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測試卷及答案

  中考地理測試快開始了,大家複習得怎麼樣了呢?關於中考地理的模擬測試卷及答案有哪些?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中考地理的測試卷及答案,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中考地理測試卷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1.下面圖幅大小相同的四張地圖,比例尺最小的是  

  A.衡陽地圖 B.湖南地圖 C.中國地圖 D.世界地圖

  2.6月20日衡陽晝夜長短分佈情況▅表示黑夜,□表示白晝可能是  

  A. B. C. D.

  3.下列有關東西半球的描述,正確的是  

  A. B. C. D.

  如圖為亞洲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4﹣5題

  4.圖中D半島處於六大板塊中哪個板塊上  

  A.歐亞板塊 B.美洲板塊 C.太平洋板塊 D.印度洋板塊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C兩地都是世界著名的產油區

  B.A地比F地降水少

  C.D地居民都以白色人種為主

  D.B地氣候終年寒冷

  6.下列關於非洲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非洲北面隔紅海與歐洲相望

  B.非洲地勢特點為西北高,東南低

  C.非洲自然資源貧乏,不利於經濟的發展

  D.非洲分佈著世界上面積最廣的熱帶草原氣候

  如圖為國家輪廓圖,讀圖完成7﹣8題

  7.圖中四國中既是我國鄰國又瀕臨北冰洋的國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有關圖中四國敘述錯誤的是  

  A.甲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該國的森林,天然氣資源豐富

  B.乙國有世介面積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C.丙國素有“坐在礦車裡”、“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

  D.丁國地處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中巴經濟走廊”規劃修建的“中巴鐵路”北起x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隸屬“一帶一路”,讀圖,完成9﹣10題.

  9.修建“中巴鐵路”有利於中國從M地區大量進口  資源.

  A.石油 B.鐵礦 C.棉花 D.水果

  10.修建“中巴鐵路”不需要克服的條件是  

  A.地形起伏大,地質條件複雜

  B.途徑高寒凍土、缺氧、沙漠地區、施工困難

  C.生態環境脆弱

  D.勞動力不足

  我國在南極已建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泰山站的房屋採用圓環形外表,蝶形結構和高架設計.據圖,完成11﹣12題.

  11.四個科學考察站緯度位置最高的是  

  A.長城站 B.中山站 C.崑崙站 D.泰山站

  12.泰山站主樓建築架空離地的設計,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A.防大風積雪掩埋 B.防寒保暖

  C.防積雪融水進入 D.防禦動物侵襲

  如圖為我國東部地區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氣溫分佈示意圖,讀圖完成13﹣14題

  13.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段是  

  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 D.丁戊河段

  14.該河流的流向大致為  

  A.自東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東南 C.自東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東北

  15.表示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二孩政策”從2016年1月1日起在我國全面實施未來五年內,最不易拉動的行業是  

  A.醫療、衛生 B.玩具、服裝 C.建築、交通 D.教育、服務

  2016年上半年,我國南方地區雨水較多,南方某市一學校地理興趣小組觀測了5月全部的降水過程並記錄在下表,該市多年年平均降水量約為1560毫米,據表完成17﹣18題

  降水次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4日﹣5日 7日﹣8日 13日 17日﹣21日 24日﹣26日

  降水量mm 19 25 22 101 33

  17.該地當月降水量為  

  A.1560mm B.156mm C.130mm D.200mm

  18.此月降水較多,不太可能引發的災害是  

  A.洪澇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19.山脈是地形的骨架,我國地形複雜多樣,各具特色,讀圖,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①﹣塔里木盆地﹣我國最大的盆地

  B.②﹣內蒙古高原﹣我國最平坦的高原

  C.③﹣四川盆地﹣我國緯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D.④﹣華北平原﹣我國最大的平原

  近年來,由於大量農民進城務工,我國有些農村出現了“有房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空心化現象,據此完成20﹣21題.

  20.這種空心化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環境好 B.城鄉收入差距大

  C.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小 D.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低

  21.“有房無人住,有地無人種”可能會帶來  

  A.土地資源浪費 B.農業發展水平提高

  C.城鄉協調發展 D.農村老齡化程度降低

  中國陸地面積略多於美國,耕地總面積卻少於美國,人均耕地面積更少於美國,讀圖,完成22﹣23題.

  22.圖中表示中國耕地總面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3.對於土地資源的利用,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是  

  A.山地迎風坡降水多,可開墾林地,種植水稻

  B.大量增加放牧量,提高草場的利用率

  C.在城市郊區,大量種植蔬菜、花卉,發展肉、乳、禽、蛋生產

  D.擴大城市規模,把大量農業用地變為工業,交通和城市建築用地

  24.科技是國之重器,我國科技發展迅速,如航天技術跟跑、並跑到領跑世界.下列不屬於高新技術行業的是  

  A.航天技術 B.奈米技術 C.生物基因工程 D.玩具製造

  25.如圖是長江三角洲某地單位GDP能耗變化圖,有關其變化趨勢和導致其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從2002﹣2014年單位GDP能耗減少

  ②從2002﹣2014年單位GDP能耗增多

  ③礦物能源消費比重上升

  ④產業結構優化

  ⑤科技投入增大.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二、綜合題5小題,每空1分,共50分

  26.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古巴當地時間西五區3月20號,奧巴馬乘坐專機抵達古巴首都哈瓦度、開啟“融冰”之旅,這是美國88年來首次訪問這個隔海相望的近鄰,訪問時間持續三天

  材料二:如圖為北美洲簡圖

  1字母A是      山脈,字母B是      河,C處是      運河.

  2該大洲居民主要使用的語言是      ,分佈在北美五大湖附近的美國農業帶是      帶.

  3此次“融冰”之旅中兩國首都舉行的會議可稱為      “南南合作”或“南北對話”.

  4溫帶海洋性氣候在太平洋沿岸分佈狹長如圖所示,試分析其形成原因.

  5你認為美國和古巴在“融冰”之旅後,可在經濟和文化方面加強哪些合作?試舉一例說明.

  27.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圖中甲是法國簡圖,中法是友好國家

  材料二:圖中乙是埃及簡圖,2016年是中埃建交60週年,首都開羅人口約1800萬是埃及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佈在開羅以東的沙漠地區將興建新首都,新首都作為政治中心,規劃容納約500萬居民.

  1完成表格

  主要河流 首都 主要旅遊景點任寫一處

  埃及 ①       開羅 ③

  法國 塞納河 ②       埃菲爾鐵塔

  2讀圖甲分析,法國的地勢特徵是      ,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3據材料二分析,推測埃及新建首都的首要目的      單項選擇.

  A、平衡地區發展 B、提升國家形象 C、分散開羅人口 D、吸引國家投資

  4分析埃及人口集中分佈在尼羅河谷地及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兩點.

  28.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三江源”指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區,被譽為“中華水塔”

  材料二:“冬蟲夏草”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草原,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材料三:如圖為青藏地區簡圖

  1根據圖,長江發源於      山.“中華水塔”河流豐水期在每年的      季.

  2“三江源”位於我國      省.生活在該區的主要的少數民族是      .A是世界海拔最高的      鐵路.

  3“三江源”是我國“冬蟲夏草”的優質產區,試推斷說出適宜“冬蟲夏草”生長的自然條件.

  4地理興趣小組對“三江源”的開發、利用、保護提出瞭如下一些建議:①促進旅遊業的發展②開發蟲草,藏紅花等名貴中藥材③加強生態建設,保護“三江源”生物的多樣性,針對上述建議你會優先考慮的是      選填一個數碼即可.請簡要說明理由.

  29.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東北作為老工業基地,傳統工業面臨資源枯竭,能耗高,經濟效益差等問題.自從中央做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決定以來,該地區已成為我國西部開發後又一個投資熱土.

  材料二:如圖為東北地區簡圖

  1A是      鄰國;D是      海.

  2陰影區B是      平原,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該區域的糖料作物是      .

  3C是      港口,由哈爾濱的氣候座標圖判斷該區域主要氣候型別是      .

  4根據圖上資訊,從交通和礦產資源兩方面說明遼中南地區發展重工業的有利條件.

  5為重振東北老工業基地,你建議採取哪些具體措施?至少答兩點

  30.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溼地廣又是指包括沼澤、灘塗、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區、河流、湖泊、水庫、稻田等,被譽為“地球之腎”.溼地可蓄水防洪抗旱;調節氣候;淨化水質;提供棲息地,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發展,為人類提供物產等.保護好溼地,讓溼地不再失地,就保護了人類美好的未來.湖南省國家溼地公園總數達到60處,居全國首位.

  材料二:如圖為湖南省簡圖

  1湖南省因大部分地區位於溼地A      湖泊之南,故名“湖南”,共轄      個市州.

  2湖南省地勢恰似三面高,中間低,朝北開口的“      ”盆地,圖中字母B為      山脈.①②③④四條河流中,為我省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河流是      填數字.

  3我國已進入高鐵時代,途徑衡陽的高速鐵路已有      、衡柳衡陽﹣柳州高鐵.

  4根據材料一,列舉溼地的生態功能至少列兩點.

  5讓溼地不再失地,你認為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中考地理測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1.下面圖幅大小相同的四張地圖,比例尺最小的是  

  A.衡陽地圖 B.湖南地圖 C.中國地圖 D.世界地圖

  【考點】比例尺大小與地圖內容詳略的關係.

  【分析】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範圍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範圍越大.選項中上海世博會導遊圖的範圍最小,世界地圖的範圍最大.

  【解答】解: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範圍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範圍越大.在選項中世界地圖的範圍最大,其比例尺應最小.

  故選:D.

  2.6月20日衡陽晝夜長短分佈情況▅表示黑夜,□表示白晝可能是  

  A. B. C. D.

  【考點】晝夜長短變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當太陽光直射在南迴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迴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全球晝夜平分.

  【解答】解:6月20日接近夏至日,此時北半球的衡陽晝長夜短,故B正確.

  故選:B.

  3.下列有關東西半球的描述,正確的是  

  A. B. C. D.

  【考點】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

  【分析】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東半球的經度範圍為20°W→0°→160°E,西半球的經度範圍為160°E←180°←20°W.

  【解答】解: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東半球的經度範圍為20°W→0°→160°E,西半球的經度範圍為160°E←180°←20°W,故C正確.

  故選:C.

  如圖為亞洲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4﹣5題

  4.圖中D半島處於六大板塊中哪個板塊上  

  A.歐亞板塊 B.美洲板塊 C.太平洋板塊 D.印度洋板塊

  【考點】六大板塊及其示意圖.

  【分析】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六大板塊的名稱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在六大板塊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為海洋,其餘板塊既包括陸地,又包括海洋.板塊運動方式有碰撞擠壓和張裂拉伸.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解答】解:讀圖可知,圖中D半島是阿拉伯半島,位於六大板塊中的印度洋板塊上,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C兩地都是世界著名的產油區

  B.A地比F地降水少

  C.D地居民都以白色人種為主

  D.B地氣候終年寒冷

  【考點】世界主要人種及其分佈地區.

  【分析】讀圖可得,A地位於我國的華北平原,B地位於東南亞,C地位於南亞,D地位於西亞,E地位於地中海沿岸,F地位於亞歐大陸內部.

  【解答】解:西亞是世界上重要的產油區,故A錯誤;

  A地降水比F地降水多,故B錯誤;

  西亞居民以白種人為主,故C正確;

  B地位於東南亞,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故D錯誤.

  故選:C.

  6.下列關於非洲的描述,正確的是  

  A.非洲北面隔紅海與歐洲相望

  B.非洲地勢特點為西北高,東南低

  C.非洲自然資源貧乏,不利於經濟的發展

  D.非洲分佈著世界上面積最廣的熱帶草原氣候

  【考點】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的特徵.

  【分析】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並以紅海、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

  【解答】解:A、非洲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故A不符合題意;

  B、非洲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從北向南有衣索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故B不符合題意;

  C、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多樣,被譽為“富饒大陸”.非洲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等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故C不符合題意;

  D、熱帶草原氣候區從北、東、南三面圍繞著熱帶雨林氣候區.非洲熱帶草原的面積在各大洲中最大,除發展畜牧業外,水熱條件較好的地方多已開墾為耕地.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如圖為國家輪廓圖,讀圖完成7﹣8題

  7.圖中四國中既是我國鄰國又瀕臨北冰洋的國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考點】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概況.

  【分析】讀圖可得,甲是俄羅斯,乙是巴西,丙是澳大利亞,丁是日本.

  【解答】解:圖中四國中既是我國鄰國又瀕臨北冰洋的國家是俄羅斯,巴西和澳大利亞既不臨北冰洋,也不是我國的鄰國,日本是我國的海上鄰國,日本不瀕臨北冰洋.

  故選:A.

  8.下列有關圖中四國敘述錯誤的是  

  A.甲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該國的森林,天然氣資源豐富

  B.乙國有世介面積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C.丙國素有“坐在礦車裡”、“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

  D.丁國地處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考點】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概況.

  【分析】讀圖可得,甲是俄羅斯,乙是巴西,丙是澳大利亞,丁是日本.

  【解答】解: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該國的森林,天然氣資源豐富,故A敘述正確;

  巴西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故B敘述錯誤;

  澳大利亞有“坐在礦車裡”、“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故C敘述正確;

  日本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多火山和地震,故D敘述正確.

  故選:B.

  “中巴經濟走廊”規劃修建的“中巴鐵路”北起x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隸屬“一帶一路”,讀圖,完成9﹣10題.

  9.修建“中巴鐵路”有利於中國從M地區大量進口  資源.

  A.石油 B.鐵礦 C.棉花 D.水果

  【考點】西亞石油的集中產區.

  【分析】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紛爭、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是中東地區發生戰爭和衝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資源的爭奪.也可以說中東的戰爭是為信仰而戰、為水而戰、為油而戰、為土地而戰.

  【解答】解: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的探明儲量約佔世界石油總探明儲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佈在圖中M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中東開採的石油90%供出口,出口量約佔世界石油出口總量的3/5,主要輸往西歐以及美國、日本及中國等國家.

  故選:A.

  10.修建“中巴鐵路”不需要克服的條件是  

  A.地形起伏大,地質條件複雜

  B.途徑高寒凍土、缺氧、沙漠地區、施工困難

  C.生態環境脆弱

  D.勞動力不足

  【考點】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概況.

  【分析】中巴鐵路的修建為中國和巴基斯坦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並帶動了鐵路沿線城市的繁榮與經濟發展,有利於兩國經濟的合作與交流.由於瓜達爾港臨近主要石油產地波斯灣,瓜達爾港落成並全面運營,對中國的能源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解答】解:修建“中巴鐵路”的時候會經過地形起伏大,地質條件複雜的地區,途徑高寒凍土、缺氧、沙漠地區、施工困難,其沿線地區生態環境脆弱,該鐵路沿線經過地區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

  故選:D.

  我國在南極已建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泰山站的房屋採用圓環形外表,蝶形結構和高架設計.據圖,完成11﹣12題.

  11.四個科學考察站緯度位置最高的是  

  A.長城站 B.中山站 C.崑崙站 D.泰山站

  【考點】我國的南極科學考察、中山站、長城站.

  【分析】我國在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站有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在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站有黃河站.

  【解答】解:四個科學考察站緯度位置最高的是崑崙站,緯度最低的是長城站.

  故選:C.

  12.泰山站主樓建築架空離地的設計,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A.防大風積雪掩埋 B.防寒保暖

  C.防積雪融水進入 D.防禦動物侵襲

  【考點】我國的南極科學考察、中山站、長城站.

  【分析】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它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南極地區氣候特點是酷寒、大風和乾燥.

  【解答】解:南極內陸冬季經常颳起8至10級大風,風吹起的積雪遇阻後會堆積,有可能將整個建築掩埋.為了防止建築的迎風面的飛雪堆積,泰山站採用架空離地的方式.

  故選:A.

  如圖為我國東部地區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氣溫分佈示意圖,讀圖完成13﹣14題

  13.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段是  

  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 D.丁戊河段

  【考點】我國水資源與水能資源的概況.

  【分析】地勢起伏越大,落差大,水能資源越豐富.

  【解答】解:讀圖可知,乙丙河段等溫線密集,說明地勢起伏大,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故選:B.

  14.該河流的流向大致為  

  A.自東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東南 C.自東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東北

  【考點】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經濟、水能的影響.

  【分析】在同緯度地區,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指向標箭頭所指的方向是北方,與北方相對的方向是南方.

  【解答】解:在同緯度地區,氣溫越低,海拔越高,據圖中指向標箭頭可得,圖中東北部氣溫高,海拔低,西南部氣溫低,海拔高,所以河流自西南流向東北.

  故選:D.

  15.表示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考點】計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長率.

  【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展水平有密切聯絡.近幾十年來,隨著生活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嬰兒死亡率逐漸降低,人的壽命不斷延長.這樣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長.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解答】解: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年內一定地區的自然增長人口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總人口之比.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①的出生率小於死亡率,人口出現負增長狀態,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③的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

  故選:C.

  >>>下一頁更多精彩“中考地理測試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