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衣門第的典故

  烏衣門第的意思是指世家望族。你們想要了解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世說新語箋疏》中捲上〈雅量〉~356~

  有往來者雲:庾公有東下意。或謂王公:「可潛稍嚴,以備不虞。」王公曰:「我與元規雖俱王臣,本懷布衣之好。若其欲來,吾角巾徑還烏衣,何所稍嚴。」南朝梁·劉孝標註引《丹陽記》曰:「烏衣之起,吳時烏衣營處所也。江左初立,琅邪諸王所居。」

  《宋書》卷五十八〈謝弘微列傳〉~590~

  混風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並以文義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遊,混五言詩所云「昔為烏衣遊,慼慼皆親侄」者也。

  《景定建康志》卷十六

  《舊志》雲:「烏衣巷在秦淮南。晉南渡,王、謝諸名族居此,時謂子弟為烏衣諸郎。」

  烏衣門第的解析

  讀音:wū yī mén dì

  詞語:烏衣門第***烏衣門第***

  釋義:烏衣巷:六朝時王謝兩大望族的居住地。指世家望族。

  出處:《宋書·謝弘微傳》:“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遊。”清 陳維崧 《渡江雲·揚州感舊》詞:“風流推 宋玉 ,更有 烏衣 門第舊 琅琊 。珠簾璧月賓徒盛,多少繁華。”

  示例: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贈樑汾》詞:“ 德 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 烏衣 門第。”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烏衣門第的接龍

  烏衣門第 → 第一夫人 → 人莫予毒 → 毒手尊前 → 前因後果 → 果於自信 → 信賞必罰 → 罰不當罪 → 罪惡昭彰 → 彰善癉惡 → 惡貫滿盈 → 盈科後進 → 進退兩難 → 難分難解 → 解甲歸田 → 田月桑時 → 時和年豐 → 豐取刻與 → 與世偃仰 → 仰人鼻息 → 息息相通 → 通權達變 → 變化無窮 → 窮途末路 → 路不拾遺 → 遺臭萬年 → 年深日久 → 久懸不決 → 決一死戰 → 戰天鬥地 → 地利人和 → 和而不唱 → 唱籌量沙 → 沙裡淘金 → 金屋藏嬌 → 嬌生慣養 → 養精畜銳 → 銳不可當 → 當頭棒喝 → 喝西北風 → 風雨同舟 → 舟中敵國 → 國色天香 → 香火因緣 → 緣木求魚 → 魚龍混雜 → 雜七雜八 → 八拜之交 → 交頭接耳 → 耳鬢斯磨 → 磨磚成鏡 → 鏡花水月 → 月旦春秋 → 秋高氣爽 → 爽然若失 → 失驚打怪 → 怪誕不經 → 經久不息 → 息事寧人 → 人言嘖嘖 → 嘖有煩言 → 言必有中 → 中庸之道 → 道路以目 → 目瞪口呆 → 呆頭呆腦 → 腦滿腸肥 → 肥馬輕裘 → 裘弊金盡 → 盡力而為 → 為富不仁 → 仁至義盡 → 盡心竭力 → 力透紙背 → 背道而馳 → 馳名中外 → 外合裡差 → 差強人意 → 意在言外 → 外圓內方 → 方底圓蓋 → 蓋世無雙 → 雙管齊下 → 下車伊始 → 始終如一 → 一蹶不振 → 振臂一呼 → 呼風喚雨 → 雨沐風餐 → 餐風露宿 → 宿弊一清 → 清心寡慾 → 欲取姑予 → 予取予求 → 求神問卜 → 卜晝卜夜 → 夜不閉戶 → 戶樞不蠹 → 蠹眾木折 → 折槁振落 → 落落大方 → 方寸已亂 → 亂瓊碎玉 → 玉潔冰清 → 清風明月 → 月盈則食 → 食言而肥 → 肥遁鳴高 → 高朋滿座 → 座無虛席 → 席捲天下 → 下不為例 → 例直禁簡 → 簡明扼要 → 要價還價 → 價值連城 → 城狐社鼠 → 鼠腹雞腸 → 腸肥腦滿 → 滿腔熱枕 → 枕石漱流 → 流離轉徙 → 徙宅忘妻 → 妻兒老小 → 小本經營 → 營私舞弊 → 弊絕風清 → 清塵濁水 → 水磨工夫 → 夫唱婦隨 → 隨才器使 → 使貪使愚 → 愚昧無知 → 知書達禮 → 禮尚往來 → 來者不拒 → 拒諫飾非 → 非異人任 → 任人唯親 → 親密無間 → 間不容髮 → 髮指眥裂 → 裂土分茅 → 茅塞頓開 → 開路先鋒 → 鋒芒所向 → 向隅而泣 → 泣下如雨 → 雨絲風片 → 片言折獄 → 獄貨非寶 → 寶山空回 → 迴光返照 → 照本宣科 → 科班出身 → 身價百倍 → 倍日並行 → 行動坐臥 → 臥薪嚐膽 → 膽破心寒 → 寒木春華 → 華不再揚 → 揚長而去 → 去粗取精 → 精誠團結 → 結黨營私 → 私心雜念 → 念茲在茲 → 茲事體大 → 大勢所趨 → 趨炎附勢 → 勢不兩立 → 立此存照 → 照貓畫虎 → 虎背熊腰 → 腰纏萬貫 → 貫朽粟陳 → 陳詞濫調 → 調嘴學舌 → 舌劍脣槍 → 槍林彈雨 → 雨過天青 → 青出於藍 → 藍田生玉 → 玉卮無當 → 當場出彩 → 彩鳳隨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