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憂與愛

  憂與愛是我們人類的情感之一,關於憂與愛的高考滿分作文是怎樣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範文一

  雪花如絮,誰的憂傷漫天鋪蓋?

  一個人獨自徘徊在雪地裡,置身於飛雪中。雪花,一片緊跟一片,一團追著一團,直墜人間。向我飄來,落在髮梢。

  是啊,雪花永遠是冬日的精靈,她的出現讓沉睡的夢燃起希望,思緒隨著雪花飛舞,在冬日凜冽的寒風中,她的舞姿是如此優雅。

  不知怎地,看著這樣的雪景,看著雲朵灑落的淚花,心卻不知飛向何處?翻滾的思緒,一瞬間,思念開始伸展,如萬千藤條纏繞在心。

  看著大地白茫茫的一片,那潔白無瑕的顏色,不帶任何雜質,是我的喜愛;空中,飄飛的雪花如那柳絮,又似梨花落滿地。紛亂的雪花,如我之相思般飄飄灑灑,編織著我的記憶。而我的思念,始終在空間裡流轉,找不到停靠的岸。

  回望身後一串重疊的腳印,那純白的雪痕下,有著隱約的半簾憂傷。我多想,在這樣的雪地裡有你陪我印上幸福的腳印。

  記得,那天在雪中,你對我說你要離開的的那一瞬間,就把曾經所有的夢都破滅。我卻在,僅僅苟延殘喘的回憶裡溼了眼,還緊緊擁抱著你給過的誓言。

  就這樣,一直不肯放棄對你的等待,緊緊守住舊愛留下的餘溫,是因為太傻,還是因為太戀?

  那些,等待蒼老了誰?

  那些,柔情眷戀了誰?

  那些,往事蹉跎了誰?

  記憶,清晰而明亮。轉身,一轉眼成了回憶落入沉思裡,支離破碎看不見完整,往事灑滿一地;依稀,看見那張笑臉;伸手,是冰冷的空氣和失落的心情。

  原來,你一直都是我最深的牽掛。

  原來,你一直都是我放不下的人。

  原來,想你早已成為了一種習慣。

  我還是記著你側臉笑的模樣,依然記得你為我暖手的情景。

  只是,

  那年的冬天,有你的陪伴,我欣喜若狂。今天的冬天,你卻離我而去,讓我傷心欲絕。

  範文二

  雪花紛飛,誰的情思飄落一地?

  期待許久的雪花終於飄落了,靜靜地立在窗前,看著窗外雪花紛揚、雪片飛舞,飄飄灑灑,好美,伸出一隻手,讓雪花輕盈地、悄無聲息地飄落到手心,若有若無的慘白,指尖跳躍的冰涼,定格此刻的記憶。

  我的心裡萌發無法平靜的思緒,猶如零散紛揚飄落的雪花……

  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一份傾心傾世的相遇,一句不離不棄的誓言,就這樣飄然而逝。

  我在想念、想念我們莫名其妙的相遇,想念我們開心的那些日子,你都還記得麼?至今,我依然無法忘記當年那些悠悠往事裡的愛情。那像是一株會開花的樹,生長在格格不入的城市。在霓虹燈下開花,在不見星月的夜空下枯萎。

  忘不了與你的相遇,忘不了你對我的溫柔,更忘不了你的微笑。

  靜靜的,靜靜的就這樣一直站在相愛的地方,久久不肯挪動離去的腳步,是因為太愛,還是因為太想?

  也許,

  遇見你,在雪花紛飛的季節,註定了我的悲傷。

  愛上你,在柳絮飄飛的季節,演繹了我的憂傷。

  只是,我依舊在期待你的到來,依舊在深深的守候,這樣也許可以讓我走出一段長長的旅程。因為想找到你,縱使寒風凜冽,我的心,也會因為想到你而感到一絲溫暖。

  低頭,

  一片積雪。茫然,恍惚你的背影消失在地平線。窗外,大雪依舊在紛飛,把整個北京蓋上了一層白紗。雪可以那樣純潔,靜靜地、無聲地、真真切切地飄落著我心中的愛,心中的思念,心中的守候。

  那年的冬天,溫暖如春,因為有你。今天的冬天,白雪皚皚,獨守一座空城。

  是喜,是悲?

  範文三

  每一次走進“杖藜嘆世者”們神聖的心靈。總是能感到有一份沉甸甸的愛躲藏在深切的憂愁之下。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以憂國憂民而名留青史的杜甫何止一個“憂”字了得!在他的每一聲嘆息中,在他的每一份憂愁中,愛國愛民的思想始終閃耀著最奪目的光芒。愛之深,所以憂之切。

  還有那位被唐憲宗當做一塊破磚隨意地扔往柳州、邵州的柳宗元。面對僻遠、冷落、荒涼的邊境,回望那浮雲遮望眼的長安,自己滿腔尚未實現的抱負在憂患之中漸漸沉澱成對當地百姓濃烈的愛。

  於是,他用愛來承擔濃重的憂愁,他興辦學堂、禁止巫術、墾荒屯田、種樹植株、推廣草藥,他深諳邊疆的百姓更苦,邊境更需要發展。幾年的時間裡,他在柳州做出了大量功績。他自己甘為愚人,任勞任怨,把憂愁留給自己,把愛毫無保留地獻給了柳州的百姓。

  一位教育家說:生命到了最後一刻,一切才顯得深刻。我不得不說,因憂而生的愛更顯得深沉。因為那是飽含淚水的愛。

  舒婷的詩《寫給我的同代人》,唯因不被承認才格外的勇敢真誠。即使像眼淚一樣跌落,仍有來自大地的點點回音。北島、顧城、海子,這些在憂慮中前行的詩人,這些對祖國、對人民充滿愛的詩人,這些甘為後來者披荊斬棘、開闢一條光明大道的賢者,因為愛,他們的憂才有了意義。

  我不得不想起那位蹙著眉頭,在電視熒屏上,在新聞的風口浪尖上堅持著的主持人——白巖鬆。他用他的睿智與機敏,責任與博愛,看得比我們更遠更深,他深知社會的黑暗與落後,他深諳人心的叵測,他知道“這是一條最遙遠的路。”他知道以一己之力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能立馬改善某些地區落後的現狀。因此,他將眉頭緊鎖,然而,在《痛並快樂著》一書中,我卻分明感到有一股向上之力支撐著他,他永遠不會倒下——那就是他內心深處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

  耳畔依舊迴響著杜甫先聖的:“杖藜嘆世者誰子,泣血迸空回白頭!”那份不亞於青年人的擔當,那一顆滾燙滾燙的愛之心,在歷史的憂患之中是心裡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後醞釀成一彎七彩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