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歷史簡介及作品欣賞
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文字更是一種凝聚力。教孩子寫漢字就是讓他們去了解、體驗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和民族的情感,更要了解、體驗一種民族精神。書法很重要。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 ,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書法歷史簡介:殷商時期的書法
殷商時期,是目前所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大約從公元前17世紀初到公元前11世紀,共六七百年。甲骨文和金文是殷商時期書法的代表。此外,在陶、石、玉、骨、角等類物品上也發現了文字。
1898年,在商代後期王都的遺址殷墟《今河南安陽西北小屯村***發現了甲骨文,使之成為震驚世界的文化事件。甲骨文是用於占卜記錄的文字,又因其是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因而又稱為“龜甲文字’、“卜辭’、“殷墟書契”等。時至今日,出土有字的甲骨已累計到約巧萬片,單字總數為4600餘個,目前可識者1000餘個。
書法作品欣賞:
商人刻畫甲骨文是先書後刻,也有的是用墨或硃砂書寫而未刻的文字。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時期已創造了類似毛筆的書寫工具。這些朱、墨跡多以露鋒的運筆方法書寫,筆畫的起止尖而中間粗壯,轉折處圓渾生動且富有節奏,是書法最初的用筆形式。
甲骨文多以雙刀刻成,運刀如筆,形成瘦勁峭拔的線條,具有杜甫所推崇的“書貴瘦硬方通神”的風貌。結字上重心穩定,具有對稱美,又有一字多結構的多樣美。在章法上,縱成行、橫無列或有列的方式並存。依形佈勢,將力量集中於甲骨的上部,呈扇面形向下輻射,造成上密下疏、大合大開之勢。甲骨文字字獨立而又依勢成形、依形生姿,這種塊架之關佈局如“群星之列河漢.,即象形而大寫意.妙造天成,是古人將樸素的哲學觀與美學觀相結合而創造的美的典範。
甲骨文的書法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風格,是不斷地白我完善的過程。對其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五個時期。即:盤庚、小辛、小乙、武丁時期,祖庚、祖甲時期,成辛、康丁時期,武乙、文丁時期,帝乙、帝辛時期。不同時期風格各異,雄渾、秀麗、謹巧、工整等多采多姿。藝術風貌最顯著的是帝乙至帝辛時期,書法嚴謹有度,八面出鋒。這時期的書法以《祭祀狩獵塗朱牛骨刻辭》與《宰豐骨刻辭》***為代表作。
金文是指鑿刻或鑄造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古人稱銅為金,所以稱為“金文.。青銅器又稱彝器,其鑄刻文字有兩種形態:一種是凹入的陰文,稱為款。一種是凸出的陽文,稱為識。故青銅器銘文又稱“彝器款識”、“鐘鼎款識”。
書法作品欣賞:
金文與甲骨文在商代同時存在,有些金文和陶文甚至還早於現今發現的甲骨文。初期的金文數字較少,稍後逐漸增多。由於金文多在毋範上寫刻後澆鑄,工藝繁複,其鑄造後的筆畫特徵較之甲骨文豐滿柔韌,點畫交接處有點團狀,是鑄造時銅水的流動凝固自然形成的。
其少數字盡情地展現出尚象之意。如鼎文脫文***父乙敦》***以及《祖乙滷》***等銘文,“百物之狀”,“奇古生動’,處於書畫同體未分的狀態。
殷商金文的主流風格體現在章法上,銘文豎列直書,白右向左行文,體現了追求統一、對稱、變化的意識。比甲骨文體勢恢巨集,筆畫凝重。開啟並影響了西周金文。其代表作有《小臣艅犀尊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