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節日的詩句

  中華傳統節日 多種多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下的有關節日詩句歡迎閱讀!

  關於傳統節日的詩句

  1、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殷堯藩《七律·端午》

  2、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燔動黃金地,鍾發琉璃臺。——隋煬帝《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5、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6、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7、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8、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文天祥《除夜》

  9、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崔液《上元夜》

  10、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毛滂《元日·玉樓春》

  11、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李靜山《節令門·端陽》

  12、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採桑子·重陽》

  13、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14、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權德輿《七夕》

  15、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6、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劉禹錫《八月十五夜玩月》

  17、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蘇道味《正月十五夜》

  18、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七夕節》

  19、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20、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宋之問《途中寒食》


節日的詩句

  有關端午詩句

  1、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歐陽修《魚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2、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唐·殷堯潘《端午日》

  3、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宋·蘇軾《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4、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5、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鳴餘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唐·劉禹錫《競渡曲》

  6、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鬣。佳人相見一千年。——宋·蘇軾《浣溪沙端午》下闋

  7、條脫閒揎系五絲。——宋·李清照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唐·杜甫《端午日賜衣》

  9、亦有魚龍戲舞,豔晴川,綺羅歌鼓。鄉情節意;尊前同是,天涯羈旅。漲綠池塘,翠陰庭院,歸期無據。問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處?——宋·盧祖皋《小龍吟淮西重午》下闋

  10、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蘇軾《浣溪沙端午》

  11、紅藕絲,白藕絲,艾虎衫裁金縷衣。釵頭雙荔枝。鬢符兒,背符兒,“鬼”在心頭符怎知?相思十二時。——宋·李石《長相思重午》

  12、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3、朱顏老去,清風好在,未減佳辰歡聚。趣臘酒深斟,菖蒲細糝,圍坐從兒女。還同子美,江村長夏,閒對燕飛鷗舞。——宋·晁補之《永遇樂端午》

  14、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宋·秦觀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15、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6、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鬆兒和。——宋·張耒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17、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著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宋·黃裳《喜遷鶯端午泛湖》

  18、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我欲於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宋·趙蕃,《端午三首》其二

  19、淡妝濃抹,西湖人面兩奇絕。菖蒲角黍家家節。水戲魚龍,十里畫簾揭。凌波無限生塵襪,冰肌瑩徹香羅雪。遊船且莫催歸楫,遮莫黃昏,天外有新月。——宋·趙長卿《醉落魄重午》

  20、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宋·楊無咎《齊天樂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