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襲的傳奇歷史

  杜襲雖一介文人,卻能以五十人便能突破劉表一萬人,不得不說也是個傳奇人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杜襲,字子緒,潁川定陵人。當初豫州先後遭受黃巾、董卓、袁術掃蕩早已破落不堪,杜襲避亂荊州。劉表以賓客之禮待之,杜襲則認為劉表並非撥亂反正的人,一直跑到長沙以觀天下大勢。

  建安初年,曹操迎天子建都許昌,大量闢用豫州本土人士。杜襲也重新回到家鄉,被任以西鄂長。西鄂臨近水邊,地處南陽至南,又與劉表所轄荊州交錯。原先的官吏都聚集老百姓保衛城池,無法從事農業生產,造成西鄂縣地慌民困,倉庫空虛。杜襲深知需要用恩惠來結交老百姓,於是派老弱分散出去種地,留下強丁把守城池,吏民非常高興。

  建安六年***201年***,劉表派一萬多兵馬攻打西鄂。換了這情況準早跑啦,杜襲卻是膽識過人。他召集了五十多個吏民先開個誓師大會,並且安撫眾人如果有親戚在城外從事農業生產的可以任由其離開,大家都磕頭表示願意跟隨杜襲一起抵敵。

  杜襲親自帶著弓箭,與吏民同心殺敵,大家都被杜襲感染,都表示願意拼死一戰。這一戰以劉表方死數百人,杜襲方死三十餘人、傷十八人而告終。杜襲率領眾人突圍而走,死傷殆盡卻沒有一個投降的。於路收集散民,官吏百姓敬慕他,跟著他一起轉移到摩陂營,就跟回家似得。

  從《三國志》看,這一戰似乎就是一個簡單的突圍戰,好在裴松之若干年後摘得《九州春秋》,敘述了當時的細節。

  當時劉表軍攻打西鄂城,恰好巧南陽功曹柏孝長也在城中。柏孝長一介文人聽到雙方交戰的聲音就感到十分恐慌,躲到屋子裡關上門窗,用被子蓋在身上。半天過去了才敢露出點頭。天亮了,他側立著聽外面交戰的情況。第二天,會去外面打聽訊息。到了第四五天就敢拿著木頭參加戰鬥了。他對前方的縣令杜襲說:“勇可習也!”

  由《九州春秋》可見,杜襲面對劉表萬餘人,原計劃並非撤退。帶著五十多個吏民抵抗劉表軍長達五日之久死傷殆盡才進行撤離。其身先士卒的膽識和勇武甚至感染了膽小如鼠的柏孝長,更值得我們敬佩!

  杜襲的簡介:

  杜襲,字子緒,生卒年不詳,潁川郡定陵縣***今河南省襄城縣***人。東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官員。杜襲投奔曹操之後歷任西鄂縣令、議郎、丞相府軍祭酒、侍中、丞相府長史、駙馬都尉。魏文帝時期出任督軍糧御史、尚書,晉封關內侯、武平亭侯。魏明帝時期,出任曹真和司馬懿的軍師、太中大夫,晉封平陽鄉侯,去世後諡號定侯。

  魏太中大夫。曾祖父安,祖父根,著名前世。襲避亂荊州,劉表待以賓禮。同郡繁欽數見奇於表,襲遂南適長沙。建安初,太祖迎天子都許。襲逃還鄉里,太祖以為西鄂長。縣濱南境,寇賊縱橫。襲身執矢石,率與戮力。臨陳斬數百級,而襲眾死者三十餘人,其餘十八人盡被創,賊得入城。襲帥傷痍吏民決圍得出,死喪略盡,而無反背者。遂收散民,徙至摩陂營,吏民慕而從之如歸。司隸鍾繇表拜議郎參軍事。荀彧又薦襲,太祖以為丞相軍祭酒。魏國既建,為侍中,與王粲、和洽並用。後襲領丞相長史,隨太祖到漢中討張魯。太祖還,拜襲駙馬都尉,留督漢中軍事。襲與張郃、郭淮糾攝諸軍事,太祖東還,以襲為留府長史,駐關中。文帝即王位,賜爵關內侯。及踐阼,為督軍糧御史,封武平亭侯,更為督軍糧執法,入為尚書。明帝即位,進封平陽鄉侯。諸葛亮出秦川,大曹真督諸軍拒亮,徙襲為大軍師,分邑百戶賜兄基爵關內侯。真薨,司馬宣王代之,襲復為軍師,增邑三百,並前五百五十戶。以疾徵還,拜太中大夫。薨,追贈少府,諡曰定侯。子會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