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為什麼姓孫

  齊天大聖是指孫悟空,它是中國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著作《西遊記》中的人物之一。孫悟空,諢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豬八戒、沙僧的大師兄。會七十二變、騰雲駕霧。那麼?

  四大名著之所以為四大名著,就是因為作品不但具有很強的文學性,還有很強的思想性。在四大名著當中,《三國演義》戰略層面最高,《紅樓夢》在兼具思想性的同時藝術性最足,《水滸》則在人物描寫方面無出其右。那麼,《西遊記》最大特點是什麼呢?他為何能被列為四大名著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西遊記》在所有小說當中,思想境界最高,須通釋儒道。因此,把《西遊記》稱作哲學鉅著也不為過,它不僅僅是一本小說,而是一個思想寶庫。

  我們知道,《西遊記》的第一主角其實不是唐僧,它是假借了玄奘取經的故事,重點塑造了“孫悟空”這個人物,並最終以“孫悟空”成為“鬥戰勝佛”而結束。相比其他佛,鬥戰勝佛可能更容易被人所理解,因為鬥戰勝就是跟自己鬥,然後戰勝自己,最後成佛。

  既然我們知道了《西遊記》是一部思想鉅著,那麼第一主角的名字定然不是隨便取來的。所以,“孫悟空” 為什麼姓“孫”名“悟空”定有大講究。那麼,孫悟空為什麼姓“孫”?而不是姓趙、姓李或姓張呢?又為什麼一定叫“悟空”呢?

  其實,祕密就在原著當中,只是作者安排巧妙,將真諦隱晦於文字之中了。在進行解讀之前,我們有必要將原著文字列在下面,以便於我們進行解讀和讀者進一步對照理解。

  原文:

  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什麼?”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什麼?”猴王道: “我也無父母。”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猴王道:“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里長的。我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個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

  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旁,乃是個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 “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正是:鴻蒙初闢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

  祖師問猴王,你姓什麼?猴王回答“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賠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此處,祖師為何問姓?古時候,別人打聽名姓或自報家門,往往答姓甚名誰來自哪裡,祖上若有威名往往還要報祖籍哪裡和祖宗名姓,這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對自己和祖上的尊重。問姓就是問來歷。而此處問姓,則是假借問猴王之來歷,來問猴王對心性來歷的理解,是否明心見性。菩提祖師依據“姓”字來引出 “性”之究竟、來歷,猴王自然無法理解真意,故答非所問。猴王將祖師假借問“姓”問其對“真性”的參悟,猴王卻理解為脾性之“性”。他說自己沒“性”,也就是沒有所謂“脾性”,別人罵或打都不會氣惱和生氣,對方賠個禮就行了,長這麼大也沒啥脾氣。這裡的脾氣、脾性,其實就是代表人的“貪、嗔、痴、慢、疑”的五種覆蓋眾生心識之障。

  猴王這麼回答,也並非沒有緣由,這裡作者是在向讀者表述這樣一個思想,即“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始雖未入得俗世,但已開始被六塵所染,自然無法明心見性地悟得萬法本空之真諦。猴王雖自稱未被“貪、嗔、痴、慢、疑”所纏所繞,實則已被六塵所迷而不自知。猴王的回答,正是在說人初之態。

  為什麼此時的猴王被作者暗示為“人之初”?其意是猴王仍未入得俗世,這猶如初生之嬰兒。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之“善”,《說文》曰:“善,吉也!”人初之善,是簡單、純淨之吉祥、美好。在《易經》中的“蒙卦”即有此意。此時的猴王,學了人言、人禮,未入俗世,自然與“人之初”無異。此處作者在暗示,人之初均性善,雖未入世俗,未被俗世所染,但已被六塵所染。雖然不怒不惱,無有“貪、嗔、痴、慢、疑”,卻也難以明心見性。

  所謂賠個禮就罷了,正說明猴王已脫獸性,已具人性。為何必須闡明猴王脫了獸性,有了人性?因為只有人方有佛性,猴王只有成人,得人之靈方有佛性。否則不懂禮自然為獸,獸自然無有佛性,那自然也就無法開悟。沒有開悟之根基,本書也就寫不下去了。

  祖師知猴王不解,繼續問:“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什麼?”猴王雖聰慧,但已被六塵所染***所謂六塵,即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色、聲、香、味、觸、法是也***,並未開悟,故對菩提祖師之問涵義仍流於表面,認為是問自己來歷。於是就如自己理解回答:“我也無父母。”祖師知難促其立刻明心見性,只能迂迴點撥。於是接著問:“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祖師這句問話也頗有深意,是繼續對猴王開悟的一次引導。

  中國古代曆法紀年中,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與五行關係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排序中單數位甲、丙、戊、庚、壬為陽性,雙數位乙、丁、己、辛、癸為陰性。把一年四季、十天干、五行和方位對應是:春季甲乙東方木,夏季丙丁南方火;秋季庚辛西方金,冬季壬癸北方水;戊己中央四季土。

  猴王誕生在哪裡?“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易經》有述,東方為震、為木,乃陽氣始生之地,東方花果之木之地誕生的猴王,菩提祖師即借喻說“想是樹上生的”來點化猴王。猴王仍不解,答曰:“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里長的。我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此時菩提祖師知道雖未完全點透,但猴王不但如實回答,且也算是開始上道了。於是,祖師就順著說:“這等說,卻是個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可不是嗎?無論樹上生還是石里長,可不都是天地生嗎?此處祖師點到猴王乃天地所生,理解到這個層面已經夠了。

  再接下來,祖師就要給猴王立姓起名了。這個立姓起名可不是隨便立一個姓和隨便起一個名,而是要猴王自己按名姓去歷練、參悟,最終得道,悟透成佛。所以,當猴王按祖師說的走了兩遍,祖師稱其像個“猢猻”***猢猻即猴子***,於是依其形取其姓。

  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旁,乃是個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

  為什麼不能姓“猢”,祖師已經解釋,原因是“猢”字去了獸旁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太陽代表陽,月亮代表陰***,老陰***老陰者,易之四象老陽、少陽、老陰、少陰之一也***,老陰是陰之極,不通陽氣,自然是不能化育的,到了陰中有陽的少陰,當陰中有了陽生,才能開始化育。不能化育意味著不通靈氣,不能進化,也就是不能參悟。因此,自然是不能姓胡。於是,就取了“猢猻”中的“猻”字。“猻”字之所以去獸旁,原因如上述,即猴王已脫獸性,有了人性,故用人姓。

  “孫”字,古代通“遜”字。《說文》有云,遜,遁也。遁有隱、遷變之意。所謂窮則變,變則通。此處的孫,其隱意就是隱忍、變通,只有悟通、悟透,方能悟空。當然,表意此處祖師已闡明,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更直白點說,就是子小就是小嬰兒,嬰兒正是人之初生,此恰和猴王初入人世契合。初入人世,不斷地暗自努力遷變、精進,自然能從一個開始被六塵所染的初入人世之嬰兒,修煉成佛。

  當然,這裡也在說明,要出世須先入世,入得方能出得,能出能入方能無出無入,方能悟得真空,悟得妙有,方得大自在。正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覓兔角。”“孫”字乃人之初始,“空”中有人之終始,此乃“空而不空”;“悟空”則為終究是空,此乃“不空而空”是也。

  猴王得了姓後,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

  為什麼祖師給出一個“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個字?所謂廣大智慧即般若智,所謂般若智即般若波羅蜜多智,佛語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更直白點說,就是大覺悟後,能夠參透、了脫生死,超脫一切的無上智慧,是明心見性後的根本性智慧。那麼,這樣的智慧在哪裡呢?在“真如性之海”中。所謂真如之性,即人之真心本性,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無分別之本來面目,是一切眾生的自性清淨心,即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是也。真如之性,猶如海一般廣大,它就是廣大智慧產生的源泉。那麼,這一切又怎麼得來呢?就是通過“穎悟”才能“圓覺”。“穎”者,禾之末也,如麥芒之類也。所謂“穎悟”,就是如麥芒一樣敏銳地覺悟。只有通過這樣的覺悟,最終才能達到“圓覺”境界,“圓覺”境界就是無上覺,也就是“廣大智慧”的狀態。要達到這一切,難脫一個“悟”字,所以祖師說“排到你,正當‘悟’字”。而且,猴王既然已開始入得人世,要想超脫人世而出世,出得還能入得,入得還能出得,出入自由,無出無入,自然也是“悟”字當頭。而要真正實現無上正等正覺的大徹大悟,非瞭然於一切事物均由各種條件和合而成,這種和合而成又必然最終幻滅,這一切都是虛幻不實和無常的,也都是虛相而已,終究是空。悟得真空,方能了卻生死。所以,就叫“悟空”。

  猴王在得姓和得名後,兩次大叫“好,好,好!”此三好為天好,地好,人好!大徹大悟方得真好!方能參透真空而悟得妙有。所以,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

  《西遊記》第一章的最後,為了避免讀者執著於空相而陷入“頑空”之境,故特別強調要打破“頑空”則必須“悟空”。悟得真空,悟得妙有,方能打破頑空。

  所謂頑空,佛語是指無知無覺、無私無為的虛無境界,這種頑空是一種執著,執著於空就成頑空,就被這“空”之虛相所迷,就有了斷滅意,自然難得真空之意。所謂真空,既悟得一切有為法皆空,但又不執著於所謂“空”,這個不執著就有了“妙有”。道教陳摶老祖對頑空有一個解釋,頑空就是“虛而不化,滯而不通,陰沉胚渾,清氣埋藏而不發,陽虛質樸而不止,其為至愚者也。”

  那麼,該如何打破執著於空相,就得去悟“空”,只有悟得“空”之真意,不再執著於空與不空,不再追求空餘不空,從而透徹地悟到“空”和“有”的對立與辯證,悟透“真空”和“妙有”的有機統一,方能真的得道,成佛。

  當然,所謂“得道”、“成佛”也不過是一相,執著於“得道”必難得道,執著於“成佛”必無佛可成;實則是得無所得,成無所成,不得而得,不成而成,方為真得道,真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