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拒絕為話題的作文

  有些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拒絕,如果別人讓你做你不願意做的事,而且對誰都沒好處,應果斷拒絕,就這樣,利人又利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僅供參考。

  拒絕為話題的作文篇一

  在生活中,有很多別人讓你做,而你又非常不想做的事,但是,面對別人的酬勞,你很有可能被吸引過去,幫助他做對自己或別人不好的事。這時,我們就要有一個策略——學會拒絕。

  有一天,在最後一節課時,老師讓我們寫作業,因為我寫得比較快,不一會兒,就把作業全都寫完了。同桌看我寫完了,就對我說:“趙晨希,把你的作業借我看一看,我會給你一支鋼筆的。”我剛開始就想借給他,可是我想了一想,又對他說:“不借,因為如果我借給你看,會讓你變得更懶,以後每天都會抄我的作業,這樣即使我得到了酬勞,你也不會學到知識。我這不是幫你反是害你。”聽了我的這些話,他恍然大悟。從那以後,再也沒抄我的作業,而是自己認真去做。

  一天,我們正在上體育課,我和王浩、孫強幾個小夥伴正在做遊戲。玩著玩著,王浩突然搶了孫浩的眼鏡,失去了眼鏡的孫強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看什麼東西都模模糊糊的。“啊”的一聲,原來是孫強被一塊石頭絆了一下,這時,王浩把眼鏡傳給了我,王浩大聲喊:“別把眼鏡給孫強,只要你不給他,我給你一本非常好看的書。”我很猶豫:如果把眼鏡給孫強,又怕同學們埋怨我,如果我不把眼鏡給他,那豈不是幫他們做壞事嗎?我心裡正猶豫著,忽然,王浩又喊了一聲:“我給你兩本書!”我立刻把眼鏡給了王浩。回到教室後,孫強把我們向老師告了狀,我們被老師批評了一頓。所以,我決定,以後再也不幫別人幹壞事了。學會拒絕,讓自己遠離錯誤。

  有些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拒絕,如果別人讓你做你不願意做的事,而且對誰都沒好處,應果斷拒絕,就這樣,利人又利己。

  拒絕為話題的作文篇二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顆美麗的星球,她就像宇宙中的一顆藍寶石,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水,是人類生存中一樣必不可少的物質,人身體內水分重量佔體重的一半多。一個人如果斷了糧,可以堅持不少日子;但是一旦失去了水,不久就將死亡。然而,一些人不顧一切,悍然走上了破壞水資源的道路。塞特凱達斯大瀑布——這條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現在卻成為了一個奄奄一息的老人,在人類的破壞下悲慘地走上了消失之路……

  這些事情的原因不是上帝的不公,完全是人類自討苦吃。一些人眼中只有一個字——“錢”。不少木材公司企圖能不用自己栽樹就有源源不斷的木材到手,紛紛把目光投向了江河流域茂密的森林。大規模的砍伐,就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使一條條河流變得渾濁不堪。還有些工廠貪圖方便,不買汙水過濾器,直接將汙水排入大地母親的血管——江河湖海之中,造成魚類死亡,引發了一系列生態災難。

  其實作為一個小學生,要保護水資源也很簡單:用完水及時關上水龍頭;關上一個別人忘記關的水龍頭;在欣賞風景時不向水裡亂扔垃圾……這些事情看似平凡,也能積少成多,為保護水資源作出自己一份應有的奉獻。

  讓我們一起保護水資源,讓“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這段廣告永遠成為廣告吧!

  拒絕為話題的作文篇三

  一個又冷又靜的洛陽,讓你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枝繁葉茂的滿園綠色,卻僅有零零落落的幾處淺紅、幾點粉白。一叢叢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頭萬頭碩大飽滿的牡丹花苞,個個形同仙桃,卻是朱脣緊閉,潔齒輕咬,薄薄的花瓣層層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絕無開花的意思。偌大的一個牡丹王國,竟然是一片黯淡蕭瑟的灰綠……

  一絲蒼白的陽光伸出手竭力撫弄它,它卻木然呆立,無動於衷。

  驚愕伴隨著失望和疑慮——你不知道牡丹為什麼要拒絕,拒絕本該屬於它的榮譽和讚頌?

  於是看花人說這個洛陽牡丹真是徒有虛名;於是洛陽人搖頭說其實洛陽牡丹從未如今年這樣失約,這個春天實在太冷,寒流接著寒流,怎麼能怪牡丹呢? 當年武則天皇帝令百花連夜速開,以待她明朝遊玩上院,百花懾於皇威紛紛開放,惟獨牡丹不從,寧可發配洛陽。如今怎能讓牡丹輕易改了性子?

  於是你面對綠色的牡丹園,只能竭盡你想象的空間。想象它在陽光與溫暖中火熱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暉裡的輝煌與燦爛——牡丹開花是猶如解凍的大江,一夜間千朵萬朵縱情怒放,排山倒海,驚天動地。那般浩蕩。它積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氣,都在這短短几天中轟轟烈烈地併發出來。它不開則已,一開則傾其所有,揮灑淨盡,終要開得一個傾國傾城,國色天香。

         於是你在無言的遺憾中感悟到,富貴與高貴只一字之差。同人一樣,花兒也是有靈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這東西為氣為魂為筋骨為神韻只可意會。你歎服牡丹卓爾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麼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視的美。

  拒絕為話題的作文篇四

  人不斷的成長,負的責任也愈重,要吃的苦也就相對的增加了,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終身享樂,也沒有人永遠吃苦,一個沒有吃過苦的人,往往都會是失敗者,常吃苦的人,常常都是成功的人,沒有吃過苦的人不之苦給人的磨練是你日後成功的動力。

  例如礦坑中的孩子的作者蔡合成先生,一個自礦工的家庭出生的孩子,你能夠想象他是如何,爬到一個公司的總經理嗎,他的人生從6歲開始,就跟著父母親外出工作,也因此他自8歲才開始到學校去上課,但是他也在週休的時候,去山上採摘野菜和一些東西去學校賣,幫家裡賺一些外快,暑假或寒假也去山上撿一些木柴,晒乾浩拿到山下的市場去賣,用來當作自己的學費.

  一直到小學畢業,中學二年級才因為到高爾夫球場上班,有幸當了王永慶先生的球僮,他也一直資助他直到他中學畢業,才因為父親生病而終止學業,回到家中幫父親去礦場工作,有一次因為礦廠工人不小心挖到天然氣因而引起氣爆,他們還因此差點死在裡面.

  大家可能很好奇為什麼他們會及時逃出來,因為他自生出來就有所謂的陰陽眼可以看見一般人看不見的另一個世界的東西,所以他的人生也因為如此,所以他每天都活在恐懼的陰影中,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他也救了許多人,所以我們知道有吃苦的人,以後雖然不一定會成功,但是至少他們該做的事都做了該努力的也都努力了,所以他們成功的機率比較多,而那些沒有吃過苦的人妄想一輩子榮華富貴,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他如果十分努力或十分的積極進取的話還另當別論,所以我們由以上這個人的生活方式,及他所吃的苦有許多人都看在眼裡,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有像他一樣的際遇,但是有一個道理是一樣的,為有吃苦才能讓你更成熟,也唯有吃苦才能讓你更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