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性格和雙重人格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雙重性格的人和雙重人格上的區別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不能區分,而這些其實在意識上和下意識中其實也分成了兩種,所以造就了兩者的不同。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雙重人格和雙重性格的區別,一起來看看吧。

  雙重人格和雙重性格的區別

  雙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一種,是嚴重的心理障礙。美國精神病大詞典對於多重人格的

  定義是這樣的:“一個人具有兩個以上的、相對獨特的並相互分開的亞人格,是為多重人格。是一種癔症性的分離性心理障礙。”

  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徵是,雖然同一個體具有兩種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時間,只有其中之一明顯。每種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記憶、行為、偏好,可以與單一的病前人格完全對立。多重人格可以有雙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達到17重人格。其中以雙重人格相對多見,通常其中一種佔優勢,但兩種人格都不進入另一方的記憶,幾乎意識不到另一方的存在。從一種人格向另一種的轉變,開始時通常很突然,與創傷性事件密切相關;其後,一般僅在遇到巨大的或應激性事件、或接受放鬆、催眠或發洩等治療時,才發生轉換。其實,純粹的多重人格現象是非常罕見的,迄今為止,世界上見諸報道的,還不足50例,而我國只有一些雙重或多重人格的正式報道。

  導致會有雙重性格的人的原因是什麼

  人的意識,根據弗洛伊德潛意識的論述可分為“意識和下意識”兩部分組成,下意識是潛意識。而人的心理活動又可分為三部分:潛意識、意識和前意識。

  潛意識比較原始,接近本能。也有一些潛意識是幼年、早年辨別能力薄弱的年代形成產生的,成年後把它遺忘所以也成為一種潛意識。所以潛意識有一個特點,它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基本上是意識感覺不到的。

  意識則是經過學習、培養、鍛鍊提升而成,因此比較高階,高尚,受到社會論理道德、禮教、風俗習慣所約束。

  人的個性、性格是通過後天的心理髮育,通過學習、薰染、薰陶、鍛鍊、經歷不斷完善,最終形成個人的獨特的性格、個性。

  人與動物不一樣,人有心理功能,從而從動物中區別出來,但兩者的生物本能是一樣的:食物、空氣、水、性、肌膚接觸撫愛、親情、舒適、“自由舒暢、舒展”、為食物、領地、性物件而無條件地競爭、掠奪、博殺……。

  人之區別於動物,則因為人有社會論理道德、禮教、風俗習慣,人有比本能更高階、高尚的理性。人能有意識地抑制本能中低層次的需求,從而把這種低層次的、原始的、動物性的需求,提升、改造為人性的、高階的、高尚的需求和行為。這就是人的性格,人的魅力。

  所以成人的性格***即個性***是經過從幼年開始的心理髮育歷程後的轉化、培養、培育、鍛鍊而來。但是,原始的,低階的、本能的需求依然存在,它存在於潛意識中,它被意識抑制了,是一種被高尚的性格自覺地抑制的。所以這種抑制並不會引起心理上的衝突和矛盾。因此一般心理髮育正常的人,並不感到自己的性格有雙重性。

  所有的雙重性格***人格***,並不全是低階、原始的,有些原始的人性是美好的,因為“人之初,性本善”,孝悌仁義,是人的本性,也可以說是生物的本性,例如,馬仁狗義,人所周知。這些都是可貴的、可敬的人性美德;而一些純粹為了為食物、領地、性物件而無條件地競爭、掠奪、博殺、貪婪……則是非理性的,或稱之為野蠻的,是被進化了的、有理性的具有高尚人格的人類所鄙視、所唾棄。

  至於在幼年心理髮育過程中由於不良的外環境和不良教育所造成、形成的變態的心理個性、潛隱在心靈深處的潛意識所形成的雙重個性,則同樣是不可取的不良個性、扭曲性格。這正是心理醫學在研究心理疾患中的發病機理及治療所要關注的課題。

  如何控制雙重性格和雙重人格

  1、減輕或緩解個人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壓力,改善生存條件。從本質上說,多重人格是一種對於環境壓力的防禦。

  2、由於多重人格的背後,是強烈的自卑和脆弱。因此應注意循序漸進的培養自身的自信感和自強感。從小事做起逐步獲得成功的感覺。

  3、要給予患者足夠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4、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引導其與友善的人建立友誼。

  5、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禁止家庭暴力。家庭關係的不和諧很容易造成兒童的性格障礙,嚴重的導致多重人格症。

  雙重性格的定義.在醫學上講,雙重人格的解釋是:正常人在相同時刻存在兩種***或更多***的思維方式,其中,各種思維的運轉和決策不受其他思維方式的干擾和影響,完全獨立執行.

  雙重性格在現代心理學研究中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中華醫學會心理健康部2004年的統計結果中,百分之三的人明顯感到有雙重性格,百分之十三的人感覺雙重人格對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

  雙重人格對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比較嚴重的影響.通常來說,患者在思考問題時常常有兩套思路在運轉,影響了資訊的採集,對於結果的選擇也有不利影響:患者可能不能選擇或左右不定,引發焦慮,頭暈頭痛,失眠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