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村居的抒情散文作品
散文是文學中的精品,閱讀優秀的散文,就是欣賞一種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村居的散文,供大家欣賞。
:村居
一棵大樟樹矗立村口,以其一生的忠誠守護著一部村居的真實歷史。
直至半活半枯,數人合抱的樹身有了孔洞。一部村居史竟也變得半新半舊。
從東往西翻過一頁:一家一高樓,一戶一新房,爭先恐後拔節而起,將老祖宗的耕地排擠成七零八落的歷史碎片。時髦的年輕主婦在門口鋪上了紅地毯迎客,左鄰右舍卻都學城裡人:門對門,不闖門。大街小巷轎車摩托車聲聲,迫使“雞鳴桑樹頂”躲進遙遠的古詩。
從西往東翻過一頁:佝僂得黑壓壓一片只顧沉睡。直至響起“吱呀”一聲,這沉睡才被斑駁的木門推醒半扇。只見四合院大廳正中“五世同堂”的額扁搖搖欲墜。陽光有氣無力陪伴一位大棉襖老人枯萎於石墩上做夢。老人正在夢遊聚族而居的歡樂。幾十戶人家門對門都向他敞開。——敞開的當然不僅僅是家門。一人呼喚,前院中院後院無不響應。——響應的當然不僅僅是聲音……驀地,深巷衝出兩聲犬吠。老人驚醒了,眼前的一扇扇家門分明早已關閉,剩餘的日子只能讓他們來留守。老人一聲嘆息,卻無法阻止這裡的青苔滋長黑瓦滑落,枯葉飄零粉牆開裂……
你翻來,我覆去,焉知誰都說不清一個問題:哪一半是活?哪一半是枯?*** 文章閱
:記憶的村居
村口一座石拱橋,橋面的弧度舒緩而柔美,似動感的音符。青石板被歲月履痕打磨得平滑如鏡,與碧波粼粼的流水交相輝映。過橋,迎面聳立幾棵古樹,或銀杏或楓楊,粗細參差,高低錯落,枝葉寬展,樹陰蓊鬱。沿溪水望去,或許古樹掩蔽兩岸,虯枝傍水,盤根依河。溪水彎處,消失成連綿的草灘,幾隻草雞閒情覓食,一群山羊低頭吃草,水牛則懶臥水波。透過樹陰,山形隱約,峰巒奇秀。而山的懷中,樹的身後,溪的岸邊,就是一座座一排排粉牆黛瓦馬頭牆的村舍。佇立村口,感覺中是古樹的蒼老、安謐和斑斕,與石橋流水畜禽一起氤氳出一股滲透在草木屋舍間的和諧神韻。
這僅是村居的外觀。走進去,村街裡也有溪水,從牆腳、屋角、門前、院落裡汩汩流淌,不捨晝夜。青流如帶漾漣漪,家家門前有溪泉,人就生活在山泉叮咚鳴唱的氛圍裡。溪水之畔,宜亭設亭,宜廊置廊,水繞屋,樓傍水,綠樹搖曳,光影交織,疏窗而高基,點石而臨池。層樓疊院之間,條條巷弄幽深雅靜,縱橫交錯,粉牆嵯峨,牆綴透窗,地鋪石板,移步換景,宛若迷宮。巷弄中,偶有拱門或過街樓點綴,置身其間,明暗虛實,似隔似斷,朝暉暮雨,倩影浣紗,紅掌戲波,滌盪得人心暢意舒,陶陶然眼寬博遠。
隨意走進哪一家庭院,石桌石凳,魚池水井,花卉果木,或假山流泉,廊間廳臺,粉牆漏窗,內外交溶,予人無限遐想。無論哪一幢建築,都以整體協調的聚合設定,展示出宗法家族孝悌倫理觀念和福祿財禧的民俗文化內涵。建築以天井院落為主,以走廊、花牆圍繞主幢建築,通過弄、廊、門組成形態各異的捷徑動線,欄板扇門通透分隔,欄杆修直,廊曲室靜。有的人家還利用巷弄夾角之地,設小廳堂、小書房或小樓雅室,高脊飛簷,小巧玲瓏。廳堂正中,垂掛著大幅中堂畫軸,題材大多以山水花鳥或治家格言為主,左右兩側掛名家書法楹聯。下置長條案桌,擺放自鳴鐘、東瓶西鏡、帽筒瓷瓶諸器皿。廂房之中,也多掛字畫、楹聯,裡裡外外展露出禮教修家、詩書育人的風範。
最迷醉人的,莫過於觸目而及的雕刻,木、石、磚,惟妙惟肖,巧奪天工。木雕多用於房樑、斗拱、門窗、欄杆及桌椅凳案,石雕多用於門窗、桌凳、樑柱及牌坊石塔橋碑,磚雕則多置於門罩、貼牆牌坊、屋脊上的人字封簷、庭院漏明窗以及隱壁、照壁上。雕刻須細賞,方得其中意蘊。無論是花卉果木,還是飛禽走獸,抑或人物風情,坐站行止,奔行騰飛,回眸顧盼,翹首呦鳴,遠觀層次分明,凹凸起伏,光影清晰;近看鬚眉畢具,動靜神韻如生,刻畫細膩入微,必達栩栩如生之境。
而村後是最天然的,但見滿目青翠,修竹凌雲。“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置身於此,便產生了人於草木的訴說之情,那種從竹節裡生髮的清香,簌簌地響,招引人情不自禁地要挖一株春筍,配上鹹肉菜飯,香變成了油,抹亮了嘴。
這就是日常的、詩意的古微州村居。從第一次踏進,第一次感受,第一次品味起,就成了注入血脈裡的吸引和記憶。
:村居閒情
暗淡的天空抖落料峭的春寒,靜穆的高山在雲氣瀰漫之中若隱若現,猶如披著輕紗的少女,朦朧而純潔的美中還帶著點憂鬱。晨風吹過樹梢,帶來幾聲春燕的“輕語呢喃”,盪漾在濃濃的晨霧之上,惟有趕牛的吆喝聲直衝上雲霄,劃破這方無邊的寂靜。
晨光撩開層層迷霧,滿眼春色,蒼翠欲滴的新綠便是萬物的底色,新雨之後的翠竹顯得偉岸挺拔,婀娜多姿的楊柳垂柔軟的枝條,吐出金黃的嫩角,任憑鳥兒在枝條上盡情的嬉戲或是買弄自己清脆的歌喉,彩蝶大概是累了,它們停在潔白的草莓花間,也許是在靜靜地分享那陳陳的花香,惟有忙碌的蜂兒嚶嚶嗡嗡,在不停地做它們的事兒呢……
而我,一個閒人,時常在心煩意亂,空虛無聊的時候,踏著一地的清露,尋找一方曠寂的山野,盡情地呼吸著透明新鮮的空氣。放飛心靈的翅膀,遊蕩在異地他鄉一方神奇的山野景觀之中。這裡雖沒有桂林山水的小巧迷人,也沒有中華五嶽的氣勢磅礴,但他卻有他的獨到之處,一邊是委婉相連的土坡,樹木叢生,綠色可人;一邊卻是重巒疊嶂的山峰,高低錯落變化無窮,讓人望而生畏;。林裡山間流淌著許多的小溪,溪水穿過沙石,流過小草,一路輕盈,一路纏綿環繞,彙集成一條清澈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魚兒在其間怡然自得,幽閒自在,此景此情,難免給人一絲絲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
靜靜地,一個人坐在河邊的石頭上,放線垂釣,於是,日子漸漸地消融在清澈的河水之底,而我卻不曾釣上什麼!哪怕是小小的一條。驕陽如炙的時候,躺在柔軟的草地上,任柔和的春風輕扶撫著我疲憊酥軟的身軀,撫慰著我進入夢鄉。夢中,看見了我久別的親人和昔日的好友,我們盡情地談笑,談家常,論人生,沒有勢力小人的尖嘴刻薄,也沒有酒色財氣的虛偽面孔,有的只是說不出的幸福和喜悅,也不知是什的,笑聲卻打破了自己這短暫而美麗的夢。
醒來時,目之所及之處,依舊如初,只能惆悵的痴望著行雲流水,傾聽風韻,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想想那昔日的家園,那裡殘留著我純真的夢想和童年美麗的憧憬,但因為貧窮才離開了家,帶著一份年少的稚夢,迷迷糊糊地來到這方陌生的角落,幾年下來,真是有點痴人尋夢,“夢不成燈又盡”“感激而悲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