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柳永讀後感

  柳永的蝶戀花通常是纏綿情思,給人一種幽怨美。那讀者怎麼評價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一

  記得少時,初次看到《蝶戀花》詞牌名,便被她蘊含的旖旎情致所吸引,心裡湧起隱隱的喜歡,面前浮現出一幅曼妙的圖畫:江南三月,和風怡人,“草長鶯飛”,各種鮮花爭奇鬥豔、奼紫嫣紅;雕樑畫棟的園子裡,兩隻美麗的彩蝶圍繞著花叢翩翩起舞……一位妙齡少女,眼波流轉、美目盼兮,憑息斂神,悄悄躲在花木掩映的亭臺後,偷偷打量著從前面走來的衣袂飄飄的少年……

  於是便聯想到了愛情,聯想到那千古流傳的一對璧人“化蝶,”的神話,耳邊便響起了那幽怨、纏綿的絕世名曲……

  而柳永筆下的《蝶戀花》更是將這種男女之間纏綿悱惻、刻骨銘心、蕩氣迴腸的相思之情引申、延展到極致。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解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醉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古城郊外,涼風習習,落日餘暉。城外芳草萋萋,一望無際,煙色迷離。一位身材修長、鬱鬱寡歡的白衣書生默默扶靠著欄杆,久久凝望著遠方--微蹙的眉頭,落寞的神情,痴痴的目光。向晚的涼風吹亂了他的長髮,掀起了他寬鬆的衣袂,而他卻渾然不覺。暮色四合,林中鳥兒啁啾著漸次歸巢,而他仍像木樁一樣站在那裡,痴痴地凝望……這份情,比山重;這份情,似海深。可茫茫暮色中,有誰能知?有誰會意?漫漫的相思如海水般撲面而來,壓迫的他無法呼吸……

  唉,“空繾綣,說風流”。黑夜完全包圍了他,寂靜的林中,傳來了子規的哀鳴。他無奈地轉身,還是把這份痴纏消磨在酒裡吧,學那魏武曹操,對酒當歌,快意幾何?可誰知,“抽刀斷水水更流,”酒入愁腸愁更愁!這如鬼魅般的情思又纏繞過來,鎖柱了他的心。伊人的影子,伊人的笑貌,伊人的淚眼,又頻頻浮現在眼前。“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啊!罷,罷,索性就敞開心懷,痛痛快快、酣暢淋漓地想你吧!為了你,我寧願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豈管面容消瘦如霜打,豈管衣帶漸鬆人憔悴!

  讀著這樣攝人魂魄、扣人心絃的句子,面對如此重情重義、情深似海的男子,試想,那個女子能不為之心旌神搖、淚灑衣衫,恨不得馬上“妾擬將身嫁予一生休”呢?哪個男子不側目而視、嫉恨交加、新潮難平呢?怪不得當時“凡有流水出,皆能歌柳詞”。

  然柳永的一生,卻坎坷多舛。少年時為求功名,躊躇滿志奔赴京城,誰知卻意外落榜。年輕氣盛、自恃才高的他心緒難平,憤然一闋《鶴沖天》“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惹惱了皇上。就連後來繼位的仁宗也餘憤難消,御筆一揮: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這注定了柳永大半生仕途無望,鬱郁而不得志,從此流落在酒肆歌樓,“偎紅倚翠。”

  柳永多情,但他又不同於當時其他紈絝子弟或文人墨客,他是懷著無比尊重的心態無限同情和愛憐的來對待這些流落在社會底層的青樓歌妓。“柳永詞的一大題材是描寫男女情愛,刻畫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他把言情之作的物件,由宮廷婦女轉到底層婦女身上來,留給人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刻畫生活在底層的妓女的不幸和她們願望的那些詞。”

  宋文人題詠妓女或寫贈妓女的詩詞並不少,但其態度和立場卻和柳永有所區別。日本學者村上哲見說:他吟詠時不是居高臨下的態度,而常常是以幾乎對等的人與人的關係而進行吟詠的,。

  他把青樓歌妓當成自己的親人當成精神寄託。這在當時的社會高層士大夫裡是很先見的,甚至有些墮落和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正是因為此,他被當朝一些道貌岸然的士大夫們所鄙視和排斥!

  他的生命裡有許多個至關重要的女子。在他的筆下,這些女子一改之前文人詩詞作品裡被娛樂的物件,變得有血有肉、敢愛敢恨、精緻、嫻雅,重情重義,豐滿、可愛!他為她們寫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詞篇。”《雨霖鈴》、《定***》等等就是其中的典範之作。“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懨懨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既愛又恨嬌痴可人的形象躍然紙上。

  柳永重情,他在趕赴餘杭任職途經江州時相識自己的粉絲名妓謝玉英後念念不忘,三年後任期已滿重赴舊約。面對失言的謝玉英心緒悵然,揮筆憤而寫下:見說蘭臺宋玉,多才多藝擅賦。試問朝朝暮暮,行雲何處去?謝玉英大為感動,羞愧交加,急忙變賣家產趕赴京城找尋柳郎!京城相見,重修舊好,從此以夫妻之名相稱,情深意篤。

  這闕情深足可撼海的《蝶戀花》是否是寫給謝玉英的,我們不得而知,但那份情,那份念,卻讓每個讀者為之動容!

  佇倚危樓風細細,寥寥七個字,便將一幅形神兼備的圖畫精妙地勾勒出來,人物形態和物景栩栩如生;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簡直是神來之筆!人物的內心活動似露非露,“欲說還休,”言有盡而意無窮!延展開一片悠遠、傷感、纏綿的意境。似乎比賀鑄的“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來得更加自然、靈動。春愁,既春思離愁。可見作者所思所想的是念念不忘的心上人,是否謝玉英?不可知。但據說在他死後兩個月,謝玉英悲痛過度,身心俱損,追隨而去。可見兩人感情之深、之烈!

  草色煙光殘照裡。以景襯托心情。夕陽漸漸西沉,草色迷離、氤氳,倦鳥陸續歸巢。人在何處?日暮鄉關,更加深了詞人的惆悵。無言誰解憑欄意?筆觸輕延,淡淡的無奈流露在外。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筆鋒逆轉,情緒波動,似欲把此情宕開,然情感百折千回,又婉轉而來。真是步步鋪墊,層層深入,宛如登山,步步升高,直達頂峰!進而引出千古經典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那種執著、決絕的態度,令人震顫、蕩氣迴腸!完成了不朽的愛情詞篇!

  清人王國維還將此句比喻成人生研究學問的境界之一,也足見對這句詩的喜愛。

  但遺憾的是關於柳永的生卒年史等宋代正史中並未提及,儘管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慢詞,為宋詞的詞體、語言、風格及內容意境延展、開拓了無限的空間,改變了小令一統天下的局面,為後來詞的發展和後繼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儘管柳永膾炙人口的詞篇很多,甚至筆下的江南美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還引來了金人的覬覦,但他還是不為當時的主流社會所接納。原因是柳永是個率性、坦誠的人,敢作敢為,他可以毫不避諱地記錄下他和風塵女子歡歌愛語的情景,甚至熱情謳歌、念念不忘。不像當朝有些道貌岸然的官員,玩權受賄、吃喝嫖賭、玩弄百姓和女性於股掌之間,卻翻臉不認人,錄影都讓人發到網際網路上了,還試圖抵賴!

  柳永死後,身後分文無家產,眾歌妓慷慨湊錢為他治喪,整個東京城裡,歌妓全部出動,場面蔚為壯觀,“半城縞素,一片哀聲。”

  其實歌妓青樓女子,歷經風塵,飽經世事,閱人無數,她們辨別人性的真假、善惡、美醜能力,也非尋常人所能及。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柳永內在的人格魅力!

  一代詞宗於蕭疏、寂寥的窘境中鬱郁而去,而他的不朽詞篇卻永遠流傳下來。“樂遊原上妓如雲,盡上風流柳七墳。”成為流傳很久的一個風俗習慣。

  篇二

  此首詞牌一作《鳳棲梧》,內容寫懷人春愁。上片寫佇倚危樓,憑闌無語,無人會得憑闌意,特別是這九個字:“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形象生動、真切。換頭寫借酒澆愁,強樂無味。上文一開一合:“擬把”是宕開,“無味”仍合到春愁上。作者運用含蓄的手法,層層鋪墊,直到最後才突然一轉,使感情像衝塊堤防的洪水一樣,猛烈傾瀉出來 ,驚心動魂,感人至深。他對愛情的態度這樣執著,滿懷激情,在北宋的封建社會裡,是很大膽的。結尾兩句稱讚了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具有形象的概括性。最後一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傳誦千古句句。“衣帶漸寬”,形容消瘦,即使“憔悴”委頓,瘦損而死,亦甘心不悔!這是明知無奈而甘願無奈的愛之誓言,其熱烈、執著,在唐宋作家中亦罕見,表現出柳永疏狂流通子對待愛侶的志誠鬚眉品格。“人伊”,方始畫龍點睛地道破春愁難道,為春愁憔悴無悔的隱祕:為了她的堅貞情愛,我亦值得憔悴、瘦損,以生命相托!語直情切,挾帶著市民式的激情,真是蕩氣迴腸。王國維借用這句詞來比喻成大事者或成大學問者所必歷之三境界中的第二境,使之流傳更廣,使其思想意義也得到很大深華。

  篇三

  “春天已經到了,他現在是怎樣的呢?”城樓上,一女子眉頭微皺。微風徐徐,吹亂了她的髮絲。“一曲新詞已竟譜成了,可是他還沒有回來。那這首詞要彈給誰聽呢?”她的淚水流下沾溼了衣襟。竟突然發覺淚水原來是這樣的溫暖。“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城樓下的綠色越來越濃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她感到全身乏力,便輕輕地依靠在了城樓的欄杆上。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她慢慢的踏上了歸途。她不知道遠方的他是否此刻也踏上了歸途?只是今天她感到回家的路特別漫長。

  晚上她做了一個夢,一個關於他的夢。她夢見他在邊塞中仰望蒼穹,舉杯飲酒消愁。她有些心痛,她想告訴他飲酒傷身卻忽然想起那日她“擬把疏狂圖一醉。”。明明知道“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何必還要飲那麼多的酒呢?她不知道她是對他說還是在對自己說。

  這一仗又輸了,在夜幕中傷員們互相攙扶者安慰著。一種悲涼襲面而來。他仔細地觀察傷員們的傷勢。他的眉頭緊皺起來了。她想上去撫平他的眉毛,她不想讓他如此的擔心和疲憊。可是她發現他動彈不得。難道她連在夢中都不能助他一臂之力麼?

  “將軍,你在家鄉可有思念的人?”一名傷員問他。“有啊,我有一個家。家裡有我的父母還有我的妻子,我無時不刻不在記掛著他們。我希望他們都能好好的!”他抬起頭望著頭上的月亮說。“其實,我和湘軍一樣,我也很想你按我的那個家。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家啊!”傷員的話刺痛了將軍的心。”“等我們贏了,我們就可以回家了。相信回家的日子馬上就會到來的。”他在鼓勵傷員的同時也堅定了自己的信心。

  “將軍,今日的月亮好像特別遠。”傷病也抬起頭來疫情仰望那月那星空。“是啊。”將軍感嘆之餘竟聽見了號角的聲音。邊塞的月色更濃了,那氣氛讓人感到無盡的悲傷。

  “敵人來偷襲咱們的營地了!讓我們為了國家,為了家人!衝啊!”她看見他帶兵衝上了戰場。血腥味頓時瀰漫開來。廝殺聲久久沒能散去。就在她的耳膜盤旋盤旋。

  夢醒了,她的臉色越發蒼白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她想起他的話,她決定用汗水代替淚水。她決定護家人和自己周全。不讓遠方的他為之擔心。

  她開啟窗望著窗外的那輪圓月說“我們都會好好的,你也要好好的。知道麼?”

  吉林白城長春鐵路分局白城職工子弟第二中初三:紫一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