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核心知識

  語文學科是所有學科的學習基礎,那麼你知道語文學科有哪些核心的知識點嗎?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 官位變遷及官吏行為詞

  1.表被任以官職的:徵、闢、察、舉、召、薦、進、稱、補、作、表、為、就

  2.表官職變化的:

  1***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遷

  3*** 表調動的:調、徙、轉、改、放、出、出官;

  ***4*** 表降職的:左遷、遷謫、謫、逐、貶、詘***黜***

  5*** 表罷免的:奪、黜、罷、免、去、廢、蠲;

  ***6*** 表恢復的:復、還

  7*** 表兼代的:兼***表兼任***; 領***兼代***; 權,行,假,署***代理***;

  8*** 表辭去的:辭、致政、告退、退、歸故里

  ***9*** 跟俸祿有關的:俸、祿、秩、餉

  10*** 知***典、主*** 視事 用事 下車***伊始*** 掾 丞 洗沐 乞骸骨 致仕

  :文言虛詞題

  【答題技巧】

  1.先翻譯每組學過句子中的虛詞,再將這個意思套到另一句中來推斷虛詞用法是否相同。

  2.具體辨析時,可在瞭解18個虛詞基本用法的基礎上,運用五點意識法:

  ⑴虛實意識:

  例: 第一組:1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2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05高考***

  第二組:1 問其與飲食者,則盡富貴者 2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⑵結構意識:

  例: 第一組:1 所居屋第,不免霜露 2 所食唯蘇麥鹽而已 3 少時衣食無所 ***05高考***

  第二組:1何如東就妻子,徐擇木焉 2 朝野服焉 3尤且擇師而問焉 4 鹹私哂其矯飾焉

  第三組:1 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賓 2 欲勿予,即患兵秦之來 3 幸先以我名告之

  第四組:1 吾將以身死白之 2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05高考***

  第五組:1 因謂其友曰 2 所謂因人成事也

  ⑶句位意識:

  例: 第一組: 1其待君王乎? 2爾其勿忘乃父之志 3爾其戒之 ***05高考***

  第二組: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2唐臨,長安人,周內史謹孫也 3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第三組:1頃之,拜受為少傅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第四組:1若素激義,能為我籌此 2顯者慚,杜門若不聞者***05高考***

  ***4***呼應意識:

  例: 第一組:1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2果為馬所顛仆 ***04高考***

  第二組:1 視其沼,則淺混而汙 2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3 此則國人之最也

  第三組:1若一人有疾,即閤家避之 2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舞劍

  第四組:1其所言不實 2山巒為晴雪所洗 ***05高考***

  ***5***語氣意識:

  例: 第一組:1其待君王乎? 2 其一人大叫

  第二組:1其李將軍之謂也? 2能設而不能動也 3此馬氏所以不對也 ***05高考***

  第三組:1 豈有禁人在獄而心自安乎? 2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附: 考綱所列18個虛詞:

  ⑴而 ①連詞: 表並列, 表遞進 ,表承接, 錶轉折, 表修飾,表假設,表因果,表目的***“用來”***。

  ②代詞:通“爾“,人稱代詞***“你,你的”***。 ③構成複音虛詞***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 ① 疑問代詞: “什麼”、 “哪裡”; “為什麼”、 “怎麼”。 ②副詞:“多麼”。

  ⑶乎 ①助詞:表疑問語氣,“嗎”,“呢”; 表測度,“吧”; 表感嘆,“啊”、“呀”; 作詞尾。

  ②介詞 :“於”、“在”、“從”。

  ⑷乃 ①副詞: 表承接,“就”、“才”、“於是”; 錶轉折,“卻”、“竟”; 表判斷,“就是”。②代詞:“你”、“你的”。

  ⑸其 ①副詞,表測度,“大概”;表疑問,不譯; 表反詰,“難道”; 表婉商,“還是”; 表期盼,“可要”、“要”。②連詞,表選擇,“是……還是”;表假設,“如果 ”③代詞:僅不代第二人稱;指示代詞。“那”“其中

  ⑹且 ①副詞,“將要”、“將”、“暫且”; 表程度,“已經”、“很”; ②連詞,表並列,“又”; 表遞進,“並且”、“而且”、“況且”; 表選擇,“還是”;表假設,“如果”; 表讓步,“即使”、“尚且”; 錶轉折,“可是”、“卻”。

  ③助詞,用於句首。

  ⑺若 ①代詞,第二人稱; 指示代詞,這 ②連詞,表假設; 表選擇,“或”、“或者”。③構成複音虛詞

  ⑻所 助詞:①構成“所”字結構,“……的人***事***”; ②和“為”呼應,表被動;③ 和“以”連用,表原因,“……的原因”; ④和“以”連用,表手段,憑藉,……的方法***憑藉***。

  ⑼為 介詞: ①表物件,“向、對”; 表替代,“替”; 表目的,“為著、為了”; 表原因,“由於、因為”; 表被動,“被”。 ②疑問語氣助詞,呢。

  ***10***焉 ①代詞:三人稱疑問代詞,表疑代詞,哪兒,哪裡,怎麼; ②語氣助詞:陳述感嘆疑問語氣 ③兼詞“於之”; ④作形容詞詞尾⑤

  ***11***也 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語氣;②表疑問語氣;③用在句中,表語氣的舒緩或停頓;④用在句末,表判斷語氣。

  ***12***以 ①介詞: 表憑藉,“憑”、“用”、“靠”、“按照”; 表原因,“因”、“由於”; 表物件,“跟”、“和”;

  表時間、處所,“於”。②連詞:類似”而”的用法***表並列, 表遞進,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飾。

  ***13*** 因 ①介詞 “憑藉”;“按照”;“趁著”、“就著”;因為;“從”、“由”; ②連詞,“因此”、“於是,就”。

  ***14*** 於 介詞 ⑴表時間、處所、範圍、物件等,“在”、“向”、“到”、“從”、“對”、“對於”、“由於”;

  ⑵表比較,“比”; ⑶被動,“被”。

  ***15*** 與 ①介詞,“跟”,“同”; 介詞,“給”、“替”; 介詞,“和……相比”; ②連詞,“和”、“及”;

  ③通 “歟”, 語氣詞,表疑問或感嘆, ④動詞***給予,結交,參加*** 。

  ***16***則 ①副詞:表判斷,“就是”; ②連詞: 表承接,“就”、“便”、“原來是”; 表假設,“如果”、“假設”;

  表並列,“就”; 錶轉折,“卻”、“但是”、“倒是”。

  ***17***者 ①助詞 :附在動詞後構成“者”字結構,“……的人***事、東西***; ② 用在句中,表提頓”;

  ③附在時間詞後,無實在意義。 ④放在數詞後,翻譯為“個,樣”

  ***18***之 ①助詞: 襯助音節; 取消句子獨立; 結構助詞***“的”***; 定語後置的標誌,賓語前置的標誌

  ②代詞: 代人代事代物; 指示代詞***這,這樣***。

  :古今異義題

  【答題技巧】:對六個句子進行三點審查:一審是直接還是間接;二審物件,看是不是題幹中說的人物;三審性質,看是不是題幹所說的性質特點。最後用排除法選擇。

  注意:如果要你分析概括評價文言文的觀點態度,必須堅持:⑴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既要注意評價者觀點態度的積極意義,又要注意評價者的時代侷限性;***2***必須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評價,不能無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貶低。***3***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看評價者對人民的態度;看評價者對統治者的態度;看作品在歷史上有無進步意義;看作品在今天有無現實意義。

  古今異義幾種情況:

  ①詞義的縮小。 如“五穀”中的“谷”指“穀類”,今專指稻穀。

  ②詞義擴大。 如“涉江”中的“江”指長江,今泛指江河。

  ③詞義的轉移。如“犧牲玉帛”中的“犧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義指獻身。

  ④詞義的感情色彩發生變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今義指品質惡劣。

  ⑤古今同形異義。如“請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兩個單音節詞:“指”***指出***和“示”***示意給人看***

  常見古今異義如下:

  1親戚 2妻子 3中國 4所以 5無論 6更衣 7殷勤 8卑鄙

  9其實 10春秋 11結束 12約束 13中原 14 烈士 15犧牲 16 雖然

  17不好 18根本 19學者 20地方 21山東 22縣官 23致意 24從容

  25便宜 26故事 27南面 28可憐 29以為 30從而 31至於 32祖父

  33不必 34因而 35智力 36前進 37即使 38向來 39因為 40老大

  ***抓住文言文中單音詞較多的特點,對雙音詞進行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