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地區清明節習俗介紹

  古人在清明節前還要寒食禁火,為防止寒食冷餐傷身,就加了一些強身健體的趣味活動和體育活動。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濟寧地區清明節習俗,歡迎大家閱讀。

  濟寧地區清明節習俗1: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濟寧地區清明節習俗2:禁火、掃墓

  不生火做飯,吃冷的食物,並且清明節這天去掃墓,祭奠先人,這事最為廣泛的傳統清明節習俗。

  濟寧地區清明節習俗3:踏青

  又叫春遊。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萬物生機勃勃,已經從寒冷的冬季完全釋放出來了,此時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濟寧地區清明節習俗4: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濟寧地區清明節習俗5: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濟寧地區清明節食俗:

  民眾吃一是春捲迎新春,二是寒食吃薄單餅,三是吃水餃。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是一年的開始之際。在濟寧、濰坊、煙臺人們用各種的麵食迎接春的到來,寓意一年有個好兆頭。曲阜春捲已經延續許久,每年農曆三月三、清明前後,曲阜民眾都喜歡吃春捲。

  和麵、擀皮、拌餡,將制好的餡心攤放在皮子上,將兩頭折起,捲成長卷下油鍋炸成春捲。裡面包含著大量春天的蔬菜,有迎春喜慶之吉兆。吃春捲一般要卷三樣東西:一是剛煮出來的雞蛋,然後抹上甜麵醬或辣椒糊;二是饊子,和其他地區相比,濟寧一帶的饊子比較細;三是鮮萵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