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道血腫的症狀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可能就會遇到產道血腫這種情況,處理不當的話會威脅到產婦的生命安全。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有哪些。

  

  主要表現為***腫脹,屁股靠近肛門附近腫脹,陰道內部部分腫脹等症狀。此外,根據血腫發生的不同部位,主要分為外陰血腫、陰道血腫、外陰陰道血腫、腹膜後血腫。

  1、外陰血腫:外陰血腫憑肉眼觀察可發現產婦外陰區域性腫起,外陰面板或粘膜呈紫色,血腫侷限在產婦的外陰部。這種情況主要由產道裂傷或會陰側切修補時縫合技術不當,止血不徹底,漏縫血管回縮當時看不到出血而導致。

  2、陰道血腫:陰道血腫外部比較難發現,也稱隱蔽性血腫。紅腫部分主要集中在陰道旁組織,初起產婦沒有發生明顯症狀,隨後出現陰道區域性脹疼的症狀。

  3、外陰陰道血腫:血腫情況發生在陰道、會陰體旁、坐骨直腸窩等處。

  4、腹膜後血腫:軟產道出血後,可沿闊韌帶內向後腹膜擴散,出血量多時向下可達盆隔筋膜,向上可達腎區,導致蔓延的部分發生血腫。常發生宮頸裂傷或剖宮產術中切口延裂至宮旁血管而縫扎不當的產婦中。

  產道血腫的概述

  產道血腫是指產時與產後數小時內軟產道即子宮下段、宮頸、陰道、會陰等部位發生血腫。輕者區域性小血腫,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或危及生命。陰道血腫外表難於發現,也稱隱蔽性血腫,初起產婦無明顯症狀,區域性脹疼明顯時血腫範圍已很大,處理也較困難,常發生於產程過長或滯產,軟產道血管因長時間受壓而壞死、破裂,也可發生於急產,產道未充分擴張,可直接造成深部的血管受損撕裂,還可發生於會陰側切或側切傷口上延,縫合時未將頂端血管縫住。

  產道血腫的預防方法

  保護會陰,會陰體過高,彈性差,有水腫,瘢痕炎症及胎兒較大者,及時行會陰側切術。用正確的方法協助胎頭以最小徑線娩出,出肩時注意保護會陰。會陰保護不宜過緊,否則會出現會陰體完整而陰道壁複雜性損傷。要適時行會陰切開術

  產道血腫的原因有哪些

  1、產程過快:軟產道未得到充分擴張,胎頭下降的衝力直接造成組織損傷或深部血管的撕裂傷,導致產道血腫形成。鑑於血腫發生部位與產時胎方位的關係,枕左前位者易發生右側陰道壁血腫,枕後位者多為陰道前壁血腫。血腫的形成考慮是壓力最大部位的胎頭額頂部直接衝擊陰道壁而導致的損傷。

  2、會陰傷口縫合不佳:損傷部位血管未被縫扎,持續滲血或出血,而發生血腫。

  3、凝血功能障礙:妊娠合併血小板減少患者,其止血及凝血功能均降低,同時毛細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加,紅細胞容易逸出,發生自發性出血。妊娠合併肝炎患者,肝臟合成凝血酶原減少,或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含量減少,造成凝血障礙,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4、合併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患者,由於全身小動脈痙攣引起周圍血管阻力增加,內皮細胞損傷,通透性增加,同時全身小動脈痙攣導致各組織器官缺血缺氧,微血管病損以及血管脆性增加,引發產道血腫。

  產道血腫的治療

  1、產道血腫的常規治療

  1、保守治療:區域性冷敷。對於產道血腫發生的範圍比較小、症狀較輕,且血腫範圍不再繼續增大的產婦,在產婦無不適的情況下,醫護人員會進行區域性壓迫,冷敷。

  2、外科處理:陰道切開術。如果產婦的產道血腫範圍較大並且繼續出血,醫生會根據情況進行陰道切開術***主要目的在於擴大陰道口,分娩時約70%的產婦都需要切開***,然後對血塊進行清除、縫扎止血,再用生理鹽水沖洗血腫腔後進行腸線8字縫合。

  3、產後觀察:觀察傷口情況。產婦完成分娩後***具體到胎盤娩出後2-4小時***醫護人員會仔細觀察傷口區域性情況,判斷是否有紫藍色包塊形成。

  2、產道血腫的特殊治療

  對於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患產婦,可根據醫生的意見服用解痙鎮靜藥物***具有止痛、真經作用***。凝血功能障礙產婦,在產前可適當補充凝血因子***維生素K***,促進凝血因子的形成,防止分娩過程中出血過多及產道血腫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