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武漢新港物流管理實訓基地建設研究

  摘要:武漢新港物流管理專業是湖北省第一批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案。本文探討利用校內實習實訓基地的前提下,加強與武漢新港一線企業的聯絡,和企業合作建設實習實訓基地,由企業協助完成實踐教學甚至直接負責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武漢新港 實習實訓基地 建設

  武漢新港物流管理專業是湖北省第一批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案,建設好武漢新港物流管理專業實習實訓基地,是實現培養計劃目標的關鍵環節。

  依託武漢新港一線企業

  1、依託行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

  校外實訓基地的建立主要通過專業教師聯絡,校企雙方達成一致後簽訂協議。所聯絡企業應考慮實訓方便並具有實力和特色,在聯絡、實訓、交往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與企業建立感情,並逐步開展各項合作,最後掛牌成為校外實訓基地。

  在加大校內實訓環境和條件的基礎上,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是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由於實訓基地是企業與學校聯合建立,學校可以充分利用企業的實踐資源,同時將校內教學成果讓學生帶到企業去檢驗,更有利於進一步改進教學效果,做到與社會和企業的接軌。

  校外實訓基地無償或優惠提供實訓裝置及實訓材料,有效解決了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所需經費不足的矛盾;無償提供實訓場所,提供兼職教師共同參與、聯合指導學生的理論、技能學習,緩解了校內實訓教學按排上的壓力,實現了實訓條件的社會溝通。

  2、合作辦學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另一重要途徑。可採用校校合作,一方面增加了技校的生源,使優質資源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益;另一方面解決了學院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上的諸多問題。雖然實訓基地不為學院所有,卻能充分利用,因而實現了“雙羸”的局面。

  武漢新港物流管理專業針對性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和管理必須要依託企業,創造良好的實踐教學條件,才能達到預期的實踐效果。以企業作為實訓基地,由企業協助完成實踐教學甚至直接負責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這樣,學生在企業實際操作中便可掌握職業崗位所需技能和工作經驗,完成由學校到生產崗位的過渡。

  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努力營造真實職業環境

  目前,多數高職學院是由辦學條件較好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升格而來,其教學實訓條件一般都能與專業建設相匹配,並形成了規模。充分利用這些實訓資源及與之廣泛聯絡的社會協作實訓單位的資源,用較少投入,通過精心構想、設計、組織、實施便可見成效,是高職實訓基地建設一條重要途徑。

  高職院校應將原有的實驗室重新構建,統籌規劃,合理佈局,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增加工藝性、設計性、綜合性實訓。

  高職院校應購置一些基本元器件、裝置和必要的工具、儀表,仿照生產環境和維修現場,在反覆測試、剖析、裝拆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創新型實訓專案,強化了技能訓練,有利於學生手、腦並用,均衡發展。

  加大投資力度,建立校內實訓中心

  1、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現代實訓基地

  應走訪學校、科研單位,深入工廠和各級各類職業培訓機構,確立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下得到職業技能和綜合素養的訓練,提高實訓專案高技術含量並體現新技術、新工藝,使之成為教學、科研、生產、培訓相結合的多功能實訓基地。在實訓過程中,建立和模擬企業經營環境,規範課程實驗教學和實訓教學,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得到充分的鍛鍊,使學生掌握規範的操作技能,為下企業實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2、精、大、貴裝置與基本技能訓練常規裝置兩手抓

  高職院校學生來源不同,來自普高的學生沒有受過常規裝置的基本技能訓練,來自職高的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其基本技能基礎仍然較差。為此,高職院校應重點購置一些技術含量高的高、精、尖裝置,精心構想、優化設計,將原有普通機床等重新安排、佈置,避免實驗室式的操作,實現少批量、多組合的實訓,讓學生使用的裝備、工具及環境儘可能貼近職業事實。

  3、多途徑、多渠道籌集資金,擴充基地規模、設施

  校內實踐基地建設資金投入量大,而高職院校財力有限,等、靠政府投資是遠遠不夠的。為此,高職院校應千方百計籌集資金:首先是爭取企業與各界的捐贈與支援;其次是自籌資金。在學生的學費中每年抽出一定費用作實訓教學經費;再次是自己動手製作。自制儀器裝置既節省了大量費用,又滿足了高職實踐教學需要,使教學、科研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了以教學促科研、鍛鍊師資隊伍的良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