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健康狀況調查分析報告

  通過調查,可以得知中國人當下健康的狀況,從而得知我國群眾的健康情況。下面小編準備了中國人健康調查報告,希望對您有幫助!

  中國人健康調查報告篇1

  第一部分 背景

  一、調查目的與意義

  國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衛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良好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均定期開展國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及時頒佈調查結果,並據此制定和評價相應的社會發展政策,以改善國民營養和健康狀況,促進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我國曾於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別進行過三次全國營養調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別開展過三次全國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別開展過兩次糖尿病抽樣調查。上述調查對於瞭解我國城鄉居民膳食結構和營養水平及其相關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及變化規律;評價城鄉居民營養與健康水平;制定相關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由於近十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一方面為消除營養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經濟、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也導致了膳食結構、生活方式和疾病譜的變化。為及時瞭解居民膳食結構、營養和健康狀況及其變化規律,揭示社會經濟發展對居民營養和健康狀況的影響,為國家制定相關政策、引導農業及食品產業發展、指導居民採納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學依據,2002年8-12月,在衛生部、科技部和國家統計局的共同領導下,由衛生部具體組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關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

  這是我國首次進行的營養與健康綜合性調查。它將以往由不同專業分別進行的營養、高血壓、糖尿病等專項調查進行有機整合,並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增加了新的相關指標和內容,在充分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統一組織、設計和實施。調查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臺灣***,對全國和不同型別地區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調查設計科學,內容豐富,充分體現了多部門、多學科合作的優勢,不僅大量節約了人力、物力資源,而且避免了調查內容和指標的重複,併為深入分析相互之間的關係奠定了基礎。

  本次調查正值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通過調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資料庫,為科學研究和制定相關政策提供重要資源,也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二、調查方法與內容

  按經濟發展水平及型別將全國各縣***市、區***劃分為大城市、中小城市、一類農村、二類農村、三類農村、四類農村,共6類地區。採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32個縣***區、市******見圖1***共抽取71971戶***城市24034戶、農村47937戶***, 243479人***城市68656人、農村174 823人***。為保證孕婦、乳母、嬰幼兒和12歲及以下兒童的調查人數,以滿足各組樣本量的要求,在樣本地區適當補充調查人數,本次調查總計272023人。

  本次調查包括詢問調查、醫學體檢、實驗室檢測和膳食調查四個部分,其中膳食調查23463戶***城市7 683戶、農村15780戶***、69205人,體檢221044人,血壓測量153259人,血脂測定94996人,血紅蛋白測定211726人,血糖測定98509人,血漿維生素A測定13870人。

  2002年8-10月在北方地區, 2002年9-12月在南方地區進行現場調查;2003年1-8月完成各類實驗室檢驗和資料錄入;2003年5-12月完成資料清理和資料庫建立;2004年1-7月完成資料分析報告。

  為確保調查資料的準確性,對整個調查進行了嚴格的全程質量控制。所有質控結果表明,本次調查各個環節均達到方案設計的質控要求。

  三、資料質量評價與結果表述

  將樣本人口資料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和國家統計局2002年人口學指標***性別比例、負擔係數、家庭規模、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比較,表明樣本人群對總體有較好的代表性。

  由於抽樣人口中有10.1%的人外出未能參加體檢,致使調查樣本中15-25歲各年齡組人口比例偏低。因此,採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作為標準人口,首先對6類地區樣本患病率進行年齡別校正,各類地區校正後的患病率再用該地區的人口比例作為權重進行加權,推算全國的患病率。

  第二部分 主要結果

  最近十年我國城鄉居民的膳食、營養狀況有了明顯改善,營養不良和營養缺乏患病率繼續下降,同時我國仍面臨著營養缺乏與營養過度的雙重挑戰。

  一、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明顯改善

  ***一*** 居民膳食質量明顯提高。我國城鄉居民能量及蛋白質攝入得到基本滿足,肉、禽、蛋等動物性食物消費量明顯增加,優質蛋白比例上升。城鄉居民動物性食物分別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費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與1992年相比,農村居民膳食結構趨向合理,優質蛋白質佔蛋白質總量的比例從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 61%。***詳見表1,2***。

  ***二***兒童青少年生長髮育水平穩步提高。嬰兒平均出生體重達到3309克,低出生體重率為3.6%,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全國城鄉3-18歲兒童青少年各年齡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釐米。但與城市相比,農村男性平均低4.9釐米,女性平均低4.2釐米。

  ***三***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顯著下降。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為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4%,農村下降51%;兒童低體重率為7.8%,比1992年下降57%,其中城市下降70%,農村下降53%。

  ***四***居民貧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農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農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二、居民營養與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一***城市居民膳食結構不盡合理。畜肉類及油脂消費過多,穀類食物消費偏低。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費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達到35%,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穀類食物供能比僅為47%,明顯低於55-65%的合理範圍。此外,奶類、豆類製品攝入過低仍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一些營養缺乏病依然存在。兒童營養不良在農村地區仍然比較嚴重,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和低體重率分別為17.3%和9.3%,貧困農村分別高達29.3%和14.4%。生長遲緩率以1歲組最高,農村平均為20.9%,貧困農村則高達34.6%,說明農村地區嬰兒輔食新增不合理的問題十分突出。

  鐵、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缺乏是我國城鄉居民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國居民貧血患病率平均為15.2%;2歲以內嬰幼兒、60歲以上老人、育齡婦女貧血患病率分別為24.2%、21.5%和20.6%。3-12歲兒童維生素A缺乏率為9.3%,其中城市為3.0%,農村為11.2%;維生素A邊緣缺乏率為45.1%,其中城市為29.0%,農村為49.6%。全國城鄉鈣攝入量僅為391毫克,相當於推薦攝入量的41%。

  ***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1、高血壓患病率有較大幅度升高

  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18.8%,估計全國患病人數1.6億多。與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數增加約7 000多萬人。農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鄉差距已不明顯。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類農村高血壓患病率依次為20.4%、18.8%、21.0%、19.0%、20.2%和12.6%。

  我國人群高血壓知曉率為30.2%,治療率為24.7%,控制率為6.1%;與1991年的26.6%、12.2%和2.9%相比有所提高,但仍處於較差水平。

  2、糖尿病患病增加

  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2.6%,空腹血糖受損率為1.9%。估計全國糖尿病現患病人數2 000多萬,另有近2 000萬人空腹血糖受損。城市患病率明顯高於農村,一類農村明顯高於四類農村。與1996年糖尿病抽樣調查資料相比,大城市20歲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中小城市由3.4%上升到3.9%。

  3、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我國成人超重率為22.8%,肥胖率為7.1%,估計人數分別為2.0億和6 000多萬。大城市成人超重率與肥胖現患率分別高達30.0%和12.3%,兒童肥胖率已達8.1%,應引起高度重視。與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資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預計今後肥胖患病率將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4、血脂異常值得關注

  我國成人血脂異常患病率為 18.6%,估計全國血脂異常現患人數1.6億。不同型別的血脂異常現患率分別為:高膽固醇血癥2.9%,高甘油三酯血癥11.9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7.4%。另有3.9%的人血膽固醇邊緣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血脂異常患病率中、老年人相近,城鄉差別不大。

  5、膳食營養和體力活動與相關慢性病關係密切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體力活動與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的發生密切相關;高鹽飲食與高血壓的患病風險密切相關;飲酒與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的患病危險密切相關。特別應該指出的是脂肪攝入最多體力活動最少的人,患上述各種慢性病的機會最多.

  第三部分 擬採取的措施

  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根據本次調查結果,從國情出發,從急需入手,以不失時機和分類指導為原則,將從政策支援、市場指導和群眾教育三方面加強居民營養改善和慢性病預防工作:第一,加強政府的巨集觀指導,儘快制定相關法規,將國民營養與健康改善工作納入國家與地方政府的"十一.五"發展規劃;第二,加強對農業、食品加工、銷售流通等領域的科學指導,發揮其在改善營養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加強公眾教育,倡導平衡膳食與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為充分利用本次調查資訊,將組織有關部委和機構完成中國國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白皮書、論文集和系列科普叢書,並儘快向社會公開調查資料庫,實現資訊共享。

  本次調查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部門的支援。

  中國人健康調查報告篇2

  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被譽為“世界營養學界愛因斯坦”的柯林·坎貝爾教授,在一項歷時27年的系列動物實驗中,得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結論。坎貝爾教授的主要觀點,日前在《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中被披露。

  閱讀提示: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柯林·坎貝爾主持的一項長達27年的動物實驗表明,佔牛奶蛋白87%的酪蛋白可以促發癌症。此外,牛奶還會引發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等慢性病。安全的蛋白質則來自植物,包括小麥和豆類——這類蛋白質即使攝入量很高,也不會誘發癌症。因此他發出呼籲,中國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傳統飲食結構才是健康的,應該控制牛奶和肉製品的攝入。

  “大鼠實驗”得出驚人結論

  坎貝爾教授圍繞這一研究成果進行的一系列動物實驗,前後開展了27年,其中最重要的是“大鼠實驗”。黃麴黴素是一種高致癌物,

  坎貝爾教授讓實驗老鼠全部接觸同等劑量的黃麴黴素,在體內產生腫瘤病灶細胞。然後,他用含不同蛋白質的飼料餵養大鼠。一組大鼠的飼料中含20%的谷蛋白***植物蛋白***,一組大鼠的飼料中含20%的酪蛋白***動物蛋白,牛奶中87%的蛋白質都是酪蛋白***。

  經過一段時間後,吃飼料中含20%谷蛋白的大鼠,體內腫瘤病灶細胞沒有什麼增加;吃飼料中含20%酪蛋白的大鼠,體內腫瘤病灶細胞則呈斜線顯著上升。這一實驗最重要的發現是:當攝入的酪蛋白水平達到或者超過大鼠生長所需要的正常水平時,就會促進癌的發生。 實驗證明:低蛋白膳食***植物蛋白***能抑制黃麴黴毒素誘發癌症,而且,即使癌症已經發生,低蛋白膳食也能顯著地遏制癌症病情的惡化。而高蛋白膳食***動物蛋白***則能對黃麴黴毒素誘發癌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事實上,膳食蛋白質對癌症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只需要調整蛋白質的攝入量,就可以啟用或者抑制癌症的發生和發展。

  坎貝爾進一步指出,佔牛奶蛋白組成的87%的酪蛋白可以促進各階段的癌症。安全的蛋白質則來自植物,包括小麥和豆類——這類蛋白質即使攝入量很高,也不會誘發癌症。坎貝爾由此得出了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牛奶蛋白***優劣判斷的驚人結論:“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所謂低品質的植物蛋白,儘管用於合成新蛋白質的速度比較慢,但是很穩定,這種蛋白才是最健康的蛋白,也是身體最需要的蛋白。和動物來源的蛋白質相比,植物蛋白緩慢,但是能穩定地贏得‘健康比賽’的勝利。”

  我們常常以“外國人喝的是牛奶,吃飯以肉食為主”來作為西方人普遍強壯的原因。然而,坎貝爾卻對中國的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傳統飲食結構非常推崇,認為這才是科學的、健康的。

  1990年6月6日,美國著名報紙《今日美國》在頭版醒目位置刊登了一篇題為《健康生活,東方優於西方》的文章。文章認為,中國人的飲食結構是合理正確的,美國人應效仿東方飲食習慣,控制牛奶和肉製品的攝入。

  文章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就是根據坎貝爾教授在中國的研究。1983至***,在坎貝爾教授的組織下,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現為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等多家權威機構合作,在中國24個省區市的69個縣開展了3次關於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研究。研究發現,中國的肥胖者比美國少得多,患心臟病、直腸癌和乳腺癌的比率也比美國少得多,就是因為中國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傳統飲食結構。《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一書中,很大一部分就 是在這一研究結果的基礎上寫成的。

  “這部分關於中國健康調查的內容還獲得了中國衛生部的科技進步一等獎。”流行病學和健康管理專家、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長助理黃建始教授介紹,他認為《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一書“可靠、可信、可讀、可用”。

  慢性病背後的“牛奶因素”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牛奶在許多家庭迅速地普及,乃至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同時,中國的慢性病發病率也開始上升。但極少有人考慮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

  坎貝爾教授在題為《東方營養學的未來及西方營養模式的啟迪》的報告中指出,中國人不要重複西方國家在飲食結構不合理方面所付出的代價,特別是美國快餐所引起營養不平衡所導致的肥胖症。坎貝爾認為,中國人普遍地、大量地飲用牛奶,使動物蛋白質攝入大為增 加,也給不斷髮展的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具體表現為營養過剩引起肥胖,繼而使心臟病、中風、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增加,由此導致公共和個人醫療開支逐年遞增。

  坎貝爾指出,攝入少量的動物蛋白是安全的,但如果過量,癌細胞就會被高蛋白“催發”,導致迅速擴散。有些科學家不相信這一結果,做了類似的實驗後發現,確實如此。“那麼,我的良好健康處方就是:吃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給健康帶來多種益處;吃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給你的身體帶來意料不到的危險,此類食品包括奶製品、肉類和雞蛋。”坎貝爾教授說

  挑戰健康迷信,抵抗商業洗腦

  ***一***

  關於中國人健康問題的調查報告

  工商管理0703班 何 曄 平 2010年09月12

  調查主題:中國營養保健機構專案實施的調查報告暨市場分析 調查時間:2010年09月 調查物件:餐飲機構,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以及食品製造工廠和市場中的消費者 個體

  調 查 人:何曄平

  調查內容總結:

  中國飲食文化一直是中國人引以為豪的亮點。然而,當人們的生存環境由於人們自身的行為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們又不得不對這種常見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進行深刻的反思。據權威調查,中國人的死亡原因中,因生活方式而導致死亡的將近50%,其中“不良的飲食消費”就佔九成。我們不得不大聲呼籲:中國人的飲食有問題。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物質財富日益增加、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今天,雖然我國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口處於貧困狀態,但大部分人已由過去的“飢餓型”向“溫飽型”、“小康型”轉化,開始漸漸注重飲食營養。但是人們對“營養”二字的認識多數只停留在“吃多”、“吃好”和“美食”上,造成很多人膳食中熱量和脂肪含量過高,而某些維生素、礦物質缺乏,導致中國人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攝入不均衡或嚴重過剩,從而產生營養過剩和營養缺乏並存的嚴重飲食問題。這也可能說明為什麼現在外面的人都是挺著大肚子走路的原因吧。中國人的飲食問題還表現在營養知識缺乏、飲食不衛生、飲食習慣不良、烹調加工不科學等等。

  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出差或者旅行到一個地方去需要在餐廳飯店就餐的時候總會為點菜犯愁。因為不知道你所點得每道飯菜口味能否適合自己的胃口?飯菜衛不衛生?不管你是否在意這些是當今雖然大小飯店比比皆是, 但飯菜的質量問題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你沒有為此擔心過什麼那麼我就用我觀察到的和查閱到的事實告訴你。

  我國剛剛解決了溫飽正在向健康方面轉向,在幾十年前我國很大面積的人們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所以養成了一個習慣見面時的問候語--“吃了嗎?”所以那時人們把能否吃飯當作了當務之急。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眼下吃飯已經不成問題,可是從那時延續下來的習慣還沒

  有徹底改變,那就是大吃大喝的喜食雞鴨魚肉。然而隨著雞鴨魚肉的需求量不斷的增大,聰明的中國人開始了在怎樣提高產

  現如今流行一句話是:四十年前拼命掙錢,四十年後用掙來的錢治病。也可以說是前半生用命換錢,後半輩子用錢換命.那麼在這飲食危機的邊緣,中國人在吃的問題上真的就到絕境了嗎?回答是否定的。隨著健康意識的加強,在絕大多數人們心目中迴歸自然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了。有機無公害蔬菜水果肉類的出現正是解決此類問題亡羊補牢的辦法,可是面對13億的消費群體也只能起到杯水車薪的效果。根據調查的結果,消費者對公共飲食相當的不放心,急需一個全社會專業健康的營養健康機構的出現.這也為營養飲食專案提供了廣大的市場.

  據調查顯示:我國的營養專業人才專業的機構都十分緊缺,可以針對健康和亞健康人群做營養諮詢、指導工作的專案幾乎是沒有。公共營養機構不僅可以在社群發揮重要作用,還可為企業員工、白領、高階管理人員、運動員、家庭提供教育、輔導、指導等服務。也可以從事營養食品教學、科研,食品或保健食品生產經營,食品衛生監督和檢測,醫療衛生等機構的相關崗位;去學校、幼兒園、機關、企事業機構、賓館、酒店的專***兼***職營養人員;健身房、美容院、社群的專***兼***職營養指導;體檢中心的專***兼***職營養人員等。相關行業的專業人才極度缺乏,就業機會多. 許多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以及學校、幼兒園、社群中負責膳食工作或從事營養與

  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員;或者醫藥、營養保健品、食品、餐飲企業及美容、直銷、健身、保險等行業人員、家庭保姆;有興趣全職或兼職從事營養健康工作或對營養、保健、健康知識有濃厚興趣,都能夠成為我們營養保健專案的相關從事人員.這樣我們就是既有了消費市場和專案前景,也有了相關的工作人員,對社會不僅是建立了健康的營養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也解決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調查結果分析:

  對於營養保健專案的調查可看出,中國對於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已經存在急需改變,現在的消費者已經追求的是一種高品質,健康營養的生活方式,這為這個專案提供了消費群體市場.同時在中國這個專案還是一個新興專案,競爭者相對較少.為專案的良好發展奠定了基礎.降低了專案的實施風險 .最後,由於當前就業壓力巨大,許多從事食品研發,教學,餐飲服務以及對營養保健感興趣的個人都能成為該專案的執行者或實施者.這為專案實施提供了支持者和從業人員.總體上來看,該專案具有廣闊的市場,競爭少,風險性小,利潤相對較高,投資回報率高也快.充分地可以肯定專案具備基本可行性.

  中國人健康調查報告篇3

  中國飲食文化一直是中國人引以為豪的亮點。然而,當人們的生存環境由於人們自身的行為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們又不得不對這種常見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進行深刻的反思。據權威調查,中國人的死亡原因中,因生活方式而導致死亡的將近50%,其中“不良的飲食消費”就佔九成。我們不得不大聲呼籲:中國人的飲食有問題。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物質財富日益增加、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今天,雖然我國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口處於貧困狀態,但大部分人已由過去的“飢餓型”向“溫飽型”、“小康型”轉化,開始漸漸注重飲食營養。但是人們對“營養”二字的認識多數只停留在“吃多”、“吃好”和“美食”上,造成很多人膳食中熱量和脂肪含量過高,而某些維生素、礦物質缺乏,導致中國人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攝入不均衡或嚴重過剩,從而產生營養過剩和營養缺乏並存的嚴重飲食問題。這也可能說明為什麼現在外面的人都是挺著大肚子走路的原因吧。中國人的飲食問題還表現在營養知識缺乏、飲食不衛生、飲食習慣不良、烹調加工不科學等等。

  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出差或者旅行到一個地方去需要在餐廳飯店就餐的時候總會為點菜犯愁。因為不知道你所點得每道飯菜口味能否適合自己的胃口?飯菜衛不衛生?不管你是否在意這些是當今雖然大小飯店比比皆是, 但飯菜的質量問題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你沒有為此擔心過什麼那麼我就用我觀察到的和查閱到的事實告訴你。

  我國剛剛解決了溫飽正在向健康方面轉向,在幾十年前我國很大面積的人們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所以養成了一個習慣見面時的問候語--“吃了嗎?”所以那時人們把能否吃飯當作了當務之急。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眼下吃飯已經不成問題,可是從那時延續下來的習慣還沒有徹底改變,那就是大吃大喝的喜食雞鴨魚肉。然而隨著雞鴨魚肉的需求量不斷的增大,聰明的中國人開始了在怎樣提高產量上動起了腦筋,於是各種新增劑應運而生了所謂的增肥劑 、增長劑、 瘦肉精 、蘇丹紅、香精、三聚氰胺等等,凡是能增加產量和改善外觀顏色的各類化學的有毒的不管後果如何怎樣能用上的全都用上了。從而導致了從當時的吃不飽發展成了現如今的肥胖病發病率的指數級的增加。蔬菜主食方面也不容樂觀,各種蔬菜嚴重的脫離自然規律的發展美其名曰反季節蔬菜,但是現在那種蔬菜不是用化肥農藥喂出來的呢?有時為了趕時節不該成熟上市的蔬菜就用早熟劑噴灑塗抹,化學農藥的殘留量做為普通的消費者誰能測的出來呢?還有飯店餐廳的老闆把剩餘的飯菜回收後再加工重複使用是普遍的潛規則。甚至現在還有相當一部分學校、組織機構等出現了地溝油。甚是噁心。

  主食方面中國主要是食用大米麵粉。那麼我們有幾個知道雪白的麵粉是怎麼回事嗎?是用摻加增白劑生產出來的,蓬鬆雪白的饅頭你是否想到洗衣粉除了能洗衣服外還能用到饅頭裡,用來足浴的那種專業粉末竟然也可以成為夏天大街上叫賣涼粉的原材料。大米也能脫胎換骨,陳舊的過時大米用工業石蠟在專門的機器中稍經加工就變成晶瑩剔透的新鮮大米了,如果不夠香聽說還可以新增點香精呢。袋裝食品 、飲料中不新增的防腐劑根本就存放不了那麼長時間。更有甚者把敵敵畏等劇毒農藥直接加入食品飲料***聽說檳榔就是這樣制的*** 酒類中從而提高口感。醫用藥品中國產新藥每天要上市500多種,看看藥品的用途效果和價格就會知道換湯不換藥這句成語的來歷了。

  總之當今的中國,吃的花樣越來越多各種病種越來多,形成了一條惡性迴圈鏈條即:食用摻加各類有毒有害新增劑的蔬菜水果---->造成人體傷害發生各種病情-----再用偽劣的藥品進行醫治----最終導致健康狀況的嚴重下降---->再花錢進行補救。結果什麼都晚了。我這不是在危言聳聽,不相信你到飯店的後堂裡進行微服私訪,不信你到食品 飲料加工廠工作幾天,不信你到蔬菜水果種植園瞭解一下,你就會有和我一樣的觸目驚心了。當你真正的瞭解到食品飲料餐飲等各種與吃有關行業的內幕後你就會有感而發的驚訝,原來我們的病都是吃出來的,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吃些什麼呢??這可能也就是湖南衛視幾年前出現林博士利用紅薯防癌症,今年的張悟本惡意的綠豆炒以及李一道長利用道家食療行騙提供市場機會吧.雖然他們都是違法行騙,可是消費者的需求和市場依然是存在的,是巨大的.

  現如今流行一句話是:四十年前拼命掙錢,四十年後用掙來的錢治病。也可以說是前半生用命換錢,後半輩子用錢換命.那麼在這飲食危機的邊緣,中國人在吃的問題上真的就到絕境了嗎?回答是否定的。隨著健康意識的加強,在絕大多數人們心目中迴歸自然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了。有機無公害蔬菜水果肉類的出現正是解決此類問題亡羊補牢的辦法,可是面對13億的消費群體也只能起到杯水車薪的效果。根據調查的結果,消費者對公共飲食相當的不放心,急需一個全社會專業健康的營養健康機構的出現.這也為營養飲食專案提供了廣大的市場.

  據調查顯示:我國的營養專業人才專業的機構都十分緊缺,可以針對健康和亞健康人群做營養諮詢、指導工作的專案幾乎是沒有。公共營養機構不僅可以在社群發揮重要作用,還可為企業員工、白領、高階管理人員、運動員、家庭提供教育、輔導、指導等服務。也可以從事營養食品教學、科研,食品或保健食品生產經營,食品衛生監督和檢測,醫療衛生等機構的相關崗位;去學校、幼兒園、機關、企事業機構、賓館、酒店的專***兼***職營養人員;健身房、美容院、社群的專***兼***職營養指導;體檢中心的專***兼***職營養人員等。相關行業的專業人才極度缺乏,就業機會多. 許多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以及學校、幼兒園、社群中負責膳食工作或從事營養與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員;或者醫藥、營養保健品、食品、餐飲企業及美容、直銷、健身、保險等行業人員、家庭保姆;有興趣全職或兼職從事營養健康工作或對營養、保健、健康知識有濃厚興趣,都能夠成為我們營養保健專案的相關從事人員.這樣我們就是既有了消費市場和專案前景,也有了相關的工作人員,對社會不僅是建立了健康的營養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也解決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調查結果分析:

  對於營養保健專案的調查可看出,中國對於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已經存在急需改變,現在的消費者已經追求的是一種高品質,健康營養的生活方式,這為這個專案提供了消費群體市場.同時在中國這個專案還是一個新興專案,競爭者相對較少.為專案的良好發展奠定了基礎.降低了專案的實施風險 .最後,由於當前就業壓力巨大,許多從事食品研發,教學,餐飲服務以及對營養保健感興趣的個人都能成為該專案的執行者或實施者.這為專案實施提供了支持者和從業人員.總體上來看,該專案具有廣闊的市場,競爭少,風險性小,利潤相對較高,投資回報率高也快.充分地可以肯定專案具備基本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