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吉他是自學好還是找老師

  不知道好該怎麼辦?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對於對吉他感興趣想學好吉他的朋友,一開始可能因為捨不得花錢找老師學,而想選擇買本書或是上網找視訊看來自學,其實一開始學吉他打好基礎是很重要的,一些基本手勢指法的正確是很要緊的,一但形成偏差往後就很難糾正過來,比如為了訓練左手靈活性的爬格子基礎練習,沒在老師教導下就很容易手勢錯誤。除了初學時基本手勢指法要在老師的親身指導下達到它的正確性,還有有的朋友選擇買書回家自己看,書裡面講的樂理部分似懂非懂,要有老師給你一點你可能就通了,所以我覺得一開始最好是找老師學,而且要找那些教學資質很久的老師,因為有的會彈不代表他會教。

  學吉他是自學好還是跟老師學好

  其實這個問題說哪種方式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作為一個打算學吉他的小白,要下定決心做到堅持學吉他。

  然後,這個問題才是有意義的。

  我身邊有許多人學過吉他,但都沒堅持,典型的三分鐘熱度。特別是一到暑假,許多人跟風學吉他。當然也有喜歡吉他的,但是學幾下就不學了,更別說練什麼大橫按了,連F和絃都彈不響。基本上十個新手八個都這樣***個人覺得,大家別跟我較勁啊***。

  所以題主要有這個覺悟。如果對吉他沒有深入靈魂的熱愛***容我裝一下bi***,只是跟風隨大流的話,那麼我建議還是趁錢還沒花出去儘早打住,別學了。浪費錢和精力。

  ————————葷————哥———線———————

  題外話說的有點多,如果題主已經是大義凜然要死磕吉他了,那麼我只好談談我的看法。

  先說說跟一個老師學的效果。本人是跟吉他老師學的。當時上了倆月的課,其實就十五節課***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教學如何***,不過我把吉他基礎和大多數吉他技法學到手了,因為喜歡所以效果還是不錯的。俗話說師傅領進門,有一個專業的老師教可以讓你少走彎路,而且你是交了學費的,會有一種動力讓你去學,同時吉他老師會要求你回家練習下一節課要檢查,如果你不希望被同學笑話那就得好好練,無形中又多了一個動力。學著學著就會更加體會到吉他的樂趣。

  再說說自學。前面說了,如果你真心喜歡,自學不是問題。特別現在網路資源特豐富,上網搜一下就有不少吉他教學視訊,左輪吉他還湊合。上個貼吧、知乎神馬的就可以遇見不少吉他愛好者,自然會有不少好東西。所以說自學吉他是完全可行的。

  但缺點是自學吉他容易覺得枯燥。沒了興致幹啥啥都不成。其他答主也說了,自學也要懂得和其他人交流,最好是多去琴行逛逛多認識些琴友多交流,這樣幫助挺大。

  總之,你得先清楚到底自己能不能堅持學吉他,如果可以就想想自己是否善於與他人交流,是的話自學挺好,不是的話還是去找個老師學吧。

  我們究竟和吉他老師學什麼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老師,他們或給我們授業,或給我們釋惑,或給我們指明學**的思路甚至引導人生的方向。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風格和教學**慣,每個學生也都有自己的學**要求,那麼如何在老師身上學**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呢?今天我以藝術學**為例,和大家聊聊我們和老師學什麼。

  寫著寫著突然想起自己的學藝經歷。那時我上大一,由於高中時學**了一些吉他彈唱,很自然的加入了學校的樂隊。***第一次看到電吉他,第一次看到音箱,第一次聽說效果器,那種興奮勁兒就別提了。

  當時買不起效果器,見到琴行就在效果器櫃檯旁溜達,烙下病根直到現在見到效果器就想買,不管有用沒有。當時學校的樂隊主要任務是舉辦舞會,一到週末就會空出一個大食堂,我們演奏蹦擦擦,大家跳舞談戀愛。當時我用電吉他演奏旋律,是主要旋律,歌怎麼唱我就怎麼彈,不知道什麼是solo。

  直到看到清華的一支舞會樂隊在**的表演,第一聽到失真吉他的聲音,從此改變了我的觀念。我也要彈出那樣的吉他,我也要像他那樣把香菸插在琴頭上吸引女生的注意,我當時心裡是這樣想的,我隨後開始了學藝之路。

  可是怎麼學,和誰學呢?

  作為一個理工男我一臉迷惑,基本上是摸摸臉上沒淚,摸摸兜裡沒煙。去琴行!說走就走。到了琴行又傻了,我那個年代的大師們永遠是一臉的不屑,嘴裡說著讓你彈你就彈,還有*&……%¥#@等等,反正是聽不懂。這可怎麼辦呢?我忽然想起了高等數學裡面的模型概念,我應該建立一個學**吉他的模型概念。

  基本思路是這樣的,我要把吉他彈好應該具有兩個條件:

  1手上的功夫要硬。那是硬功夫多說無益拼命練就行了,哪怕是自然音節當你彈到200的16分音符時,你在演奏者裡也是高手。這就是肌肉練**,死功夫偷不了懶。我想琴行裡的大師們可能這方面比較強。

  2是要明白彈的是什麼。這就是分水嶺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想俱樂部的同學們也就是在這方面迷惑了。這就是所謂的大腦訓練,也是最讓我們頭疼的事情。

  想明白了這一個環節我就開始特別留意別人的演奏思路,他為什麼這麼彈,他到底用的哪些音,這是到現在為止我還在問自己的兩個問題。思維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特別是複雜的藝術思維,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你置身於一片**大海時你一定要有一個游泳圈,無論你的水性有多好,要不然就會有生命危險。

  基本的和聲樂理常識好像是你已經會了基本的游泳姿勢,可以在游泳池裡戲水了,可以彈一些簡單的音樂了。再深入的和聲知識比如屬7和絃的知識就好像你已經是個水性好的人可以去河裡遊了,比如演奏blues。當我們要去海里遊的時候比如開始學**jazz了,那你一定要有樂理知識的游泳圈。

  所謂樂理的游泳圈是指你到底是首調還是固定調,你是如何理解音程之間的關係的,你如何理解同名大小調,你的旋律**慣是什麼,你如何理解複雜的jazz和聲構造的,你會不會替代,諸如此類的問題,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也許你知道也許你不知道,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們才能邁向jazz樂的海洋。

  我在俱樂部的課程裡實際就是想幫助大家解決這些問題的。我對上面的問題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對有些同學來說是解惑,對有些同學來說是啟發,對有些同學來說是錯誤,這不是重點。我看重的是我已經有了理解!在藝術裡沒有絕對的對錯,最怕的是你沒有理解和支撐。也許我說的和別人有天壤之別,那也沒關係,如果同學可以用另一套理論說服我,那我也覺得你學到東西了,因為你有了理解和支撐!

  老師就像一本書,你想知道故事的結尾,你一定要看到最後。你可以先看結尾,但你會錯過中間太多的精彩。我給小Rain上過1200堂以上的課程,當你看到我現在給他上的課時實際已經在看結尾,這幾十分鐘的內容有上千堂課做鋪墊,不是一下子能消化的。

  如果我是學生我會這樣想,這是Rain的練琴常態嗎?當然是!為什麼要彈那麼多說那麼少?當然要彈,說1200課可彈不成大師。老師的道理很簡單啊!對,你做到了嗎?你如果會100個solo替換的話,你已經是高高手了。看一堂直播課可以學會如何教孩子彈吉他嗎?當然不行!我一堂課的內容可能重複了上千次哦。那我們怎麼辦?我告訴你,找一首孩子喜歡的歌,先教他彈,然後拆一兩句solo讓他替換,然後嘗試讓他即興,然後把以上步驟重複上千次。

  我想你或你的孩子一定能彈的非常好,有機會我會給大家看看我教的別的孩子,那樣就更有說服力了。小Rain可以演奏15首以上的大師名曲,手癖大概有100-200個,即興對他來說是很簡單的事。我現在主要是提升他的理解,不能簡單替換,要有變化,這對創作有幫助。

  向一位老師學**應該學**老師的學**方法,而不只是演奏方法。老師也是大家學**過程中的一個柺棍,我真心的希望大家通過方法的學**丟掉這跟柺棍,早日邁向廣闊的音樂海洋!我想學**也好,生活也好,大致如此。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