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祖國的黑板報

  公民愛國,實際上就是愛自己國家的人民,捍衛公民自己的根本利益。那麼關於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圖片:

>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1:

  中國中心主義,是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的一種概念,是古代中國的一種世界觀。近代以來這也被認為是很多民族都具有的種族的表現。

  在政治方面,中國中心是中國曆代王朝對外關係的核心。漢族聚居的區域為世界中央,而華夏之外的民族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蠻夷”***史稱“四夷”,即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中國的皇帝是天子,中國的皇朝是“天朝”或“上國”,而其他民族和中國的關係是貢國和屬國的關係,其首領只能被稱為王。在東亞歷史中,很少有能挑戰中國在東亞外交的統治地位的例子。中國佔據統治地位的東亞外交系統在清朝末期逐漸衰落,致清末由於一系列對外戰爭的失敗導致中國中心論點受到了極大的挑戰,這一狀況導致了1861年開始的洋務運動以及之後的戊戌變法,而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打破美蘇的外交壁壘,中國則轉向了周恩來提出的求同存異平等互助性質的外交方針,

  但隨著九十年代中共為延續其自身統治合法性而引發的民族思潮,使得中國中心主義再次抬頭。

  中國自清末開始和西方國家差距越來越大,令中國人質疑中國文化的優越性,有學者主張全盤西化,中國民族也從強調中國的優越演變為五四運動時候的爭取國家平等、尊嚴和權利。近代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官方也久不再強調中國中心,反而是承認中國的落後和“一窮二白”而爭取積極與外國發展經濟合作和平等的外交關係。

  在一些東亞國家和民族個性的形成過程中,和中國的關係佔據了重要地位。日本聖德太子在給隋煬帝的信中寫道:“日出之處天子致日落之處天子無恙”,這也成為日本國名的由來。被中國統治千年的越南的名字,源自中文的“百越之南”,是以和中國南部之間的地理位置來命名的。

  在文化方面,中國中心表現為因為中華民族歷史悠久,長期是文明中心,對鄰近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影響巨大,所以該觀念持有者認為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次於中國,極端者甚至拒絕承認其他文化的價值。

  內容2:

  1.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周恩來 《大江歌罷掉頭東》

  2. 當週圍是一片淒涼的時候,人就只會關心個人的事情,他的全部快樂都在家庭裡,都在狹小的個人利益的圈子裡。那時候個人生活中的不幸***疾病、失業等等***就會引向崩潰——-人就沒有方法活下去。他要像蠟燭一樣的熄滅。沒有目的。個人完了,目的也就完了。——《奧斯特洛夫斯基兩卷集》

  3. 不能不熱愛祖國……但是這種愛不應該消極地滿足於現狀,而應該是生氣勃勃地希望改進現狀,……並儘自己的力量來促進這一點。——別林斯基

  4.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

  5. 名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詹天佑

  6. 我是你的,我的祖國!都是你的,我的這心、這靈魂;假如我不愛你,我的祖國,我能愛哪一個人?——裴多菲

  7. 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話,我就有義務把它獻給祖國。——林耐

  8. 愛國如飢渴。——班固

  9.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人才有真進步。——《魯迅全集》

  10. 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有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蘇霍姆林斯基

  11. 只有熱愛祖國,痛心祖國所受的嚴重苦難,憎恨敵人,這才給了我們參加鬥爭和取得勝利的力量。——阿·托爾斯泰

  12. 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朱德 《寄南征諸將》

  13.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14. 我讚美目前的祖國,更要三倍地讚美它的將來。——馬雅可夫斯基 《馬雅可夫斯基詩選》

  15. 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呂坤

  16.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17. 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陸游

  18.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周恩來

  19.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誰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麼他就不屬於人類。——別林斯基 《威克裴牧師傳》

  20. 我願用我作部的生命,從事研究科學,來貢獻給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國和人民。——巴甫羅夫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