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之死在第幾回怎麼死的

  紅樓夢大家都知道,林黛玉之死有人認為寫得好,也有人不同意。林黛玉是怎樣死的?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林黛玉之死在第幾回,歡迎閱讀!

  林黛玉之死在第幾回

  第九十八回,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

  話說寶玉見了賈政, 回至房中,更覺頭昏腦悶,懶待動彈,連飯也沒吃,便昏沉睡去. 仍舊延醫診治,服藥不效,索性連人也認不明白了.大家扶著他坐起來,還是象個好人.一連鬧了幾天,那日恰是回九之期,若不過去,薛姨媽臉上過不去,若說去呢,寶玉這般光景. 賈母明知是為黛玉而起,欲要告訴明白,又恐氣急生變.寶釵是新媳婦, 又難勸慰,必得姨媽過來才好.若不回九,姨媽嗔怪.便與王夫人鳳姐商議道:"我看寶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動是不怕的.用兩乘小轎叫人扶著從園裡過去,應了回九的吉期, 以後請姨媽過來安慰寶釵, 咱們一心一意的調治寶玉,可不兩全?"王夫人答應了,即刻預備. 幸虧寶釵是新媳婦,寶玉是個瘋傻的,由人掇弄過去了.寶釵也明知其事,心裡只怨母親辦得糊塗,事已至此,不肯多言.獨有薛姨媽看見寶玉這般光景,心裡懊悔 ,只得草草完事.

  到家, 寶玉越加沉重,次日連起坐都不能了.日重一日,甚至湯水不進.薛姨媽等忙了手腳, 各處遍請名醫,皆不識病源.只有城外破寺中住著個窮醫,姓畢,別號知庵的,診得病源是悲喜激射,冷暖失調,飲食失時,憂忿滯中,正氣壅閉:此內傷外感之症 .於是度量用藥,至晚服了,二更後果然省些人事,便要水喝.賈母王夫人等才放了心, 請了薛姨媽帶了寶釵都到賈母那裡暫且歇息.

  寶玉片時清楚, 自料難保,見諸人散後,房中只有襲人,因喚襲人至跟前,拉著手哭道: "我問你,寶姐姐怎麼來的?我記得老爺給我娶了林妹妹過來,怎麼被寶姐姐趕了去了?他為什麼霸佔住在這裡?我要說呢,又恐怕得罪了他.你們聽見林妹妹哭得怎麼樣了?"襲人不敢明說,只得說道:"林姑娘病著呢."寶玉又道:"我瞧瞧他去."說著, 要起來. 豈知連日飲食不進,身子那能動轉,便哭道:"我要死了!我有一句心裡的話, 只求你回明老太太: 橫豎林妹妹也是要死的,我如今也不能保.兩處兩個病人都要死的,死了越發難張羅.不如騰一處空房子,趁早將我同林妹妹兩個抬在那裡,活著也好一處醫治伏侍, 死了也好一處停放.你依我這話,不枉了幾年的情分."襲人聽了這些話, 便哭的哽嗓氣噎.寶釵恰好同了鶯兒過來,也聽見了,便說道:"你放著病不保養, 何苦說這些不吉利的話.老太太才安慰了些,你又生出事來.老太太一生疼你一個,如今八十多歲的人了,雖不圖你的封誥,將來你成了人,老太太也看著樂一天,也不枉了老人家的苦心.太太更是不必說了,一生的心血精神,撫養了你這一個兒子,若是半途死了,太太將來怎麼樣呢.我雖是命薄,也不至於此.據此三件看來,你便要死,那天也不容你死的, 所以你是不得死的.只管安穩著,養個四五天後,風邪散了,太和正氣一足, 自然這些邪病都沒有了."寶玉聽了,竟是無言可答,半晌方才嘻嘻的笑道:"你是好些時不和我說話了,這會子說這些大道理的話給誰聽?"寶釵聽了這話,便又說道:" 實告訴你說罷, 那兩日你不知人事的時候,林妹妹已經亡故了."寶玉忽然坐起來,大聲詫異道: "果真死了嗎?"寶釵道:"果真死了.豈有紅口白舌咒人死的呢.老太太,太太知道你姐妹和睦, 你聽見他死了自然你也要死,所以不肯告訴你."寶玉聽了,不禁放聲大哭,倒在床上.

  忽然眼前漆黑,辨不出方向,心中正自恍惚,只見眼前好象有人走來,r寶玉茫然實籃"借問此是何處?"那人道:"此陰司泉路.你壽未終,何故至此?"r寶玉道:"適聞有一故人已死, 遂尋訪至此,不覺迷途."那人道:"故人是誰?"r寶玉道:"姑蘇林黛玉." 那人冷笑道:"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無魂無魄,何處尋訪!凡人魂魄,聚而成形, 散而為氣, 生前聚之,死則散焉.常人尚無可尋訪,何況林黛玉呢.汝快回去罷."寶玉聽了,呆了半晌道:"既雲死者散也,又如何有這個陰司呢?"那人冷笑道:"那陰司說有便有, 說無就無.皆為世俗溺於生死之說,設言以警世,便道上天深怒愚人,或不守分安常, 或生祿未終自行夭折,或嗜淫慾尚氣逞凶無故自隕者,特設此地獄,囚其魂魄, 受無邊的苦, 以償生前之罪.汝尋黛玉,是無故自陷也.且黛玉已歸太虛幻境,汝若有心尋訪,潛心修養,自然有時相見.如不安生,即以自行夭折之罪囚禁陰司,除父母外, 欲圖一見黛玉,終不能矣."那人說畢,袖中取出一石,向寶玉心口擲來.寶玉聽了這話 ,又被這石子打著心窩,嚇的即欲回家,只恨迷了道路.正在躊躇,忽聽那邊有人喚他. 回首看時,不是別人,正是賈母,王夫人,寶釵,襲人等圍繞哭泣叫著.自己仍舊躺在床上. 見案上紅燈,窗前皓月,依然錦鏽叢中,繁華世界.定神一想,原來竟是一場大夢. 渾身冷汗, 覺得心內清爽.仔細一想,真正無可奈何,不過長嘆數聲而已.寶釵早知黛玉已死, 因賈母等不許眾人告訴寶玉知道,恐添病難治.自己卻深知寶玉之病實因黛玉而起,失玉次之,故趁勢說明,使其一痛決絕,神魂歸一,庶可療治.賈母王夫人等不知寶釵的用意,深怪他造次.後來見寶玉醒了過來,方才放心.立即到外書房請了畢大夫進來診視. 那大夫進來診了脈,便道:"奇怪,這回脈氣沉靜,神安鬱散,明日進調理的藥,就可以望好了."說著出去.眾人各自安心散去.

  襲人起初深怨寶釵不該告訴,惟是口中不好說出.鶯兒背地也說寶釵道:"姑娘忒性急了. "寶釵道:"你知道什麼好歹,橫豎有我呢."那寶釵任人誹謗,並不介意,只窺察寶玉心病,暗下鍼砭.一日,寶玉漸覺神志***,雖一時想起黛玉,尚有糊塗.更有襲人緩緩的將"老爺選定的寶姑娘為人和厚,嫌林姑娘秉性古怪,原恐早夭,老太太恐你不知好歹, 病中著急,所以叫雪雁過來哄你"的話時常勸解.寶玉終是心酸落淚.欲待尋死,又想著夢中之言,又恐老太太,太太生氣,又不能撩開.又想黛玉已死,寶釵又是第一等人物,方信金石姻緣有定,自己也解了好些.寶釵看來不妨大事,於是自己心也安了, 只在賈母王夫人等前盡行過家庭之禮後,便設法以釋寶玉之憂.寶玉雖不能時常坐起,亦常見寶釵坐在床前,禁不住生來舊病.寶釵每以正言勸解,以"養身要緊,你我既為夫婦,豈在一時"之語安慰他.那寶玉心裡雖不順遂,無奈日裡賈母王夫人及薛姨媽等輪流相伴,夜間寶釵獨去安寢,賈母又派人服侍,只得安心靜養.又見寶釵舉動溫柔,也就漸漸的將愛慕黛玉的心腸略移在寶釵身上,此是後話.

  卻說寶玉成家的那一日, 黛玉白日已昏暈過去,卻心頭口中一絲微氣不斷,把個李紈和紫鵑哭的死去活來.到了晚間,黛玉去又緩過來了,微微睜開眼,似有要水要湯的光景.此時雪雁已去,只有紫鵑和李紈在旁.紫鵑便端了一盞桂圓湯和的梨汁,用小銀匙灌了兩三匙. 黛玉閉著眼靜養了一會子,覺得心裡似明似暗的.此時李紈見黛玉略緩, 明知是回光反照的光景,卻料著還有一半天耐頭,自己回到稻香村料理了一回事情.

  這裡黛玉睜開眼一看,只有紫鵑和奶媽並幾個小丫頭在那裡,便一手攥了紫鵑的手,使著勁說道:"我是不中用的人了.你伏侍我幾年,我原指望咱們兩個總在一處.不想我. ....."說著,又喘了一會子,閉了眼歇著.紫鵑見他攥著不肯鬆手,自己也不敢挪動,看他的光景比早半天好些,只當還可以迴轉,聽了這話,又寒了半截.半天,黛玉又說道: "妹妹,我這裡並沒親人.我的身子是乾淨的,你好歹叫他們送我回去."說到這裡又閉了眼不言語了.那手卻漸漸緊了,喘成一處,只是出氣大入氣小,已經促疾的很了.

  紫鵑忙了, 連忙叫人請李紈,可巧探春來了.紫鵑見了,忙悄悄的說道:"三姑娘, 瞧瞧林姑娘罷."說著,淚如雨下.探春過來,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經涼了,連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鵑正哭著叫人端水來給黛玉擦洗,李紈趕忙進來了.三個人才見了,不及說話. 剛擦著,猛聽黛玉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字,便渾身冷汗, 不作聲了.紫鵑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漸漸的冷了.探春李紈叫人亂著攏頭穿衣,只見黛玉兩眼一翻,嗚呼,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當時黛玉氣絕, 正是寶玉娶寶釵的這個時辰.紫鵑等都大哭起來.李紈探春想他素日的可疼,今日更加可憐,也便傷心痛哭.因瀟湘館離新房子甚遠,所以那邊並沒聽見. 一時大家痛哭了一陣,只聽得遠遠一陣音樂之聲,側耳一聽,卻又沒有了.探春李紈走出院外再聽時,惟有竹梢風動,月影移牆,好不淒涼冷淡!一時叫了林之孝家的過來,將黛玉停放畢,派人看守,等明早去回鳳姐.

  鳳姐因見賈母王夫人等忙亂,賈政起身,又為寶玉я憒更甚,正在著急異常之時, 若是又將黛玉的凶信一回,恐賈母王夫人愁苦交加,急出病來,只得親自到園.到了瀟湘館內, 也不免哭了一場.見了李紈探春,知道諸事齊備,便說:"很好.只是剛才你們為什麼不言語,叫我著急?"探春道:"剛才送老爺,怎麼說呢."鳳姐道:"還倒是你們兩個可憐他些.這麼著,我還得那邊去招呼那個冤家呢.但是這件事好累墜,若是今日不回,使不得,若回了,恐怕老太太擱不住."李紈道:"你去見機行事,得回再回方好."鳳姐點頭,忙忙的去了.

  鳳姐到了寶玉那裡,聽見大夫說不妨事,賈母王夫人略覺放心,鳳姐便背了寶玉, 緩緩的將黛玉的事回明瞭.賈母王夫人聽得都唬了一大跳.賈母眼淚交流說道:"是我弄壞了他了. 但只是這個丫頭也忒傻氣!"說著,便要到園裡去哭他一場,又惦記著寶玉, 兩頭難顧.王夫人等含悲共勸賈母不必過去,"老太太身子要緊."賈母無奈,只得叫王夫人自去.又說:"你替我告訴他的陰靈:`並不是我忍心不來送你,只為有個親疏 . 你是我的外孫女兒,是親的了,若與寶玉比起來,可是寶玉比你更親些.倘寶玉有些不好, 我怎麼見他父親呢.'"說著,又哭起來.王夫人勸道:"林姑娘是老太太最疼的, 但只壽夭有定.如今已經死了,無可盡心,只是葬禮上要上等的傳送.一則可以少盡咱們的心, 二則就是姑太太和外甥女兒的陰靈兒,也可以少安了."賈母聽到這裡,越發痛哭起來. 鳳姐恐怕老人家傷感太過,明仗著寶玉心中不甚明白,便偷偷的使人來撒個謊兒哄老太太道: "寶玉那裡找老太太呢."賈母聽見,才止住淚問道:"不是又有什麼緣故? "鳳姐陪笑道:"沒什麼緣故,他大約是想老太太的意思."賈母連忙扶了珍珠兒,鳳姐也跟著過來.

  走至半路,正遇王夫人過來,一一回明瞭賈母.賈母自然又是哀痛的,只因要到寶玉那邊,只得忍淚含悲的說道:"既這麼著,我也不過去了.由你們辦罷,我看著心裡也難受, 只別委屈了他就是了."王夫人鳳姐一一答應了.賈母才過寶玉這邊來,見了寶玉, 因問:"你做什麼找我?"寶玉笑道:"我昨日晚上看見林妹妹來了,他說要回南去. 我想沒人留的住, 還得老太太給我留一留他."賈母聽著,說:"使得,只管放心罷."襲人因扶寶玉躺下.

  賈母出來到寶釵這邊來. 那時寶釵尚未回九,所以每每見了人倒有些含羞之意. 這一天見賈母滿面淚痕,遞了茶,賈母叫他坐下.寶釵側身陪著坐了,才問道:"聽得林妹妹病了,不知他可好些了?"賈母聽了這話,那眼淚止不住流下來,因說道:"我的兒, 我告訴你,你可別告訴寶玉.都是因你林妹妹,才叫你受了多少委屈.你如今作媳婦了 ,我才告訴你.這如今你林妹妹沒了兩三天了,就是娶你的那個時辰死的.如今寶玉這一番病還是為著這個, 你們先都在園子裡,自然也都是明白的."寶釵把臉飛紅了,想到黛玉之死,又不免落下淚來.賈母又說了一回話去了.自此寶釵千回萬轉,想了一個主意,只不肯造次,所以過了回九才想出這個法子來.如今果然好些,然後大家說話才不至似前留神. 獨是寶玉雖然病勢一天好似一天,他的痴心總不能解,必要親去哭他一場. 賈母等知他病未除根,不許他胡思亂想,怎奈他鬱悶難堪,病多反覆.倒是大夫看出心病, 索性叫他開散了,再用藥調理,倒可好得快些.寶玉聽說,立刻要往瀟湘館來.賈母等只得叫人抬了竹椅子過來,扶寶玉坐上.賈母王夫人即便先行.到了瀟湘館內, 一見黛玉靈柩,賈母已哭得淚乾氣絕.鳳姐等再三勸住.王夫人也哭了一場.李紈便請賈母王夫人在裡間歇著,猶自落淚.

  寶玉一到,想起未病之先來到這裡,今日屋在人亡,不禁嚎啕大哭.想起從前何等親密, 今日死別,怎不更加傷感.眾人原恐寶玉病後過哀,都來解勸,寶玉已經哭得死去活來,大家攙扶歇息.其餘隨來的,如寶釵,俱極痛哭.獨是寶玉必要叫紫鵑來見,問明姑娘臨死有何話說.紫鵑本來深恨寶玉,見如此,心裡已回過來些,又見賈母王夫人都在這裡, 不敢灑落寶玉,便將林姑娘怎麼復病,怎麼燒燬帕子,焚化詩稿,並將臨死說的話, 一一的都告訴了.寶玉又哭得氣噎喉幹.探春趁便又將黛玉臨終囑咐帶柩回南的話也說了一遍.賈母王夫人又哭起來.多虧鳳姐能言勸慰,略略止些,便請賈母等回去.寶玉那裡肯舍,無奈賈母逼著,只得勉強回房.

  賈母有了年紀的人, 打從寶玉病起,日夜不寧,今又大痛一陣,已覺頭暈身熱.雖是不放心惦著寶玉,卻也掙扎不住,回到自己房中睡下.王夫人更加心痛難禁,也便回去, 派了彩雲幫著襲人照應,並說:"寶玉若再悲慼,速來告訴我們."寶釵是知寶玉一時必不能捨, 也不相勸,只用諷刺的話說他.寶玉倒恐寶釵多心,也便飲泣收心.歇了一夜,倒也安穩.明日一早,眾人都來瞧他,但覺氣虛身弱,心病倒覺去了幾分.於是加意調養, 漸漸的好起來.賈母幸不成病,惟是王夫人心痛未痊.那日薛姨媽過來探望, 看見寶玉精神略好,也就放心,暫且住下.

  一日,賈母特請薛姨媽過去商量說:"寶玉的命都虧姨太太救的,如今想來不妨了 ,獨委屈了你的姑娘.如今寶玉調養百日,身體復舊,又過了姑娘的功服,正好圓房.要求姨太太作主, 另擇個上好的吉日."薛姨媽便道:"老太太主意很好,何必問我.寶丫頭雖生的粗笨, 心裡卻還是極明白的.他的性情老太太素日是知道的.但願他們兩口兒言和意順,從此老太太也省好些心,我姐姐也安慰些,我也放了心了.老太太便定個日子.還通知親戚不用呢?"賈母道:"寶玉和你們姑娘生來第一件大事,況且費了多少周折, 如今才得安逸,必要大家熱鬧幾天.親戚都要請的.一來酬願,二則咱們吃杯喜酒, 也不枉我老人家操了好些心."薛姨媽聽說,自然也是喜歡的,便將要辦妝奩的話也說了一番.賈母道:"咱們親上做親,我想也不必這些.若說動用的,他屋裡已經滿了 .必定寶丫頭他心愛的要你幾件,姨太太就拿了來.我看寶丫頭也不是多心的人,不比的我那外孫女兒的脾氣,所以他不得長壽."說著,連薛姨媽也便落淚.恰好鳳姐進來, 笑道: "老太太姑媽又想著什麼了?"薛姨媽道:"我和老太太說起你林妹妹來,所以傷心."鳳姐笑道:"老太太和姑媽且別傷心,我剛才聽了個笑話兒來了,意思說給老太太和姑媽聽."賈母拭了拭眼淚,微笑道:"你又不知要編派誰呢,你說來我和姨太太聽聽 .說不笑我們可不依."只見那鳳姐未從張口,先用兩隻手比著,笑彎了腰了.未知他說出些什麼來,

  林黛玉在紅樓夢死因

  黛玉之逝是整部《紅樓夢》的高潮之一,二百年來,不知有多少讀者被小說的生動描寫所吸引而不自禁的流下同情的眼淚。但是,儘管它的描寫非常的成功,它的真實性還是被懷疑。先是有人指責它過於戲劇化,不象是現實主義大師曹雪芹的筆跡。然後,又有人找到了一條證據證明它的不是。脂蒙本中,在第三回“若你為他這種行止,你多心傷感,只怕傷感不了呢”句側,有批雲:“後百十回黛玉之淚,總不能出於此二語。”

  他們認為這裡說黛玉在第一百一十回還在流淚,而程本黛玉在九十七回就已去逝,可見程本的黛玉之逝是偽筆。

  在此,先不論程本中的黛玉之逝是不是過於戲劇化,也不論雪芹會不會用這一方式。單就“後百十回黛玉之淚”這一句,筆者就論為他們的理解不合理。

  首先,黛玉在第三回之後不知流了多少次淚,批閱者為何不提別回的流淚,而單提第一百十回這次的流淚呢?其次,如果是單指第一百十回黛玉還在流淚,批閱者在句子中又何以要用“總”字呢?可見認為黛玉在第一百十回還在流淚者這一認識是不正確的。

  對於這句話,筆者到有兩種看法,不知哪種更合理,但不管哪種看法,比上面的觀點肯定合理些。

  第一種看法,筆者論為句中的“百十回”應理解為“百十次”,句子的意思就是黛玉後來流的百十次眼淚,總不出此二語。第二種看法,筆者認為句中的“後百十回”應理解為“後面百十回”,句意為後面百十回書中,黛玉流的淚總不出此二語。其中百十回應是一個求整的數,而不是說第三回後就只有一百十回。

  筆者認為,黛玉在百十回之前肯定已經去逝。於此,筆者還有證據。

  我們知道小說第七十回有一段放風箏的文章。這段文章表面寫的是一群少女放風箏,其實是眾人離散先後的伏筆。為了便於說明問題,特引文章如下:

  “一時丫鬟們又拿了許多各式各樣的送飯的來。頑了一回。紫鵑笑道:‘這一回的勁大,姑娘來放罷。’黛玉聽說,用手帕墊著手,頓了一頓,果然風緊力大,接過籰子一鬆,只聽一陣豁剌剌的響,登時籰子線盡。黛玉因讓眾人來放。眾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請罷。’黛玉笑道‘這一放雖有趣味,只是不忍。’李紈道:‘放風箏圖的是這樂,所以又說是放晦氣,你更該多放些,把你這病根兒都帶了去就好了。’紫鵑笑道:‘我們姑娘越發小氣了。那一年不放幾個子,今兒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說著,便向雪雁手中接過一把西洋小銀剪來,齊籰子根下寸絲不留,咯登一聲鉸斷,笑道:‘這一去把病根兒可都帶了去了。’……‘探春正要剪自己的鳳凰,見天上也有一個凰凰,因道:‘這也不知誰家的。’眾人皆笑說:‘且別鉸你的,看他倒像要來絞的樣子。’說著,只見那鳳凰漸逼近來,遂與這鳳凰絞在一處。眾人方要往下收線,那一家也要收線,正不開交,又見一個門扇大的玲瓏喜字帶著響鞭,在半天如鐘鳴一般,也正近來。眾人笑道:‘這一個也來絞。且別收,讓他三個絞在一處到也有趣呢。’說著,那喜字果然與這兩個鳳凰絞在一處。三下齊收亂頓,誰知線都斷了,那三個風箏飄飄搖搖都去了。眾人拍手鬨然大笑,說:‘倒有趣兒,可不知那家喜字是誰家的,忒促狹了些。’黛玉說;‘我的風箏也放去了,我也乏了,我也要歇歇去了。’寶釵說:‘且等我們放了去,大家好散。’說著,看姊妹都放去了,大家放散。

  仔細看過這段文章,可知這段文章暗伏玄機。文章中黛玉說道放去風箏心有不忍,何以不忍?其中實有道理。事實上,黛玉不忍的不只是一隻風箏,而是她的生命,在此,風箏實實在在代表著她的生命。對此,清人大民山某姚燮在回評中也曾指出,“放風箏一時風緊,登時線盡,竟謂黛玉病根放去,實言其日後身子也……”從文章中,不難看出黛玉已命不久長,卻可知在眾姐妹中,她的離去必定是算早的。

  在大觀園眾女兒中,只有晴雯的離去要比黛玉早,這在文章中也有暗示。文章寫道,寶玉又興頭起來,也打發個小丫頭子家去,說“把昨兒賴大娘送給我的那個大魚取來。”小丫頭去了半天,空手回來,笑道:“晴姑娘昨兒放走了。”

  放風箏即是放生命,放命運。晴雯因比眾人早放一天,所以她在書至七十七回即已夭折,而黛玉是續晴雯逝去的第一人,其餘的都緊隨黛玉之後。這是文中暗示的,不容否認。

  黛玉之死新考

  根據目前已經公佈的《癸酉本石頭記》後28回,相關情節的主要內容是:林黛玉和賈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賈家人人皆知他們是一對。當賈家歡天喜地為寶黛二人準備婚事時,誰知飛來橫禍,賈府慘遭錦衣衛抄家,使他們的婚事化為泡影。抄家之後賈府輪番遭遇賊寇燒殺洗劫,最後家裡只剩她最後一個主子,由於她小性多疑、剛愎不明,聽信奸人讒言誤殺忠良,致使賈家徹底敗亡。隨後因為內心極度愧疚而吊死在柳葉渚邊的槐樹上***對應判詞:玉帶林中掛***。林黛玉死後,賈寶玉回到大觀園祭奠林黛玉,寫下了一篇誄文,剛寫完時林黛玉還魂和他相見了一面。

  在此中我們可以獲知,林黛玉的死可能和《牡丹亭·離魂》中的杜麗娘的死有些相同之處,都是憂鬱過度而死的。還是就是,在第76回裡,林黛玉和史湘雲在凹晶館聯詩時,林黛玉聯了一句:“冷月葬花魂”。看到這裡,眾多的學者就認為這句詩是伏黛玉之死的讖語,他們就進而得出林黛玉是在月圓之夜沉湖自盡的結局。目前關於林黛玉的結局紅學界尚無準確一致的說法。

  根據癸酉本中相關的內容,林黛玉最後主要是因為聽信奸人讒言,錯殺忠良導致家敗人散,自己悔恨愧疚加上淚盡而在槐樹上吊死了。林黛玉死後,賈寶玉回到大觀園祭奠林黛玉,寫下了一篇誄文***晴雯為黛玉之副,晴雯死後賈寶玉寫了篇誄文祭奠她。那麼黛玉死後,賈寶玉也是為她寫了誄文***,剛寫完時林黛玉還魂和他相見了一面。癸酉本中的黛玉之死是符合林黛玉的判詞“玉帶林中掛”,又符合上述的脂批提示,林黛玉和杜麗娘之死有一個相同點,都是死後還魂和情人見了一次面。可以看出,癸酉本中的黛玉之死的情節是很多學者都沒有想到的,因為他們研究黛玉之死時忽略了人物判詞,而人物的判詞才是推敲結局的主要依據,不能僅僅依靠脂批和伏筆的提示。癸酉本中的黛玉之死的結局既符合相關判詞的描述,又對應文中的伏筆和脂批提示,很合理。因此,癸酉本中的結局才是林黛玉之死真正的結局,這是作為癸酉本為紅樓夢原本的重要依據。

  在前面的文章已經提到,黛玉之死是直接關係到賈家的敗亡,賈家敗亡是《紅樓夢》的真正悲劇所在,隱寫的是明朝滅亡的悲壯歷史,黛玉之死是影射崇禎皇帝於煤山自縊。在癸酉本中,賈家最後是徹底地家敗人散了,因此,《紅樓夢》原本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大悲劇,這與通行本中差不多是大團圓的結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中黛玉之死是全書悲劇最“高潮”的部分,每當看到這裡,無不讓人悲痛惋惜,這對應了癸酉本末回的一句批語詩:“紅樓夢已盡,朱門痴未完,荒唐又辛酸,世人同悲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