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誰改變了期貨交易規則

  上世紀70年代初期,白銀價格在2美元/盎司附近徘徊。由於白銀是電子工業和光學工業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倆發現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並決定圖謀從操縱白銀的期貨價格中獲利。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國為他們兄弟倆改變了期貨交易規則

  到1973年12月,亨特家族已經購買了價值2000萬美元的白銀現貨,並以每盎司2.9美元的成本購買了3500萬盎司的白銀期貨,他們儼然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白銀持有人之一。白銀價格開始攀升。不到兩個月,價格漲到6.70美元。但當時墨西哥政府囤積了5000萬盎司的白銀,購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墨政府決定立即以每盎司6.70美元的價格獲利。墨西哥人沖垮了市場,銀價跌回4美元左右。

  此後的四年間,亨特兄弟積極地買入白銀,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過不同公司,夥同沙烏地阿拉伯皇室以及大陸、陽光等大的白銀經紀商,擁有和控制著數億盎司的白銀。之後,他們在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以每盎司6至7美元的價格大量收購白銀。

  年底,他們已控制了紐約商品交易所53%的存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銀,擁有1.2億盎司的現貨和0.5億盎司的期貨。在他們的控制下,白銀價格不斷上升,到1980年1月17日,銀價已漲至每盎司48.7美元。1月21日,銀價已漲至有史以來的最高價,每盎司50.35美元,比一年前上漲了8倍多。

  就在亨特兄弟瘋狂採購白銀的過程中,每張合約保證金只需要1000美元。一張合約代表著5000盎司白銀。在2美元/盎司時,1000美元合10%;而價格漲到49美元/盎司時就顯出少得可憐了。所以,交易所決定提高交易保證金。交易所理事會鑑於形勢嚴峻,開始緩慢推行交易規則的改變,但最終把保證金提高到6000美元。後來,索性出臺了“只許平倉”的規則。新合約不能成交,交易池中的交易只能是平去已持有的舊頭寸。

  最後,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在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督促下,對1979至1980年的白銀期貨市場採取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提高保證金、實施持倉限制和只許平倉交易等。其結果是降低空盤量和強迫逼倉者不是退出市場就是持倉進入現貨市場,當然,由於佔用了大量保證金,持倉成本會很高。當白銀市場的高潮在1980年1月17日來臨之時,意圖操縱期貨價格的亨特兄弟無法追加保證金,在1980年3月27日接盤失敗。

  價格下跌時,索還貸款的要求降臨在亨特兄弟面前。他們借貸來買進白銀,再用白銀抵押來貸更多款項。現在他們的抵押品的價值日益縮水,銀行要求更多的抵押品。3月25日,紐約投資商Bache向亨特兄弟追索1.35億美元,但是他們無力償還。於是Bache公司指示賣出亨特兄弟抵押的白銀以滿足自己的要求。白銀傾瀉到市場上,價格崩潰了。

  亨特兄弟持有數千張合約的多頭頭寸。單單為了清償債務,他們就要丟擲850萬盎司白銀,外加原油、汽油等財產,總價值接近4億美元。亨特兄弟去華盛頓求晤政府官員,試圖爭取財政部貸款給他們,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此時,亨特兄弟手裡還有6300萬盎司白銀,如果一下子丟擲,市場就會徹底崩潰。另外,美國的一些主要銀行,如果得不到財政部的幫助來償還貸款,也要面臨破產的危險。在權衡利弊之後,聯邦政府最終破天荒地撥出11億美元的長期貸款來拯救亨特家族及整個市場。

  期貨交易相關術語:

  1.開倉,持倉和平倉:期貨交易中的買、賣行為,只要是新建頭寸都叫開倉。交易者手中持有的頭寸,稱為持倉。平倉是指交易者了結持倉的交易行為,了結的方式是針對持倉方向作相反的對衝買賣。

  2. 持倉量:是指買賣雙方開立的還未實行反向平倉操作的合約數量總和。持倉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場交易規模的大小,也反映了多空雙方對當前價位的分歧大小。

  3. 換手交易:換手交易有“多頭換手”和“空頭換手”,當原來持有多頭的交易者賣出平倉,但新的多頭又開倉買進時稱為“多頭換手”;而“空頭換手”是指原來持有空頭的交易者在買進平倉,但新的空頭在開倉賣出。

  4. 多頭和空頭:期貨交易實行雙向交易機制,既有買方又有賣方。在期貨交易中,買方稱為多頭,賣方稱為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