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固廢管理制度範文

  為了加強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進行有效的收集、入庫、計量、交接、保管、統計、處置、利用,及時控制和消除危險廢物引起的事故,需要制定並實施相應的管理制度。小編今天為你整理了。

  一

  1、目的

  為對固體廢棄物進行科學地分類、收集、貯存、處理,從而達到合理利用廢棄物,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特制定本程式。

  2、適用範圍

  本程式適用於各單位固體廢棄物收集、貯存和處理的全過程控制與管理。

  3、職責

  3.1安全環保管理部門負責各單位和辦公區生產的危險廢棄物管理工作。

  3.2各單位、部門負責一切生產活動產生的一般廢物的處置管理工作。

  3.2綜合管理部門負責辦公樓區產生的危險廢棄物管理工作。

  4、工作程式

  4.1廢棄物分類

  各單位產生的廢棄物分為兩大類:危險廢物和普通廢物;普通廢物又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廢物。

  4.2危險廢物的收集和處理

  4.2.1各單位產生的危險廢物必須設定收集容器,進行回收〔見表1〕。

  4.2.2各單位均須設定危險廢物的存放點和收集容器,並按照危險廢物的型別分別以不同的標識,以利於危險廢物的分類收集。

  4.2.3危險廢物收集容器的配備要考慮危險廢物特性與盛裝容器的化學相容性

  4.2.4安全環保管理部門定期對生產現場的危險廢物進行回收處置

  4.2.5各單位試驗室產生的廢化學試劑,應按有關規定進行收集處理,嚴禁隨意排放。

  4.3普通廢物的收集和處理

  各生產車間設定固定的普通廢物存放點。不可回收廢物可直接投入市政指定垃圾推;可回收廢物由各單位自行聯絡單位進行回收,並保留相關記錄資料。

  4.4廢物的管理

  4.4.1各單位產生的廢物特別是危險固體廢物存放點應設有防雨、防洩漏、防飛揚等防護設施。

  4.4.2各單位對危險廢物收集容器進行標識***見表3***。

  4.3.3辦公樓區應配備固廢回收裝置或劃定存放區域,按規定對廢電池等辦公垃圾進行回收處理。

  4.3.4各單位通過更改工藝、制定規章制度以儘量減少各類廢棄物的產生量,特別是危險廢物的產生量。

  5、相關檔案

  5.1《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法》

  5.2《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式》

  5.3《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二

  1、所有危險廢物都必須回收,交予有資質的廠商處理。

  2、現場產生的所有危險廢物,都必須分類好,存放在指定的暫存區內,暫存區必須有相應防治措施,防止汙染擴散。

  3、現場將危險廢物運往危廢暫存區時必須使用防滴漏臺車,不同種類危險廢物一起運輸時,必須每種廢棄物用單獨的膠袋裝好。

  4、危廢暫存區工作人員必須將現場送過來的危險廢物,分類裝到相應的蝴蝶簍中,由中轉站人員用叉車拉走。

  5、危廢暫存區人員必須將危廢分別存放在相應的暫存區內,暫存區必須有相應的防護措施,防止汙染擴散。

  6、危廢暫存區內必須有足夠數量的滅火器與安全防護裝置,暫存區人員必須經過應急救援的訓練,定期參與應急演練。

  7、危險廢物回收廠商回收危險廢物,必須有相關資質,與公司簽訂回收合同,且合同報送環保局備案。

  8、危險廢物廠商進廠必須符合公司門禁與環安規定,且裝車時必須穿好防護用具,設定警戒範圍,不允許其它人進入。

  9、廠商必須按照法規規定當場開出本次危險廢物的轉移聯單,且出廠時必須具備環境管理課開出的出廠放行單。

  三

  加強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進行有效的收集、入庫、計量、交接、保管、統計、處置、利用,及時控制和消除危險廢物引起的事故。

  建立危險廢物產生臺帳、危險廢物轉移手續,每天記錄危險廢物的產生量、轉移量、及去向,責任到人,並如實向上級部門申報。

  一、操作人員熟悉並掌握危險廢物的特性。

  二、操作操作人員熟悉並掌握危險廢物的處置方式及危險廢物環境應急措施。

  三、各車間要求員工使用規定的盛放容器,分類收集相應危險廢物,放到車間指定的位置,不得擅自傾倒、堆放或混裝,並防止危險廢物流失汙染環境。

  四、車間及時安排員工每天將危險廢物運到倉庫,分類存放,廢料倉庫的保管員負責危險廢物的接受、計量、保管、出庫移交,辦理相關手續並建立臺帳。

  五、建造危險廢物專用的儲存倉庫,集中存放回收危險廢物,倉庫應防雨、防晒、防滲漏、防揚塵,按照危險廢物種類,分類設定存放區域並標識,嚴禁各種危險廢物混合存放。

  六、車間回收的危險廢物,在移交入庫時,應按類別分別進行過磅計量,核定具體數量。

  七、採供部落實具備法定資質的加工單位和承運單位並簽訂合同將危險廢物委外加工。

  八、危險廢物運轉時運輸車必須密封,嚴禁洩漏。

  九、危險廢物倉庫必須設定危險廢物警示牌。

  十、接觸危險廢物的人員,必須穿戴規定的勞保用品,做好自身防護。

  十一、一旦發生重大汙染事件時,立即啟動《突發性環境汙染事件應急預案》。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