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鑄就強軍夢心得體會

  實現中國夢、強軍夢,關鍵靠真抓實幹。俗話說,學得好,才能幹得好。而學習的基本方式,就是讀書。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一個不讀書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人;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鑄就強軍夢,沒有過硬的能力素質是不行的。因此,需要通過讀書學習來提高精武強能的個人本領。

  讀書點燃追求夢想的激情。讀的書越多、越深入,越感覺到世界的廣大、學海的無涯,越感覺到有責任去追求心中的夢想。要使強軍夢變為現實,需要我們具備與本職崗位相適應的能力素質。每名官兵要愛學、善學、勤學,心存憂患意識,常思本領恐慌,增強讀書自覺,使崇尚讀書成為軍營風尚,在閱讀中點燃追求夢想的激情。

  同樣,讀書也能凝聚追夢的力量。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說,寧可沒有印度殖民地,也不能沒有莎士比亞。讀書就是吸取力量,一種基於文化上的力量,一種更為根本的、長遠的力量。一個人閱讀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個人的學習力、思考力、實踐力。作為當代軍人,只有養成常讀書、讀好書的習慣,才能不斷地從書中獲取知識、吸取營養、激發活力,才能工作有底氣、做事有靈氣、創新有才氣,才能在強軍實踐中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篇二

  古人云:“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部隊官兵讀書學習,明的是強軍之道理。在強軍夢的牽引下,讀書熱潮滿軍營。在第19個“世界讀書日”前夕,記者來到武警北京市總隊十七支隊,在與官兵的座談中感悟軍營讀書的新情況新景觀。

  紅色書籍理應成為軍營閱讀的主流

  楊偉峰***支隊長***:我軍的歷史就是能打仗、打勝仗的歷史。一部軍史,萬千風流。那些鐵骨錚錚的英雄好漢,那些鐵血硝煙的生死廝殺,是今天我們實現強軍目標的最好教材。據我們調查,前輩們的功勳壯舉、光榮傳奇,今天的年輕一代官兵們最崇拜。所以《苦難輝煌》《長征長征》等紅色書籍和其他軍事題材的作品,一直是軍營閱讀量最大的書籍。

  毋庸諱言,在少數戰士的床頭櫃裡,所謂“抓眼球”的書刊時有所見。我們並不反對官兵們廣泛閱讀,擴大知識面,業餘讀書也不必強求一律。但是,紅色書籍理應成為軍營閱讀的主流。我們既要春風化雨般地引導,也要理直氣壯地講清道理—要想當好兵,先要讀好書。

  讀書不會成為政績,卻能形成風氣

  徐波***支隊政委***:讀書不會成為個人政績,卻能形成單位風氣。一個人的閱讀習慣,體現著他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隨著官兵整體文化水平的提高,上世紀60年代初,我軍取消基層文化教員的編制。時至今日,部隊官兵文化程度越來越高,但隨之而來的是讀書的需求和引導。

  執干戈以衛社稷,頌詩書以滌心靈。支隊黨委把開展讀書學習活動寫入政治工作指示,特別要求領導幹部要當讀書學習的帶頭人,不能把讀書少作為“光榮的缺點”。向全體官兵做出鄭重承諾,保證“月讀一書”,並寫出讀書心得體會晒在政工網上請大家監督。領導幹部書卷氣多了,庸俗風氣自然會減少,既開闊胸懷又減少應酬,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今日“惠兵”在心靈

  陳杰***教導員***:我們常說“育人惠兵”,而以往“惠兵”總偏重於解決衣食住行。這些問題當然要解決,但是,百年樹人、長遠帶兵,豐富官兵的精神世界應成為今天“惠兵”的重點。

  現在面臨的新情況是,部隊工作、訓練任務重,讀書時間常常得不到保證。我們由此入手,讓讀書成為各級組織的“惠兵”之舉。比如,給團支部、軍人委員會等群眾組織賦予引領讀書活動的新職能;各級經常組織讀書知識比賽、演講和詩歌競賽等活動;通過下撥專項經費,定期為基層讀書室更換圖書,明確指定每週的讀書時間等形式,確保官兵有書可讀、有時間讀書。

  讀書不能“泛娛樂化”

  彭文彬***副中隊長***:我們在基層官兵消費調查中發現,過去戰士們的消費支出主要是購買肥皂牙膏、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如今學習開支佔了一定比例,每月少則三五十元,多則數百元。

  年輕人的廣泛興趣必然形成閱讀的多元化選擇。如何引導官兵在種類繁多、良莠不齊的圖書市場選擇適合自己的好書,無疑成為新時期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新課題。在士兵購書清單中,雖然勵志類的佔73%,但個別士兵入伍前就喜歡看玄幻、穿越類網路小說,入伍後依然首選此類書籍。讀書屬於個人興趣愛好,不宜簡單粗暴地批評制止,但卻不能放任“泛娛樂化”,這對於培育戰鬥精神和淨化警營環境十分重要。

  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

  王建烈***指導員***:指出,“讀書的原則和範圍要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這是提高官兵讀書學習積極性的一個重要方法。基層讀書應該重視功能性學習,避免盲目跟風,每個人都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選擇自己的讀書內容,做到學有所用、學有所成。比如,我們支隊擔負著幾十個國家使館的警衛任務,為了更好地完成執勤任務,官兵們都根據實際選學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的日常用語,上級編印的《執勤口語100句》成為基層的熱門書。

  這就形成了一個讀書的良性迴圈—既是第一需要,又是第一愛好,同時還成為個人成長進步的階梯。支隊還設立了“學習成才標兵”專項獎勵制度。近3年來,支隊共有46人考上軍校,拿到本科、大專文憑的達2000多人。

  讀書收穫的附加值

  胡逸群***大隊長***:忠厚培元氣,詩書繼世長。我的體會是,讀書學習能夠收穫更多的附加值。我入伍前僅有小學文化,是軍事過硬、文化“瘸腿”的幹部。為此,在工作之餘,我紮紮實實地讀《史記》《資治通鑑》等國學經典。讀這些書需要屏氣凝神有靜氣,幾年下來,除了學到豐富的知識外,還讓我養成了一種從容不迫、不急功近利的心態。

  我們有一個“士兵大講堂”讀書活動,戰士們學習有什麼體會,讀了什麼好書都可以上臺去講。這是非常好的學習方式,大家的心理素質、語言表達都能得到很好的鍛鍊。同時,通過這樣的交流,集體榮譽感、官兵關係、戰友感情等都得到提高。十五中隊先後有49名士兵走上“士兵大講堂”。許多人在家是“宅男”,不善與人交流,如今在待人接物等方面都變得落落大方了。

  不求學得熱鬧,只求入心入腦

  劉鵬軍***上士***:作為一個基層戰士,我熱愛讀書,但只圖熱鬧的形式主義我視之為負擔。我現在是代理排長,在我們排我是這樣做的:第一,電視、網路、行動通訊等電子媒體雖然會帶來一些副作用,但不能一概而論。其實不論書的載體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是用眼睛看還是用耳朵聽,只要書的內容健康向上,就能達到讀書的目的;第二,讀書筆記的篇幅多少、筆畫是否整齊等並不重要。心得筆記,心有得而記之,不搞形式主義的檢查評比;第三,業餘時間提倡個性化讀書,每個人的興趣特點不同,你愛古典我喜現代,你讀傳記我看散文,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不必像搞內務一樣統一。

  總之,不求學得熱鬧,只求入心入腦,讀書就能成為官兵們的自覺,並且樂此不疲。

  讀書時間靠的是科學安排

  李光振***上等兵***:我曾在“士兵大講堂”上與大家分享一課—《規劃每一天,把握每一秒》。說實話,作為一個基層士兵,可供讀書的時間並不多,但是,這不應該成為忽視讀書的藉口。

  人之差異在於學習,學習差異在於如何利用業餘時間。我很享受微不足道的點滴時光,飯前5分鐘讀一張報,操課後10分鐘背幾個單詞,熄燈前20分鐘讀一章書。如此,在合理安排中,我每天能節約出45分鐘,保證每月可讀完一本書。同時還要學會科學安排時間,比如大部頭的書我留待整塊時間看,而常備一些“口袋書”,見縫插針找時間讀。

  這裡同樣是大學

  吳堅江***列兵***:我是大學生士兵,從前總以為部隊的讀書水平不高,沒想到戰友們不僅愛讀書,而且還自己編寫書報。比如我們中隊,除了人手一本讀書筆記和剪貼本外,每個班還辦起士兵小報,編寫出《我在使館區當兵》《我們激情燃燒的歲月》等10餘本書,創作出《母親與哨位》等歌曲。士官曹金良擔任連隊新聞報道員期間,發表新聞作品上百篇,退伍後被聘為《中國教育報》編輯。

  這些都激勵著我獻身警營,因為這裡同樣是我的大學。

  良好的讀書環境能讓人脫俗

  張浩***排長***:良好的讀書環境能讓人脫俗。如今在支隊,最流行的禮物是書,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書。每年年初,上級機關給基層官兵贈書;新兵下連,幹部給新兵贈書;一茬茬老兵退伍,帶走軍營記憶的同時,也留下一本本“愛心書”;就連警民共建,地方政府送的也是書……讀書成為軍營的時尚,讀書人得到官兵的“點贊”,這已經成為軍營的新景觀。

  篇三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那天,我部組織開展了以“讀書鑄就強軍夢”為主題的“讀書圓夢”成果彙報會。我坐在臺下認真聆聽著每一名官兵的發言。其中,某倉庫保管分隊分隊長羅振能的發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羅在讀書彙報中講了他的一段經歷:當兵臨走那一天,母親叮囑他:“書沒讀好,但要當個好兵。”帶著“再也不用讀書”的一絲竊喜,小羅來到部隊,沒想到整天與深山竹海為伴,與洞庫彈藥為伍。起初,他和一些新戰友因忍受不住連隊艱苦的生活而想著調離。不久後,分部開展了“讀書圓夢”活動。小羅本來不太愛看書,可每天看大家都忙著利用空餘時間“充電”,他想找個人聊天都找不到。終於,倉庫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小羅也捧起了書本。結果幾年下來,他入黨立功,轉了士官,當了班長、代理分隊長。小羅說,讀書讓他感到守山就是守心,守住了心,就能耐得住寂寞,深化轉化讀書成果,催生戰鬥力保障力,在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夢想。

  小羅的一番讀書感悟,讓我的思緒暢遊千里,又回到了對知識如飢似渴的上世紀80年代。回顧34年的軍旅生涯,自己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一名正師職領導幹部,我深切感到,每一點進步、每一次成長、每一分收穫,都離不開組織的關心培養,離不開對知識的渴求。堅持讀書學習,才讓我有機會施展拳腳,實現自己的抱負,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1981年11月,我參軍來到舟山某海防部隊服役。說句心裡話,當時我所在的連隊比起小羅現在的倉庫條件要艱苦得多。連隊四面環山臨海,不僅居住環境惡劣,生活條件也十分艱苦,遇到大風大浪天氣,補給船靠不了岸,連隊官兵只能每天靠儲存的鹹菜就著饅頭過日子。起初,我也有打“退堂鼓”的念頭,但連隊濃厚的文化學習氛圍打消了我的顧慮。因為從小我就養成了每天花上一個小時讀書的習慣,所以新兵下連後,只要有空餘時間我就鑽進連隊圖書室,如飢似渴地學習。一天,營裡要物色一名報道員,也許是教導員覺得我愛讀書,是個能培養的好苗子,沒過幾天我就被調到營部從事新聞報道工作。1983年2月,我在連隊採寫的不過百字的訊息,第一次變成了鉛字發表,此後便接二連三地在《解放軍報》、《人民前線》等報刊上發表稿件,半年後就被調到師部擔任報道組組長。1984年9月我考入南京政治學院,作為全軍首批新聞班的一名戰士學員,實現了有朝一日能夠坐在院校的知識殿堂裡靜心讀書的心願。

  畢業後我輾轉於多個單位,無論是在機關還是在基層工作,唯一沒變的是始終以讀書立志要求自己,至今還保持著“白天走幹講、晚上讀寫想”的習慣,力推的“好讀書、讀好書、書讀好”活動,已在我現在的部隊蔚然成風,讓官兵切身感受到“每天都是讀書日”。34年來,我始終堅持自己動手寫稿,過去是剪貼本、筆記本隨身帶,現在是電腦、行動硬碟跟身走,特別是在基層任主官以後,每每開會我都力求做到講短話、講自己的話、講官兵愛聽的話,注重寫短文、寫實文、寫有感而發的文,以此推動部隊各項工作的開展。

  春風柳上歸,正是讀書時。今天,身處思想多元發展、科技飛速進步、文化激烈碰撞、資訊海量增長的時代,我越發感到,唯有通過讀書學習來增長知識、增加智慧、增強本領,才能在新軍事變革的疾風驟雨中闊步前行。要求領導幹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讀書意在探索未知,重在追求真知,貴在學以致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只有通過把從書中得來的新思維、新觀念、新知識、新辦法,運用到工作實踐中,才能凝聚起強軍興軍的力量,真正擔負起我們這一代革命軍人的歷史責任。

  的讀者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