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門診病人心理狀況調查分析

    【關鍵詞】  口腔科 病人 就診心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口腔科就診病人越來越多,瞭解口腔科病人的心理狀況,以便促進臨床上醫患更好地合作,提高病人滿意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問卷方式對口腔科病人的就診心理狀態進行了調查,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調查物件
    隨機選取我院口腔內科門診病人300例作為調查物件,男132例,女168例;年齡16~65歲,平均38歲。
    1.2  調查方法
    採用自制問卷方式進行調查,問卷由醫生髮放,當場收回,病人獨立完成。
    1.3  調查內容
    問卷共12個問題,每個問題有若干答案,病人只能選擇一個答案。見表1。對錶1中的5、8、10題回答為“否”者,進一步進行調查,內容見表2。表1  問卷1內容序號問題表2  問卷2內容序號問題
    1.4  調查結果
    發出調查表300份,收回273份,其中有效答卷佔91%,調查結果有效。問卷1彙總結果見表3。問卷2結果見表`4。由表3、4可見,牙疼時自行吃藥控制病情的人仍不在少數。61.2%的病人看病的目的是緩解症狀;7.9%的病人願意到口腔科就診,個人經濟能力允許時也有人會考慮到私人診所;選擇到小診所者多是因為價格便宜。選擇牙科醫生的首要標準是責任心強***43.8%***,其次是職稱較高***30.5%***;病人拒絕治療牙齒的理由中36.1%是對治療目的、結果不瞭解;拒絕潔牙的病人54.3%認為沒必要;68.1 %的病人對看牙有恐懼感。 表3  問卷1結果彙總(χ%)表4  問卷2結果彙總(
    2  討    論
    2.1  病人的心理需求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牙疼時自行吃藥控制病情的人仍不在少數。61.2%的病人看病的目的是緩解症狀。87.9%的病人願意到綜合醫院口腔科就診,個人經濟能力允許時也有人會考慮到私人診所,選擇到小診所就診者多是因為價格便宜。選擇牙科醫生的首要標準是責任心強***43.8%***,其次是職稱較高***30.5%***。前者較牟宗琴[1]所做調查低,後者略高。分析其原因可能為本文調查人群學生較多,無看病經驗,故較多人認為專家更可靠。說明病人追求高質量的服務,同時看重醫生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本次調查顯示,大多數病人已認識到牙齒健康的重要性,這種變化與近年來我國大力加強口腔保健宣傳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口腔科病人的這些心理需求今後還會不斷增強。因此,對口腔科的醫療服務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醫務工作者要注重自身知識的全方位的提高。 
   2.2  口腔科病人主要心理和行為問題
    口腔科病人就診的主要心理和行為問題是不遵醫囑。
    從本文中問題9和10歸納結果可以看出,病人有不遵醫囑、不復診的行為。病人以各種理由拒絕治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治療方式的特點和複雜程度與遵醫率有關。治療越複雜、複診次數越多、時間越長,遵醫率越低。相當多的病人在急性期過後牙不痛了就不復診了,直到下一次症狀出現再次就醫。②由疾病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牙科疾病大多是慢性病,需要多次複診,沒有疼痛感時病人容易忽略病情,直到牙鬆動或再次發病時才給予重視。許多病人在敘述病情時經常會說平時的疼痛忍一忍就過去了,實在忍不住了才來就醫。③遵醫率與病人對醫生的信任度有關。病人把工作忙沒時間、費用問題、對治療不瞭解和對治療的恐懼當成拒絕治療的理由,實為對醫生的不信任和對牙病的不重視。本文調查中,36.6%的病人看牙前要了解醫生的情況,選擇信任的醫生。④與醫生對病情介紹詳盡程度有關。本次調查表明,病人拒絕治療牙齒的理由中36.1%是對治療目的、結果不瞭解,拒絕潔牙的病人54.3%認為沒必要,68.1 %的病人對看牙有恐懼感。由此可見,提高公眾的牙齒衛生保健知識是口腔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2.3  口腔科病人的心理治療
    臨床醫生在為病人診病的同時還應承擔心理治療的工作,而口腔科醫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病人的恐懼和不就醫、不遵醫囑的心理行為。口腔科醫生應重視病人的心理治療,治療前應向病人詳盡地介紹病情、治療方案及預後,減輕其心理負擔和恐懼感,使其能夠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與病人溝通時要講方式方法,幫助其消除顧慮,成功地完成治療方案。通過干預措施例如提高業務水平、服務態度、醫德修養等,提高病人滿意度;在治療過程中,對病人進行口腔保健等知識的椅旁健康教育,讓病人懂得如何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展,以積極的心態來對待疾病與健康,提高的病人遵醫率。
    總之,作為一名口腔醫務工作者應該重視病人心理特點,採取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主動、積極給病人以正確的心理上及醫療上的指導,給他們提供良好的服務,營造一個舒心、放心的就醫環境,促進病人的康復。
 
【參考文獻】
  [1]牟宗琴. 口腔科病人就診心理狀態的調查分析[J]. 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誌, 2005,22***4***: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