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優秀職稱論文

  初中思品學科是學生感覺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科,思品學科在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有獨特的學科要求和教育功能。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改革初中思品課堂促進思品教學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實施以及初中階段普遍使用新教材,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落實新課標的理念,改變課堂教學模式,這是擺在思想品德教師面前不得不思考的迫切問題。

  【關鍵詞】激勵 環境 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58

  大家知道,長期以來,思想品德課成了說教的代名詞。一是學生不喜歡學習思品課、不願意花哪怕一點點時間來學習思品課,而另一面,我們思品教師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思品課的教學,還常常為此付出很多心力,但是教學效果還是差強人意。

  隨著新《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的實施以及初中階段普遍使用新教材,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落實新課標的理念,改變課堂教學模式,這是擺在思想品德教師面前不得不思考的迫切問題。下面就如何貫徹新課標,改變課堂教學模式,談談自己的一點淺顯看法。

  一、激勵學生參與

  初中階段的學生渴望被他人關注,也渴望參與課堂教學。但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是“一言堂”和“滿堂灌”,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課堂上,往往是教師問什麼學生就答什麼,教師不提問,學生就鴉雀無聲。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抹殺了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不利於學生的成長,也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提出“要關注學生的成長需要與生活體驗”,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主動地改變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例如,在課前,可以佈置學生通過上網、去圖書館、實地調查、小組合作等方式收集資料,也可以與學生一起探討教學方法;上課時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分組討論;新課結束時可以讓學生小結本節課的內容,談談自己的收穫等。

  在講授人教版九年級第三課第一框題《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時,我曾經在兩個教學班做過對比。第一個班我按照常規方法進行教學,結果學生反應平平。第二個班我在課前佈置學生收集“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看中國對世界影響”的資料,結果這個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踴躍回答問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實踐證明,只有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新課標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落實,思想品德課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才能更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

  二、創設寬鬆環境

  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更多地強調“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是權威的化身,容不得學生冒犯,上課總是板著臉,笑容不多,學生對教師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在這種氛圍下,學生不可能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只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現在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因此,教師不能以權威自居,在課堂上要善於激勵學生,要學會傾聽學生的回答,要善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努力創設一種寬鬆、和諧的教學環境。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一框題《網路上的人際交往》時,我做了一個小調查,調查上網的學生人數以及上網對自身的影響。在調查前,我作了宣告,對上網的同學一律不追究。因此學生非常配合,我也順利地完成了調查。在討論上網對自身的影響時,我加入到學生的分組討論,也把我的看法告訴學生。結果這節課上得很成功。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課堂上教師要儘可能創設一種寬鬆、和諧的教學環境,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踐證明,寬鬆、和諧的教學環境會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提高聽課效率,容易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反之,過於嚴肅、單調的教學環境就會阻礙學生思考問題,最終也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三、因材施教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經常採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學生,這種模式不可能真正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實際上,學生都是千差萬別的。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感悟能力都不一樣,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真正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力求滿足優生、中等生、後進生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教師的教學設計包括對學生的提問、作業的設計、練習的佈置等都要有針對性,而且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梯度,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設計。在教學設計中,“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鼓勵大膽合理的想象,提倡探索精神,適時地提出一些目標比較明確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通過討論、調查、查閱資料、訪談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可以請優生回答;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留給後進生回答;難度不大的問題,就直接讓中等生回答。也可以安排學生分小組討論。這樣安排,既可以達到培養優生、照顧中等生的目的,又可以達到增強後進生自信心的目的。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八課第二框題《維護消費者權益》時,我設計了三個不同難度的問題:“購買商品時你會留意哪些問題?”“怎樣才能成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當你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時,你應該怎麼辦?並說明理由”這幾個問題我分別請後進生、中等生和優生進行回答。由於問題的設計比較合理,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因此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理論聯絡實際

  思想品德課的生命力就在於理論聯絡實際。新的《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範,提高社會適應能力”。這些事例,既可以安排學生收集,也可以由教師列舉。

  課本的例子一般都滯後於現實,因此教師要關注當今社會發生的各種新聞,要在講授新課時補充新的事例,把新的事例與課本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思想品德課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課第一框題《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時,我插入了曾經轟動全國的湖北“佘祥林殺妻案”,以案說法,以此說明“人格尊嚴不可辱”。這樣鮮活的案例既能夠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課本知識,又能夠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同時也會使學生越來越喜歡學習這門課程。

  思品,本來就是教育人的科目,作為思品教師,更應該學會如何和學生相處,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和他人相處,如何適應這個社會,如何在學校搞好學習,當然其中更要學好思品課本身的知識。這就要求我們的思品教師不僅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還要善於學習和思考,充分發掘學生潛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只有這樣,我們的思品課才能夠讓學生真有所得。

  篇二

  漫談初中思品課的教學方法

  摘要:怎樣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課,對思想品德教師來說,是一個急待研究的現實問題。本人從事思品課教學多年,有深刻的感受和體會,也總結出一些經驗和方法,深知樹立正確的思想是本課程的根本性質也是這門課區別於其他課程的一個重要標誌。思品課不僅要傳授文化知識,人文知識,法律知識,提高學生認識能力,還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漫談;品德造就人格;課堂氣氛;興趣;知識;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0077-01

  新課標對實施素質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課堂教學、課程改革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對於思品教師來說,採取何種教學方法,如何調節課堂氣氛,如何培養學生能力,都是很值得學習和研究的。尤其講清思品課的重要性尤為重要。

  1 營造良好氣氛是上好一節思品課的重要條件

  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課,課堂氣氛顯得尤為重要。課堂氣氛是瀰漫在整個課堂內部的一種活生生的氣息,是一種特有的心理情態。實施證明,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教學,課堂效果就好。反之,課堂效果就不理想。因此,教師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是極其重要的。

  1.1 老師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別帶著不良情緒進教室,否則會影響教學,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則達不到高質量的教學。更不利於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關係。

  1.2 教師要學會調節課堂氣氛。這要求教師的教使學生有興趣的學,能喚醒其學習動機。中學生正處於情緒多變的年齡階段,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老師要幫助學生認識情緒的重要性,一堂成功的課,良好的課堂氣氛是重要條件,必不可少。

  1.3 課堂要體現師生互動。實施素質教育更多的要求老師能夠做到創新教育,更多的實現師生互動。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

  1.4 興趣培養,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熱情和求知慾望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學生學習效果好壞的關鍵,也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我曾經做過調查:由於應試教育和中考的的原因70%~80%的學生對思想品德課不感興趣,家長也不重視,而思想品德課是塑造學生良好品德、道德情感、理想價值的課程,那麼,我們應怎樣來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呢?

  ***1***在課堂教學中我採用歌曲匯入、故事匯入、小品匯入導新課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和懸念,激發他們探索的慾望,

  ***2***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思索的慾望,提高學習興趣。

  2 教師的知識和教學技能是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課的重要保障

  2.1 要上好一節課,首先自己要吃透教材。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有遊刃有餘。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先有一桶水。有一桶水的目的是讓教師能進行最佳的知識組合,使所教的知識更適合學生的知識結構,使教學過程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思維。,不能過深也不能過淺,要恰到好處。

  2.2 要上好一節課,不僅需要教師知識精通,而且還要有良好的教育技能。教育技能是一門藝術,掌握的怎樣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首先做到,挖掘教材。當前的中學生思想品德教材,如:名人名言、成語故事、插圖漫畫等等。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應在教學中多做創造性的勞動,挖掘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能力和知識遷移的能力等等,教師在講述教學內容時,靈活運用藝術性材料能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挖掘材料還要注意確定教材的重難點。

  其次是教學方法的藝術性。我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講述內容的藝術。同樣是一節課,不同的教師講出來的效果是絕不相同的。第二,舉例典型的藝術。要學好這門藝術,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師要不斷的深入學習,做到掌握知識既要有一定的廣度,又要有一定的深度,既要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又要認識事物的特殊規律;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第三,指導得當的藝術。教師授課應當啟發學生的思維,改變傳統的的教學式的教學,讓學生從"學會"變成"會學",給人一塊金子,不如授人以點金術,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思維質量。

  第四,靈活運用教具的藝術。現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教師應該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為教學服務。

  第五,教學體態的藝術。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有很大的影響。

  第六,板書的藝術。它在教學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如果把整個教學活動比做"畫龍",那麼板書便是"點睛"了。

  3 發揮學生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是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課的目的

  3.1 閱讀能力的培養。

  思想品德課要求學生學會閱讀。分析一個論述題,首先要把題讀懂了才行。題沒有讀懂怎麼去解答它呢?第一,針對法。所謂針對法就是讓學生帶著觀點閱讀材料,理解觀點在材料中的體現。第二,歸納法,即要求學生先閱讀感性材料,然後回答材料中包含或反映了什麼基本觀點。第三,擴充套件法,要求學生閱讀材料時對其深化、擴充套件。將課堂內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來,能使他們站的更高,看的更遠,想的更多。

  3.2 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學生學會閱讀的情況下,應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用自己的觀點分析問題,概括問題,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更能更新學生的思維意識。"

  3.3 表達能力的培養。

  現在教學改革提倡素質教育,用以提高學生的素質。學生不僅能夠理解問題,還能準確的描述問題。這樣,不僅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且還滿足了自我肯定,自我表現的心理願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4 懂得感恩。

  對中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要讓學生心靈上自我感受、自我體驗、自我行動。思想品德課的思想教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一堂思品課可以達到淨化學生思想,培養學生建康的生活理念。

  中學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因為他們不僅賜予我們生命,更把我們養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碼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線,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又怎麼可能愛同學、愛社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當然,思品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能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課堂效果也就更好。作為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認真學習新課標,走進新課程,活用新教材,轉變教學觀念,是思想品德課真正成為"育人"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