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楊貴妃的情感祕聞
李白與楊貴妃的情感糾紛估計是詩仙李白一生的祕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李白的詩文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在朝廷任職期間,位居官位卻沒有什麼實責,經常是陪著李隆基和楊貴妃出遊,吟詩作賦。這期間,李白的詩句情意綿綿,這跟楊貴妃的近距離接觸,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李白是否愛過楊貴妃,他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情感糾紛呢?
一、名花傾國兩相歡,年齡不是問題。
李白生於公元701年,楊貴妃生於公元719年,他們之間年齡相差18歲。年齡相差如此之大,只能說他們之間是相互仰慕的,關係雖有曖昧,但並無愛情可言。楊玉環最初是李隆基的兒媳婦,她是愛著李隆基的,可她對先前丈夫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其實,楊貴妃能坐在皇妃的位子上,恐怕早已忘記李瑁了,權力和慾望戰勝了愛情。至於魂斷馬嵬坡的那一刻,對李隆基的摯愛也否定了,這是後話。楊貴妃怎麼可能愛上一無所有的李白呢?無實權也沒金錢,更沒有社會地位,李白有的只是名聲,可這怎能滿足楊貴妃享受榮華富貴呢?李白內心是喜歡楊貴妃的,感情無處傾訴,只能託付於詩句表達了出來。天寶元年***742***八月,李隆基徵召李白進京,這時候的李白41歲,楊玉環23歲。此時的李白胸有鴻鵠之志,一心報效國家。楊貴妃正值豆蔻年華,貌美如花。才子與佳人相遇,相互傾心,彼此喜歡是很正常的事,李白要貴妃近身磨墨,貴妃也要李白為她作詩等。可最終他們還是因身份的懸殊,只能隔岸相望。如果站在李白的位子上,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李白的心情該有多複雜啊。
李白喜歡喝酒,也很會作詩,其中有多首抒發男女相思的詩作,可見李白的感情豐富且執著。作為一個大詩人,他首先是一個男人,對漂亮的女人動心也很正常,又何況是能歌善舞、詩文俱佳的貴妃呢?他讚美楊貴妃的詩句很含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弗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在這裡以彩雲、鮮花、帶露的牡丹等來形容貴妃的花容月貌、美若天仙之外,李白的確有借詩傳情之嫌,在向貴妃傳達他愛她的資訊。再看這首:“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李白讚美楊貴妃賽過趙飛燕,只是李隆基可以和楊貴妃雲雨,哪會像楚王那樣枉斷腸呢?進而言明李白自己的相思之苦,愛情是需要回應的,縱使與貴妃在夢中相會,無非是空歡喜,腸枉斷。且看:“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干。”李白敢恨而不敢言,他陪伴李隆基和楊貴妃遊玩,看到他們親密無間的樣子時,李白的內心是吃醋的,很是惱火又無可奈何,希望春風能帶走他的忌恨。
二、可憐飛燕倚新妝,三角戀是大障礙。
李白與楊玉環很相配,這可謂是男才女貌,可是他們卻不能走到一起,因為這中間還有個李隆基。奪皇帝的妻子,這是什麼罪啊,李白當然明瞭,所以至始至終沒有跟楊貴妃表白。不過他的詩句,卻明顯影射了楊貴妃,《清平調》中的“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還有《妾薄命》中的“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楊貴妃其實懂得李白的心,可是她放不下榮華富貴,更何況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如果跟著李白雲遊四方,李隆基豈能放過他們?再說李隆基是深愛著楊貴妃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作《長恨歌》中的名句,描繪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悽美愛情。在這長恨的背後,李隆基的情感憂傷無處不在,佔兒媳為己有,本來就被議論紛紛,如今半路又殺出個李白來,李隆基當然要想出萬全之策了,他的內心可謂是百轉千回。
李隆基當初安排李白待詔翰林,就是因為喜歡他的才華,可以陪著自己和楊貴妃遊玩,吟詩佐興。想想去驪山泡溫泉,李白後來寫了《侍從遊宿溫泉宮作》,奉旨作的《宮中行樂詞十首》、《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最難忘的就是和楊貴妃賞牡丹、賞蓮華時,李白作的《清平調詞三首》、《白蓮花開序》。還有《春日行》、《陽春歌》等詩。李白的詩文超脫凡俗,李隆基是真的喜歡,昭他進京,不就是讓他陪伴自己左右嗎?可沒想到李白喜歡上了楊貴妃,而且楊貴妃也心動,此事必須想個萬全之策!他也想殺了李白,可是他太愛才了,於是李隆基採取了“賜金放還”的辦法,將李白逐出宮外。
三、我輩豈是蓬蒿人,看破紅塵不折腰。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句詩很自負,熱情洋溢,堪稱經典,可見李白剛出道時的遠大抱負。然而,當他歷經情感的磨難之後,竟然都不在乎做招女婿,尤其是與楊貴妃離別之後,則更是顯得放蕩不拘了。再加上他在長安任供奉翰林期間,目睹了唐朝政治日趨腐敗。統治者只顧追求享樂,奸臣當道,賢能受屈。李白極度悲憤和絕望,“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這與剛出道時的“我輩豈是蓬蒿人!”完全是兩個心態。但大詩人的內心是不屈服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的詩跌宕多姿,能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心裡形象揮散的淋漓盡致。他的詩至今都無法超越,或許就是我們沒有李白那麼多的經歷和感受吧,也不如李白表現得真摯而又鮮明。
李白離開長安後,重新過起漂泊不定的生活,長期漫遊在江淮一帶。一首《長相思》道盡了內心的苦悶,“長相思,在長安。美人如花隔雲端,長相思,摧心肝。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取明鏡前。”李白與楊貴妃的情感糾紛,恐怕只有他自己內心自知了,事過千年了,不是當事人,誰也無法盡釋李白的情懷。但一想起長安,就是這般摧心肝的痛,可想而知,李白是經歷了怎樣的情感顛覆啊!但是他最終放棄了,為了紅顏更幸福,為了大唐的江山更***,他隱藏了自己的情感!在這裡,也應該讚美一下李隆基,將三角關係處理的很是妥當,不但不傷李白性命,還間接地斷了李白與楊貴妃的來往。李隆基確實是一位好皇帝,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民眾紛紛抗議叛軍,這和李隆基深得民心有很大關係。
李白的愛情是放下了,可是他的報國之志從來就沒有放下。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死於非命,李隆基也被迫退位。此時的李白已經55歲了,他希望自己能為平叛建功立業,北上欲參軍入伍,後因病半路折回,重新燃起的希望又破滅了,於762年憂鬱中病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