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帶水的典故

  每個典故都有它的歷史文化根源。而用典者的用意卻是意在典故之外。小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典故介紹

  一衣帶水出自《南史·陳紀下》:“隋文帝謂僕射高熲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意思是一條衣帶那樣狹窄的水。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障礙。原指像衣帶那樣窄的河流。後用以形容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仍像隔一衣帶,極其相近。

  《南史·陳紀下》:“隋文帝謂僕射高熲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宋史·潘美傳》:“ 美 受詔,提驍果數萬人,期於必勝,豈限此一衣帶水而不徑度乎?”

  明袁巨集道《戲作三星行送曹子野歸楚時予亦將歸裡》:“望江上之青峰,指湘皋之雲樹。 漢 沔 相踞,一衣帶水,竢君於油口 之渡。”

  冰心《櫻花和友誼》:“訊息傳來,隔著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人民都感到非常的高興。”

  魯迅《而已集·略談香港》:“香港地方,同中國大陸相離,僅僅隔一衣帶水。”

  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稱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於統一中國,在北方實行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國力大增。而當時長江南岸的陳朝後主陳叔寶卻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雖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卻依恃長江天險,並不把這事放在心上。一次,隋文帝向僕射高熲詢問滅陳的計策,高熲回答說:“江南的莊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們在他們的收穫季節,揚言出兵,他們一定就會放棄農時,屯兵防守;他們作好了準備,我們便不再出兵。這樣來幾次,他們便不會相信。等他們不作準備,我們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糧食不像我們北方屯積在地窖中,而屯積在茅、竹修建的倉庫中,我們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燒燬它,如果連燒幾年,陳朝的財力就大大削弱了,滅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採取了高熲的計策,經過七年的準備,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陳。出發前,他對高熲說:“我是天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夠因為一條像衣服帶子一樣狹窄的長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裡的老百姓嗎?”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晉王楊廣為元帥,率領五十萬大軍渡江南下,向陳朝的都城建康發動猛烈的進攻,並很快就攻下建康,俘獲了陳後主,滅掉了陳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