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什麼市最大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劃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個區域,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副省級城市2個***,119個縣級行政區***60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其中廣東最大的縣級市是廣州!下文是小編關於廣州的一些簡單介紹!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城市,也是華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交通樞紐,中國南方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世界最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位置境域

  廣州地處中國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瀕臨中國南海,東連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三水、南海和順德,北靠清遠市區和佛岡縣及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相望,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中國的“南大門”,是廣佛都市圈、粵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地貌

  廣州屬於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區,最高峰為北部從化市與龍門縣交界處的天堂頂,海拔為1210米;東北部為中低山地,有被稱為“市肺”的白雲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為沿海沖積平原,為珠江三角洲的組成部分 。

  河流

  珠江及其眾多支流貫穿整個廣州。

  氣候

  廣州地處亞熱帶沿海,北迴歸線從中南部穿過,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以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霜期短為特徵。全年平均氣溫20-22為攝氏度,是中國年平均溫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熱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氣溫達28.7℃。最冷月為1月份,月平均氣溫為9~16℃。平均相對溼度77%,市區年降雨量約為1720毫米。全年中,4至6月為雨季,7至9月天氣炎熱,多臺風,10月、11月、和3月氣溫適中,12至2月為陰涼的冬季。全年水熱同期,雨量充沛,利於植物生長,為四季常綠、花團錦簇的“花城”。

  自然資源

  廣州已發現50多個礦種,礦點17處。植物種類達數千種。野生動物約有210多種。水域面積7.44萬公頃,從化一帶有豐富的地下溫泉,水溫50℃-70℃。2013年,廣州水資源總量82.20億立方米。

  文化

  中山四路一帶先後發現了秦漢造船遺址和南越國宮署遺址,其中南越國宮署遺址兩次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水閘遺址等三處南越國史蹟正聯合申報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象崗南越王趙眜***趙佗之孫,第二代南越王***墓和中山四路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藥洲、荔枝灣、流花橋、越秀公園內的紹武君臣冢都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

  飲食

  廣州的飲食文化聞名中國。是中國十大美食之都 ,所謂“食在廣州”。廣州每年都有美食節,飲食文化源遠流長。

  經濟概況

  廣州秦漢時就是繁榮都會,秦漢時廣州是南海郡治所在是全國十多個商業都市之一, 是熱帶珍貴特產的集散地,成為我國海外貿易樞紐。據“史記”記載:“ 番禺***廣州***亦其一都會也,珠璣、犀、玳瑁、果、布之湊。” 漢朝已和海外一些國家有貿易往來。漢唐以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也是中國最早對外的通商口岸 。

  2012年,廣州位列宜商城市競爭力第五位,次於香港、北京、上海、臺北。2012年廣州人均GDP達105909元,居中國城市第一位。2013年,廣州位列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百佳城市第二位。

  2013年,廣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420.14億元,增長1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8.87億元,增長2.7 %;第二產業增加值5227.38億元,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9963.89億元,增長13.3%。第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1.48∶33.90∶64.62。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4%、29.0%和70.6%。2013年,廣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41.79億元,增長10.8%, 2013年,廣州人均GDP為120515.98元。

  2016年經國務院同意,中國會在廣州、杭州、深圳等地增設19家口岸進境免稅店。

  2016年4月25日,廣州市進入2016年中央財政支援地下綜合管廊試點範圍。

  廣州不愧為廣東最大的縣級市,各方面的資源都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