要再單獨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在實際上,儘管德育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職能都是“育人”,然而二者具有顯著不同,無法等同看待;其次,很多小學會學生的將心理健康問題看成是思想品德問題,而讓班主任以及思想品德教師負責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也會按照處理思想品德問題的方法處理心理健康問題。

  二、完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加強對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體現著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思想,其不只是一種方法與技術。隨著其教育理念的而不斷更新與深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定會滲透到人才觀、教育觀以及學生觀,變成實施學校教育的必然需求,同時也成為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社會與學習應該充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加大此類工作的宣傳力度,從而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與作用。

  ***二***建立“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

  所謂的“三位一體”,即為社會、學校以及家庭三者合力,統一協作。目前,因為學生每天大概有不少於50%的時間都會在校外度過,所以要建立以校園為主,家庭教育為輔的科學的教育引導,藉助於家長與學校的力量幫助學生了解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拋除不合理的教育方法,積極的營造出可以促進家長與學生奮發上進的家庭氛圍,從而幫助孩子養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同時要建立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的“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使得三者合力,統一協作,從而提高教育效果。

  ***三***學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應該藉助於很多渠道與形式為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從而提升學生對此問題的認識水平。首先,學校要積極建立並辦好心理諮詢中心。由於小學存在著不均衡的地域、經濟以及文化發展,很多困難都會造成一些學校缺乏足夠的資金、場所以及人員,從而嚴重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學校可以設定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授課的形式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

  ***四***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

  首先,在深入瞭解有關規定以及學校實際需求的基礎上,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儘可能早的規劃我國的教育相關專業以及心理輔導,積極的培養出大批的專業人才;其次,教育行政部門應該積極的培訓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在所有地區的師資培訓計劃中充分加入相關培訓內容,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建設,從而有效的提升教師的教育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質量。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心理健康教育事業方面,我國起步較晚,而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還是開設相關課程,因此學校要積極的完善教學理念、教學評估、教學目標等。伴隨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政策的不斷出臺以及社會對其的日益重視,相信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會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篇3

  一、深挖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相關內容

  由於教學是教師的工作重點,教學能夠為學生造成極大的影響。教師必須要在學科的教學裡找到和心理學相關的內容,從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影響學生的心靈。例如,在教授“理想的風箏”一課時,教師可積極地引導學生,使其充分地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進行思考:假如大家身邊也有如同劉老師那樣的殘疾人,那麼其將會如何面對工作與生活呢?在思考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堅強執著以及積極樂觀的重要性,充分明白心態才是決定一切的重要因素,同時幫助學生表達出其心得體會,引導其怎樣面對與處理在學習以及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二、創設良好的校園心理環境

  學校應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從而為小學生創設良好的校園心理環境。學校可以開展專題講座,舉辦多種課外興趣小組活動以及開展班會等,從而使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提高其學習興趣,使其身心都得到良好的鍛鍊與發展。同時,學校也可以因地制宜,積極地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專欄,藉助於電教裝置等手段定期向學生普及與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對師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從而美化生活以及陶冶其情操,使得師生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與融洽。

  三、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獲得學校領導的充分重視及支援,必須要有全體教師的積極參與。教師不但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其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會在極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造成影響,所以,必須要加強對教師的培養,持續地提升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有效推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提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四、營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

  學校應該積極營造家校“心育”的優良環境,使家庭以及學校開展同步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可以藉助於家長座談會等方式,經常對家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讓家長了解一些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常識。幫助家長了解到和諧、輕鬆的家庭環境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因素。學校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讓家

  長及時瞭解學生的真實表現,同時和家長積極配合,充分滿足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情緒,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大量宣傳家教知識的基礎上,應該積極地提升家長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通過準確的方法與良好的行為教育以及影響孩子,保證教師與家長達成一致目標,從而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總結

  總而言之,新課標堅持的宗旨即為“以人為本”,主張應該充分信任、理解以及尊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變成此環境下教育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校要積極地創設出良好的校園心理環境,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時各個家庭也要積極地配合學校工作,營造出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在社會、家庭與學校的共同配合下,充分重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從而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不斷地完善與昇華小學生的人格與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