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言詞義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文言指的是以古代漢語為基礎的、經過文體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就可能已有加工的成分。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中考語文文言詞義專項練習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考語文文言詞義專項練習題***一***基礎訓練

  1.***2015·寧波***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文言詞語。

  ***1***太丘捨去:離開

  ***2***時時而間進:間或、偶然

  ***3***會天大雨:適逢,恰巧遇到

  ***4***微斯人,吾誰與歸:沒有

  解析 本題是對文言詞語理解能力的考查,四小題皆來自課文註解。但要注意第***1***題的“去”是古今異義詞。第***2***題的“間”讀“jiàn”,是動詞。第***3***題的“會”是名詞活用為動詞。第***4***題的“微”形容詞作動詞用。

  2.***2015·台州***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文言詞語。

  ***1***暮而果大亡其財:丟失

  ***2***兩股戰戰:大腿

  ***3***欣然規往:計劃

  ***4***媵人持湯沃灌:熱水

  ***5***輟耕之壟上:去、往

  ***6***年且九十:將近

  解析 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理解與積累。考查的詞語多為古今異義詞,應聯絡語境,回顧課內所學相關知識,加以具體分析。

  3.***2015·金華***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C***

  A. 人恆過然後能改***犯錯誤***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鄙陋***

  B.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停止***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連線***

  C. 去國懷鄉***國家***

  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說出***

  D. 後遂無問津者***渡口***

  項燕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愛戴***

  解析 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積累。C項中“國”譯為“國都”。注意“過”“名”為詞類名用;“鄙”“國”“憐”為古今異義詞。

  4.***2015·金華***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D***

  A. 賢於材人遠矣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B. 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 安陵君其許寡人  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D. 以其境過清  以中有足樂者

  解析 本題考查多義詞的詞義辯析能力。平時注意分類整理是做好此類題型的關鍵。A項“於”,前者的意思是“比”,後者的意思是“在”;B項“之”,前者是代詞,後者用於主謂之間;C項“其”,前者用於加強語氣,後者是代詞;D項“以”都是“因為”的意思。

  5.***2015·衢州***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文言詞語。

  ***1***會賓客大宴:適逢,正趕上

  ***2***高可二黍許:大約

  ***3***媵人持湯沃灌:熱水

  ***4***馬無故亡而入胡:逃跑

  ***5***由是先主遂詣亮:拜訪

  ***6***人恆過然後能改:犯錯誤

  解析 本題考查課內常見文言詞語的翻譯能力,平時應對一些特殊的文言現象加以歸類整理,如古今異義詞和詞類活用現象等。

  6.***2015·呼和浩特***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陳太丘與友期行:約定

  ***2***苔痕上階綠:臺階

  ***3***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道歉

  ***4***豈直五百里哉:只,僅僅

  7.***2015·臨沂***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

  A. ①作則飛沙走石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B. ①若脫籠之鵠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 ①紅裝而蹇者 ②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D. ①夫能不以遊墮事 ②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解析 A項 “則”都是連詞,“就”。B項“之”: ①結構助詞“的”;②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C項“而”: ①連詞,表並列;②連詞,錶轉折。D項“以”:①介詞,“因為”;②介詞,“把”。

  8.***2015·成都***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D***

  A. 世隸耕***屬於***

  B. 父利其然也***認為……有利***

  C.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通“攀”,牽,引***

  D. 不能稱前時之聞***稱讚***

  解析 “稱”:相當,相符合。

  9.***2015·成都***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

  A.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其真無馬邪

  B.或以錢幣乞之  以刀劈狼首

  C.賢於材人遠矣  能謗譏於市朝

  D.卒之為眾人  豈願見之乎

  解析 A項“其”,前者為代詞,後者為語氣詞;B項“以”都是介詞,“用”;C項“於”,前者的意思是“比”,後者的意思是“在”;D項“之”,前者不譯,後者為代詞。

  10.***2014·嘉興***下列加點的文言詞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C***

  A. 男有分,女有歸***迴歸***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完成***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參與***

  B. 去國懷鄉***國都***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老夫聊發少年狂***姑且***

  C. 次北固山下***停泊***

  神情與蘇、黃不屬***類似***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給予***

  D. 清風徐來***慢慢地***

  暮而果大亡其財***丟失***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相信***

  解析 本題為判斷文言實詞詞義的正誤,要注意詞義和詞的一些特殊用法。A項“歸”應解釋為“女子出嫁”;B項“稍稍”應解釋為“逐漸、漸漸”;D項“信”應解釋為“信實、誠信”。

  11.***2014·紹興***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陳太丘與友期:約定,約會

  ***2***其一犬坐於前:像***地,如狗一般地

  ***3***阡陌交通:交錯相通

  ***4***屬予作文以記之:通“囑”,囑託

  ***5***長跪而謝之曰:道歉

  ***6***吾妻之美我者:以……為美,認為……美

  解析 “期”“交通”“謝”是古今異義詞,要避免用今義去代替古義;“犬”“美”是詞類活用,要根據具體的語境靈活解釋;“屬”是通假字,解釋時要分兩步走,先指出本字,再釋義。

  12.***2014·紹興***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C***

  A. 少時,一狼徑去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

  B. 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C.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D. 則名微而眾寡 有仙則名

  解析 A項中的第一個“少”指“時間短”,第二個“少”指“年輕”;B項中的第一個“道”指“施行仁政”,第二個“道”指“正確的方法”;C項中的兩個“信”都指“信用,誠信”;D項中的第一個“名”是“名氣”的意思,第二個“名”是“有名、出名”的意思。

  中考語文文言詞義專項練習題***二***拓展提高

  ***2014·台州***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

  ***1***廿二日天稍和:略微***稍微***

  ***2***柔梢披風:開,分散

  ***3***麥田淺鬣寸許:上下***左右、光景***

  ***4***呷浪之鱗:代魚***魚***

  【解析】 “稍”“披”是古今異義詞,注意不要用今義代替古義;“許”是個一詞多義詞,要結合句子意思靈活理解;“鱗”運用了借代,要特別關注。

  2.與“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的“於”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C***

  A. 賢於材人遠矣***《傷仲永》***

  B.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隆中對》***

  C. 於是鴟得腐鼠***《莊子·惠子相樑》***

  D. 欲有求於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解析 例句和C選項中的“於”字都是“在”的意思,A項中的“於”是“比”的意思;B項中的“於”是“和”的意思;D項中的“於”是“向”的意思。

  ***2014·益陽***

  3.對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A. 佈囊其口***口袋***

  B. 賊易之***輕視***

  C. 寄乃告請好劍及咋蛇犬***訪求***

  D. 寄從後斫得數創***用刀斧砍***

  解析 “囊”是名詞作動詞,“塞住”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為”與例句中的“為”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例句:汝曹怯弱,為蛇所食

  A. 一人去為市***《童區寄傳》***

  B.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C. 為坻、為嶼***《小石潭記》***

  D. 賢能為之用***《隆中對》***

  解析 例句中的“為”譯為“被”。A項“為”是助詞,無義;B項“為”譯為“向”;C項“為”譯為“成為”;D項“為”譯為“被”,與例句中的“為”意義和用法相同。

  ***2014·徐州***

  5.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上下一白:全

  ***2***從武林門而西:往西走***向西去***

  ***3***即棹小舟入湖:就,便***立即,馬上***

  ***4***取道……石徑塘而歸:回去***回來***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積累、理解文言字詞的情況,要結合語境靈活理解。

  6.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A. ①湖中人鳥聲俱絕 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B. ①才一舉頭 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C. ①草草領略,未及遍賞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D. ①次早得陶石簣帖子 ②二者不可得兼

  解析 D項都是“得到”的意思 。A項:①消失;②絕妙的,到極點的。B項:①抬起;②發動。C項:①來得及;②和。

  ***2014·宜賓***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及用法相同的一組是***C***

  A. 忘路之遠近   聶政之刺韓傀也

  B. 屋舍儼然   吳廣以為然

  C. 於時冰皮始解   於是鴟得腐鼠

  D. 山巒為晴雪所洗   此為何若人

  解析 A項“之”,前者為助詞,“的”,後者用於主謂之間,不譯;B項“然”,前者譯為“……的樣子”,後者譯為“對的、正確的”;C項“於”都譯為“在”;D項“為”,前者譯為“被”,後者譯為“是”。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一致的是***D***

  A. 欲窮其林 泉而茗者

  B. 漁人甚異之  作則飛沙走礫

  C. 復前行  紅裝而蹇者

  D.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

  解析 A項“窮”,形容詞作動詞,“走到……的盡頭”;“茗”,名詞作動詞,煮茶喝。B項“異”,意動用法,“以……為異”;“飛”,動詞使動用法,“使……飛”。C項“前”,名詞作狀語,“向前”;“蹇”,這裡名詞作動詞,“騎驢”。D項都是借代。

  ***2014·成都***

  9.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一項是***D***

  A. 惠子相樑***做宰相***

  B. 搜於國中三日三夜***國都***

  C.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遊玩***

  D. 請循其本***本心***

  解析 “本”解釋為“本原,初始”。

  10.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

  A. 其名為鵷其如土石何

  B. 夫鵷發於南海     子墨子聞之,起於魯

  C. 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拔山倒樹而來

  D. 我知之濠上也      輟耕之壟上

  解析 B項均為介詞,“從”;A項第一個“其”為代詞,“它的”,第二個“其”為語氣詞,加強反問語氣;C項第一個“而”錶轉折,第二個“而”表修飾;D項第一個“之”為代詞,代“魚之樂”,第二個“之”為動詞,“到”。

  ***2014·涼山***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C***

  A. 祇辱於奴隸人之手***受屈辱***

  B.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相同,一樣***

  C. 策之不以其道***道理***

  D. 執策而臨之***面對***

  解析 “道”解釋為“正確的方法”。

  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C***

  A. 雖有千里之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 策之不以其道   河曲智叟無以應

  C.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足膚皸裂而不知

  D. 其真無馬邪   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解析 A項第一個“之”是助詞“的”之意,第二個“之”放在主謂之間,無實義;B項第一個“以”是“按照”的意思,第二個“以”是“來”的意思;C項“而”都解釋為“卻”,錶轉折;D項第一個“其”表反問,相當於“難道”,第二個“其”作代詞,翻譯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