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及答案

  定義判斷試題練習對於備考國考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來說非常重要,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國考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幫助你練習提分。

  國考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一***

  1、排中律的內容是在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同一條件下,對於同一物件的兩個相互矛盾的思想,必定有一個是真的,不會同時都是假的。矛盾律的內容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任何一個思想不能互相沖突,不能一面肯定了一種思想,一面又否定這一思想;因為一個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時都是真的。根據以上定義,下列內容中違反排中律的是*** ***。

  A、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法庭上的陳述互相矛盾,他先說“本案所有證人的證詞都是可信的”,隨後又說“有些證人的證詞是不可信的”

  B、有同學在評價張教授的年齡時說:“張教授今年40歲,不算年輕了;但是,在學院所有的教授中,張教授是最年輕的”

  C、某教育工作者在一次保護兒童權益的會議上說教育孩子捨己為人的思想是錯誤的;後來又在一次面向家長的講座上說不教育孩子捨己為人的思想是錯誤的

  D、孟什維克認為,應該把社會主義意識從外面灌輸到工人運動中去的說法是錯誤的;但是他們認為否定這個說法也是錯誤的

  2、行為犯和結果犯的劃分,在於確定犯罪的既遂與未遂問題,行為犯是指僅實施構成要件所描述的行為,無需發生物質性的危害結果即可構成既遂的犯罪,結果犯是指在構成要件中要求行為人的行為發生一定的物質性的危害結果才可構成既遂的犯罪。根據上述定義,下列犯罪既遂形態中屬於行為犯的是*** ***。

  A、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祕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

  B、脫逃罪,是指依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脫逃司法機關羈押和監管的行為

  C、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

  D、搶劫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3、角色衝突是當一個人扮演一個角色或同時扮演幾個不同的角色時,由於不能勝任,造成不合時宜而發生的矛盾和衝突。角色間衝突是指一個人所擔任的不同角色之間發生的衝突。主要表現為兩個情形:一是空間和時間上的衝突;二是行為模式內容上的衝突。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於角色間衝突的是*** ***

  A、小強放學回家要做家務,並給弟弟輔導功課,直到凌晨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B、王林結婚之後,妻子和母親關係不和,忙於工作的同時還要在二人之間斡旋

  C、李紅高考想報臨床醫學專業,父母要她報考經濟類專業,老師建議她報英文專業

  D、楊明最近由普通員工被提升為部門副總監,新的挑戰使他忙得焦頭爛額

  4、依據公眾與組織有無歸屬關係,可以把公眾分為內部公眾和外部公眾。內部公眾是指與社會組織有著直接的歸屬關係,與社會組織關係最為密切的一類公眾;外部公眾是指除內部公眾外的與社會組織的生存發展有著利益關係的全部公眾。

  對於某飛機制造企業,下列哪項屬於外部公眾?*** ***

  A、該飛機制造企業的股東

  B、該企業職工主要生活社群的麵粉店職工

  C、該飛機制造企業的零部件供貨商

  D、該企業所在地的工商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

  5、定義:

  ***1***感覺是人們的感官對多種不同能量的覺察,並轉換成神經衝動。

  ***2***知識就是對客體的如實區別或聯絡。

  ***3***推理是運用一定的法則從已有知識得出新知識的思維活動。

  以下三個例證中,與定義相符的個數有幾個?*** ***

  ***1***竹竿浸入水中被水折成兩段,出水後竹竿又恢復原狀。

  ***2***竹竿在水中並未被折斷,而是由於光線的折射使人產生了錯覺。

  ***3***竹竿浸人水中被水折成兩段,這是客觀不同的緣故。*** ***。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國考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試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判斷考察定義

  題目考察“排中律”,所以僅需在題幹中閱讀“排中律”。

  第二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同一條件”,“兩個相互矛盾的思想”,“必定有一個是真的,不會同時都是假的”。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王某的說法不符合關鍵詞“同一時間”,因此不屬於違反排中律,而是違反了矛盾律;B中的“年輕”是相對概念,不符合關鍵詞“同一條件”,因此不屬於違反排中律;C中該教育工作者的行為不符合關鍵詞“同一時間”,因此不屬於違反排中律,而是違反了矛盾律;D中孟什維克觀點完全符合關鍵詞,認為兩個相互矛盾的思想同時都是假的,因此屬於違反排中律。綜上,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B

  解析: 依據此題的定義可以得出,行為犯無需發生物質性的危害結果,而不問結果如何。而結果犯則發生一定的物質性的危害結果。A、D選項都涉及到了公私財物,C選項中他人的生命也屬於物質性的範疇,所以A、C、D都是結果犯,只有B選項是行為犯。因此本題答案為B。

  3、答案: A

  解析: 題幹中關於“角色間衝突”是指一個人扮演多個角色的時候產生的衝突,主要表現為兩個情形:一是空間和時間上的衝突;二是行為模式內容上的衝突。A項中,小強放學回家擔任大人、家長、學生三個角色,三角色間在時間上存在衝突,所以有他“直到凌晨才能完成學習任務”;B項中,王林扮演了丈夫和兒子2個角色,但沒有表現出角色間的衝突;C、D兩項不涉及一個人扮演多個角色。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C

  解析:

  外部公眾的定義要點是:①內部公眾***有著直接的歸屬關係***外;②有著利益關係。A項不符合①,屬於內部公眾;B、D兩項均不符合②。故答案選C。

  5、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

  感覺:關鍵詞為“感官對多種不同能量的覺察”;

  知識:關鍵詞為“對客體的如實區別或聯絡”;

  推理:關鍵詞為“從已有知識得出新知識”。

  第二步:逐一判斷例證,得出答案

  例證***1***竹竿被水折成兩段,是視覺對水面上的竹竿和浸入水中的竹竿的覺察,符合“感覺”的定義;

  例證***2***揭示竹竿未被折斷的原因,是對竹竿浸入水中這一現象的如實分析,符合“知識”的定義;

  例證***3***只說竹竿被折成兩段是由於客觀不同,沒有體現出“感官對多種不同能量的覺察”、“對客體的如實區別或聯絡”、也沒有“運用法則從已有知識得出新知識”,不符合上述三個定義中的任一個。

  故正確答案為C,只有兩個例證與定義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