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模式初探

   摘 要:在技術創新和資訊化的時代,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從傳統的以“物”或以“書”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的現代化圖書館管理和服務轉變。必須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以人為本 管理與服務
  
  進入21世紀,隨著新技術革命和社會日趨資訊化,資訊成為人類進步的重要因素,高校圖書館的建設與服務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為了實現高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模式轉變,為了探索圖書館服務工作的規律和發展趨勢,確保圖書館發揮自身作用和功能。因而要論述在高校圖書館管理中服務的重要性,在現代圖書館管理理念中,不僅要強調以人為本,還應重視人力資源管理。
  一、高校圖書館應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
   “以人為本”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80年代廣為發展的一種現代管理模式,與管理思想史上曾相繼出現過的各種以物為中心的管理思想有著根本的區別。圖書館管理的人本原則人本原理就是以人為本。在管理學的整個發展過程中,“人”始終是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在現代圖書館管理中,“人本思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圖書館管理的人本原理是指在圖書館管理活動中,堅持一切從人出發,以強調和激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根本手段,以提高管理效率和人的不斷髮展為目的。圖書館的人性化管理, 主要指管理者採取富於人情味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在尊重人性、理解人性的基礎上,善於團結、組織人才,注重對員工進行情感管理,調動和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把每一個員工的利益通過有機整合,成為集體利益,從而達到圖書館預期的管理目標。
  1、積極開發高校圖書館的人力資源
  在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的時代,對於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和管理人員來說,需要不斷學習、緊跟社會和科技發展新潮流,不斷增加人力資源方面的投放將是“以人為本”的管理體現。“以人為本”的根本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來滿足師生的需求。
  重視人力資本在圖書館工作中的作用對於圖書館來說,優秀的管理者將成為當代圖書館最重要的資源和首要財富。重視培養館員一專多能,實行圖書館員輪崗制度圖書館的文獻資訊收集、分類、閱覽諮詢等項工作互相之間都有緊密的聯絡,適當地實行輪崗制,有利於館員瞭解圖書館工作全貌,樹立全域性意識。
  2、提高職員素質並重視人才培養
  圖書館員要不斷地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就必須提高自身的素養,這不僅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要求,同時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觀念。只有具有一定綜合素質和現代化專業技術水平,才能符合現代化圖書館工作的需要。因此圖書館工作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提高圖書館員的自身綜合知識素質。如計算機管理和運用、公共關係學等,要加強對館員的在職教育和培訓,要造就一批為讀者(師生)提供高層次服務的複合型人才。二是努力提高圖書館市場應變能力。根據需要和圖書館自身特點,提供各種實用性強的短期“充電”服務,因而要確保館員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與圖書館建設發展的實示需要同步,達到二者的和諧統一,圖書館的職能才能充分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