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脊軒志的教學反思
教師們對授課後的教學反思和總結往往對自身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很大的益處!下面是有小編為你整理的《項脊軒志》教學反思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項脊軒志》教學反思一
這節課,對我個人而言,收穫最大的地方,就是對文言文教學嘗試新教法,並取得一點點的進步。歷來,文言文教學總給人枯燥、乏味的感覺,而我在這節課的設計中,儘量去擺脫這種不好的氛圍,積極去創設開放性話題,鼓勵學生參與其中,通過學生自身的聽讀、散讀、朗讀、品讀等方法去暢談個人觀點,從而獲得其個性化體驗。
我利用一個課時與學生共同解決該文言文篇目中的字詞運用難點,然後將對文字情感把握這一課時放到了這節參賽課上。課堂教學上,我堅守“一間小屋、二種感情、三位親人”這條主線,創設“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句子”及“最為打動你的是哪一個片段”這兩個開放性話題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發揮個人情思,在與文字作者的筆墨的撞擊中,既能收穫到文學寫作技巧,又能與作者產生共鳴,體會情感的意蘊,進而完成我的教學目標。
然而,把控一堂開放性教學課堂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今天的教學嘗試,更讓我體會到了處理好教學預設和課堂生成是一次成功教學的關鍵。
學生是一群鮮活的生命個體,每個人的知識經驗、認知水平等都不同,再加上課前準備的程度不一,這就要求我在備課時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課前準備,並預測課堂可能發生的變化,思考對策,然後儲存在自己的彈性預設空間內。同時,閱讀時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體驗可能會有出許多個性化觀點,這就要求我對課文可能產生的個性解讀部分進行充分預設。比如,在今天的教學中,我雖然設定了開放性的話題,但是在我心裡,仍然是希望學生都能按著我內心的思路走,按著我所期望的方向前進。然而課堂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可能預見課堂的所有情況。學生的回答中也有讓我覺得很失望的地方,他沒有答到點子上,或者說他的回答偏離了我心中既定的方向。這個時候怎麼辦?如果我一昧地體現課堂開放,就會離題,失控。所以,我應該一方面既要尊重學生的課堂選擇,另一方面還要依照課堂生成予以引導點撥,防止對學生評議之處無法駕馭。
因此,我感覺到今天這節課,在文言文教學上的新嘗試,也算是完成了既定目標。同時,我應該更進一步的預設學生情況和個人解讀,預設好文字的感情點。當新的教學資源在課堂生成時,我還要有個平和的心態,積極的營造生成空間,及時、適度的調整預設,完成自然的課堂生成。這樣,我的教學才會更加遊刃有餘,學生對知識的獲得也會更加輕鬆有效。
《項脊軒志》教學反思二
《項脊軒志》乃一篇融敘事、抒情、寫景為一體的優美散文,作者“借一閣寄三世之遺蹟”,文章以憶三代故人為核,言喜寫悲嘆志,它是明代散文大家歸有光的代表作。這篇散文以其樸素悲悽之親情感動人心,因而成為經久不變的必選篇目載入語文教材。本人對其情有獨衷,加之乃古文名篇,古文傳統教學重在對字詞的“咬文嚼字”,而“含英咀華”的鑑賞卻是淺嘗輒止,不求甚解。為“奇文共賞析,疑義相與析”我大膽地在“咬文嚼字”的第一課時後,開展了與學生共同交流鑑賞《項脊軒志》的兩種情感——悲與喜,從文中找出細節性的描寫,探究作者對親人的情感和親人對作者的情感。在教學中,學生以合作的形式探討並暢所欲言,教學效果凸顯。最後我以一個話題“愛”,讓學生以本文為例,選取生活瑣事,採用細節描寫寫一篇文章。我個人認為本設計比較完善。
《項脊軒志》教學反思三
新課改倡導文言文教學輕逐字逐詞逐句分析,重體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領悟文中之道。對於前者,竊以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之前的《陳情表》是李密向晉武帝陳情奏事的文章,離我們生活的年代較遠,且多為正式書面語,這種情況下的咬文嚼字和疏通文意就顯得比較重要。而《項脊軒志》寫於明朝,是歸有光描述生活瑣事,融寫景記敘抒情於一體,藉以懷念亡親的散文。文章讀來質樸感人,一點也不拗口,因此正好可以用來落實新課改的要求。
我通過錄音範讀,學生質疑和幻燈總結的方式,大概用了十五分鐘時間把全文的字音、某些句子節奏以及部分實詞虛字的意思給解決了,剩下一些可進行隨文釋義。文字的學習重點放在了作者蘊含的情感表達及文章背後蘊含的深意上。第一課時就是重點分析作者的“可喜”之情。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表現機會來朗誦第一小節,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多方位的誦讀來體會項脊軒修繕前後發生的變化,領悟作者在此文段中表現的讀書之樂,賞析段末的寫景名句。在抓項脊軒前後特點及聯想末句描述的姍姍之景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背誦出這一小節。這裡我較深地體會到一切複雜的事情,都是由簡單的東西組成的。文段再長,只要加以合理分解,就能很好的記住。變記一整段乃至一整篇的繁瑣為記幾句話的簡單,學生自然會多幾分背誦的樂趣和成就感。
第二課時的重點在於文章是如何表述這種“可悲”之情的。同樣通過有感情地誦讀,找準四件“可悲”之事:諸父異爨、悼先妣、憶大母,思亡妻,提問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一言一行和作者質樸自然的表述,得出白描手法和細節描寫的方式。
通過《項脊軒志》的講授,作為教師的我,同樣學習到先知人,後論事的道理。閱讀文字不僅要發現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走進作者,走進那個時代,去讀出文字背後蘊含的無盡深意,與作者做親密接觸,與古人交友,正所謂“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