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衡散文讀後感
樑衡的散文,精美,樸實,獨特,而富有韻味。讀者又是怎麼看的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
秋白不朽,不朽在何處?我翻遍他很薄卻又很厚的36頁人生,想找到答案,卻又很茫然。
他是一個藝術家嗎?不錯,他是一個才子,詩書、刻印、翻譯,樣樣精通,也曾影響了一代文學人。但在文學史上,只看到梁實秋在悠閒,魯迅在疾呼,徐志摩在康橋,找不到瞿秋白的一席之地。這也難怪,他短暫的一生根本不容他勻一點時間給美文或治學。
他是一個政治家嗎?不錯,他曾是黨的***。批判陳獨秀,主持“八七”會議,決定武裝鬥爭,受命於***之中。但很快又被自己人打倒,永不重用。
那麼至少他是一個烈士了?是的,在獄中從容鬥敵,高唱《國際歌》英勇就義,泣天地動鬼神。***m.lz13***但偏偏又有一些《多餘的話》:“不,我是一個多重色彩的人。”
他什麼都是又什麼都不是,他是中國典型的知識分子,有著一副多麼秀氣但又有幾分蒼白的面容,有著文弱書生的古典美和迂腐之氣,有著幾千年沉澱積累的知識分子的愛國和責任。卻偏偏沒有學會聰明、世故,見風使舵或者一些政治家的圓滑、權術。為了國家危難,他不惜以珠玉之身撲火,毫不可惜,不像梁實秋、陳望道之流懂得避讓,修成金身;又因為知識分子本身的缺陷,不懂政治權謀,被擁上浪尖卻又被拋下政治的深谷;又因為知識分子的理想主義和迂腐作怪,他甚至連一個完整意義上的烈士都算不上。
我突然有些明白了,秋白不朽,在於他是一箇中國知識分子而不朽,像朱自清、文天祥那樣。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哺育了他的才俊,也造定了他多難坎坷的生命。他一生都在苦覓,卻一事無成,沒有傍到一個好的渡口。“覓渡,覓渡,渡何處”其實是他不屈,卻又略帶傷感、迷惘一生的寫照。他一生都在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卻一直沒有找到。只是憑著一腔熱血與信念,奮鬥,碰壁直至死亡。
篇二
記得在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曾推薦樑衡先生的《把欄杆拍遍》,她曾經說樑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受。但由於當時沒有太多的時間,到了大學的時候才有了空餘的時間來看一下,看過之後有了很多的感想。
樑先生說過看一篇文章,應該注意裡面的知識和思想內容以及審美,我們看一本書,雖然不是上政治課,但其中的思想也將會影響我們的一生,會構成我們認識社會、人生的參照系。
從中我感覺當我們看一本書時,要學會審視其中的內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學會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學其精華,這樣才算真正的讀一本書。這些使我認識到了讀書的真正的意圖和方法。原來我讀書就只是看一下,不會走太多的內心,只是名符其實的讀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時,不會太深入內心。雖然和樑先生講的有點出入,但也相當於沒讀。但這不禁使我想到現在的好多讀者,他們讀了一本書,情緒太過於投入其中,使得他們感覺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從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觀所惑,對整個現實的世界都有了錯誤的認知,從而釀成了許多悲劇。這就正如樑先生所說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觀點或建造的文學世界,要學會批判的接受,學會審視。這樣才能真正的從書中汲取到營養,不算白讀一本書,不正確的閱讀只會適得其反。
樑先生在《晉祠》中寫的古晉名勝晉祠,在文中他說晉祠的山美、樹美、人美,使我對現今的另一非常熱門的現象——旅遊有了新的一些看法。現在的人們很喜歡旅遊,一到假期或者空閒的時候就會去旅遊。但現在的旅遊我感覺更是一種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勝古蹟去照個像留個影記個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區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參觀一下,不管有多累。曾經讀過一篇文章作者說“旅遊最重要的是尋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鬆心情,讓靈魂得以昇華,而不是隻是一個任務,讓旅遊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義”。
對此我深感認同。如今太多的已經不懂得發現美,只是麻木的去景點照相,留念,彷彿就是完成了一件任務似的。現在的人們太浮躁,不會真正的靜下心來去真正的感受我們的生活,更別談去發現美,人們只會麻木的照相取景,不會真正放鬆心情,感受自然,昇華靈魂。正如樑先生在晉祠的感受:春來黃花滿山,徑幽而香遠;入秋草木鬱郁,天高而水清,無論何時抬級登山都清悅神爽。樑先生真正的在景區中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既放鬆了心情,又昇華了靈魂,是真正的旅遊者,大自然的欣賞者,是我們都應該做到的。
最後,樑先生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人皆可為國王》。一開始其便寫了國王的權高位重,一國之財任其所用,一國之民任其役使。所以很自然就成了人人的目標。
但接著樑先生就說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有的時候長短並不是絕對的,王亦有侷限。王也有其所不能得到的。當然也不是人人都想成為王,有的人只喜歡遊山玩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不被權勢而折腰。但其實如今的社會是多元的,國王也是多元的,每個人在其行業中在其領域內都可成為王。接著告誡我們只要努力,人人皆可稱王。正如北宋的劉永,雖被仁宗貶謫,但其在他的領域——詞域中成為了他的王。所以我們不要自暴自棄,埋怨社會的不公平,只要我們肯努力,就會成為自己的王,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誰也不用自卑,更無須驕傲,努力便可成為自己心中的王。
這就是我讀樑先生的散文的感想,相信之後我會真正的學會讀書,學會發現美,學會努力,不怨天尤人,我相信我的人生將會更加美好。
篇三
翻開潔白的卷帙,首先竟是被樑衡先生的幽默吸引了。書中說“我想許多同學對我這個作者,大概也會感覺到有一點神祕。1984年我讀研究生時有一位同班同學,他的兒子正上中學,學我的《晉祠》,他就說:“這作者是我的同學。”那孩子仰頭看著父親,足有幾秒鐘,然後說:“這人早死了吧。”2008年“六一節”,北京101中學舉辦師生與作家見面會。校方問作協,能不能找到我。好像我已經失蹤„„”讀到此處,就不禁笑了起來。想起原來老師和我們的一段對話。師問:“知不知道樑衡是誰?”生答:“不知道!”師問:“怎麼會不知道,初一學過了他的《夏》的呀?”生答:“哦„„還是不知道。”師問:“知不知道朱自清的《春》?”生答:“知道!”“那知不知道樑衡的《夏》?”“不知道!”師暈了„„
讀樑衡的第一篇文章是《晉祠》,他細膩的描摹令我羨慕。例如寫樹“那周柏,樹幹勁直,樹皮皺裂,冠頂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臥於石階旁,宛如老者說古;那唐槐,腰粗三圍,蒼枝屈虯,老幹上卻發出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微風拂動,一派鶴髮童顏的仙人風度。其餘水邊殿外的鬆、柏、槐、柳,無不顯出滄桑幾經的風骨,人遊其間,總有一種緬古思昔的肅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聖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衝雲霄,它的樹皮卻一齊向左邊擰去;一圈一圈,絲紋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其餘有的偃如老嫗負水,有的挺如壯士託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蔭護下,顯得分外幽靜、典雅。”用了多種修辭,把樹的姿態寫的具體生動,各不相同,令人拍案叫絕。
讀晉祠的另一感受是讀書要多積累,多背誦。正如樑衡所說“我每在提筆寫作時,腦子裡就不由自主地閃過許多文學巨人的影子,自覺不自覺地向他們藉詞、借字、借意、借境,然後再匯攏到一起,從自己的筆管裡流了出來。我中學讀書時,語文教師講過一件文壇軼事,說韓愈每為文時,先要將司馬遷的文章痛讀一遍,以借其氣。當時聽得朦朦朧朧,現在卻真感到其言不謬。這篇小文也是這樣。比如歐陽修《醉翁亭記》寫山,朱自清《鬆堂遊記》寫樹,柳宗元《小石潭記》寫潭,這些在本文的山水、樹各節中都能找到影子。另外還有,《史記》寫人狀物之筆力剛勁,我在寫木龍、石虎時,雖數字,卻實賴太史公之氣;徐志摩寫康橋風光時色調之豔麗,我在寫山水綠陰時,實向他借過顏料。”只有“厚積”才能“薄發”。朱熹說過“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應是一樣的道理。
至於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應該是《夏感》吧。作者視角獨特,另闢蹊徑,讚美夏天。在詩人作家筆下,夏並不是一個受到青睞的季節。也許,春的百卉萌發能給人一種再生的愉悅,春的永珍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暢快的釋放吧,也許,秋的收穫能給人一種成熟的滿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緒得到淋漓的宣洩肥,所以,吟春詠秋,古今舞文弄墨者,幾乎趨之若過江之娜。而夏呢?也許它太熱太醉太稠密太有點“濃得化不開”了,因此,總不免給人一種失和諧超力度負荷過重之感。如是,怎能得到和普通百姓一樣地受著“快樂原則”所支配的騷客文士的心理認同?怎能不被他們付諸閱如!即使有人寫寫,也難免寫成“毒惡的灰沙陣”,“燙著行人的臉”,“乾燥炎熱的風”,“凶惡的嘶叫著”,“人象快乾死的魚”,“大地在高熱度中發抖***引自茅盾、老舍、高爾基、羅曼羅蘭諸人作品***—一種作為藝術內容中苦悶壓抑象徵的夏感,或者,寫成“日常睡起無情思”.***楊萬里***, “手倦拋書午夢長”***蔡榷》—一種輕鬆閒適中透出無可奈何的失落之情的夏感。 可是,樑衡同志卻敢於履新涉奇,從人所寡言處言之,“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份金的夏季。”須知,這種讚美本身就很值得我們讚美。
《夏感》中寫到“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其實,“那春天的靈透之氣”所積蓄所釀成“磅礴之勢”,正是一種“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的偉力的奔突,一種由孕育到豐登的“承前啟後,生命交替”的律動,一種印著人類巨大的鈐記的創造之波的流瀉。作者熱情謳歌的,就是這樣一首力、生命與創造的詩。
樑衡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