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含義有哪些及特點介紹

  太極拳有著幾百年的歷史傳承,太極拳的整個思想是由於剛開始的太極所得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太極拳的含義有哪些,希望你們喜歡。

  太極拳的含義

  ***1***指宇畝最初渾然一體的元氣,唐穎達《周易正義》:“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易緯·乾鑿度》認為“有形生於無形”,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四階段來解釋“易有太極”。以未見氣時為太易,氣初為太初,形之始為太始,質之始為太素。氣形質混然一體而未分離的狀態,稱之為渾沌。渾沌之物即是古人所說的元氣。以元氣未分狀態為太極,斌以其原始物質的含義。這種觀點在兩漢較為普遍,如劉歆:“太極中央元氣”;王充引易學家的話說:“元氣未分,混沌為一”。鄭玄則以“淳合未分之氣”解釋大極。

  ***2***以虛無本體為太極,如王弼解釋“大衍之數,其一不用”說“不用而用以之道,非數而數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以“一”為太極,認為此“一”不是數,而是“無”, “無”為四十九之策數形成的根據。韓康伯註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說:“夫有必始於無,故太極生兩儀也。"

  ***3***大衍之數的四十九數未分為太極,崔憬說:“四十九數合而未分,是象太極也。今分而為二,以象兩儀矣。分揲其蓍,皆以四為數。一策一時故四策以象四時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據《黃氏逸書考》本***崔憬對大衍之數的論述及其太極說,不以不用之一為虛無實體,以四十九數未分為大極,並且認為八卦涵蘊在大衍之數中。此種觀點,在易學哲學史上有其重要意義,為宋易將漢易的宇宙生成論轉為本體論提供了方法。

  ***4***以陰陽混合未分為太極,周敦頤《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周敦頤以後,對太極的解釋分為三大流派。a、以邵雍為代表,以數說大極。指出“太極一也,不動生二,神也”;以一分而為奇偶解釋太極生兩儀。並認為在人則“心為大極”,在天地則“道為太極。”b、以朱熹為代表,以理說太極。“極是道理之極至,總天地萬物之理便是太極。”***《朱子太極圖說解》***“太極者,其理也。"***《周易本義·繫辭上》***太極乃天地萬事萬物之理的總和,而在具體的事物中也有太極之理。故曰:“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朱子語類》***c、以張載“一物而兩體,其大極之謂與?”為代表,認為無有陰陽,其合一則變化莫測,其對立則相互推移,以此說明太極乃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根源。王夫之闡發張載的學說,堅持以對立統一觀說太極。斷言太極和兩儀是體用關係,非父子關係。並認為太極為陰陽二氣合一的實體,此實體自身具有運動的本性和變化規律。且寓於天地萬物之中,一切現象都是此陰陽統一體不同的表現形式,發揮了以“太和之氣”為世界本原的思想。

  ***5***太極也指,“一陰一陽之謂道” 也正是對太極的解釋。那麼何為道呢,指天道,地道,人道。萬事萬物都有兩面,並且不斷的變化,也有一定的關聯。天道,地道大家根據科學已經證明並且好理解。關鍵是人道,人道又主要就是指思想,思想決定了行為,態度。講的也是大家在尊重自己的思想,尊重自然規律。學會控制情緒,如不生惡念,不怕惡念。探求正確的方法才是我們應該努力。

  道家中的太極

  太極在道家中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出現於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無極***之後,而後形成萬物***宇宙***的本源。比較早使用“太極”概念的,有莊子和《易傳》,一般在宇宙論、方法論上用的太極概念,在中國的典籍中,《易》素來是作為窮盡天地奧祕的哲理書,對成卦過程的分析,根本說來,也是對天地開闢的概述。太極生兩儀,便是由太極的分化形成天地的過程,兩儀,即是天地,亦可是陰陽。太極的概念經常與易學一起出現。道教的易學有自己的獨特體系,太極的概念是道教易學的宇宙論、宗教修養理論和法術理論的重要基本概念 。

  太極拳的主要觀點

  一:關於太極

  品太極,得三味:其一,拳理拳法合乎太極之理術數之變。其二,拳道合乎聖賢大德之道。其三,覺太陽未出點燈生明,太陽一出諸燈失照之境界。

  太極拳的原理淵奧,各家都有精闢的論述,可惜沒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有時甚至背道面馳,至此道漸墜,或不得意而散其學,或愆其能而犯禁忌,愚庸智淺,難契於玄言,至道淵深,得之者有幾?例如太極拳應以不丟不頂為根本,而今推手之士,大都以拙力相待,意牢固其根,如牛相抵,似兩潑婦撕裂。縱觀年會、紀念會、邀請賽的推手都變成了比力大賽,與太極以柔克剛之理相悖,豈知根愈固,彼攻愈烈,自然之理也。

  二:關於風水

  風是氣,氣是水,水生氣,氣生風。這些均來自古大道之源、萬經之首的《易經》重點闡述了象、數、理、卜這一理性,藏者承生氣也,氣承風則散,見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固謂之風水。

  清人範宜賓為藏作著雲“無水風到而氣散,有水則氣止而風無,故風水二字為地之最”。

  辭海認為陰陽宅周圍的風水能招之一家人的禍福;辭源雲:風水之陰陽二宅地勢、方向,據以附會人世的吉凶禍福。等引萬物一理,有始有終,有規律可尋,皆有定數、定理、定論。

  太極徐認為,它可定為趨利避害的生存學;助人向善的心靈學;重建天地人和的幸福學;也是為人類解疑答難的學問,為人類生存創造條件的學問。總之,就是用大自然解釋人類社會的學問,但它不同於現代科學,不同於迷信,不同於宗教,不同於哲學,用現代科學不能完全量化。好比中醫的脈絡,理論、體系、驗證效果,既合情、合理,又符合自然法則。

  三:關於富貴

  富是什麼?論語上說,財物豐饒、貧而無諂。什麼是富貴:富有小富***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大富***晉商、徽商、浙商***、最富***個人多會求財神,有國不稱富***。嬴得富貴又需要哪三種必要條件呢?

  得天之氣祿,得地之氣發,得人之氣旺***有人緣***。即:一陰、二陽、三運、四名***姓名***、五學習,也就是所謂的風水。何為貴?貴是一種氣質,是一種涵養,不是看他的知識,學問、口才也不是看他的拳頭多大,職位高低,也不是看他寫了多少本書,也不是看他的鈔票有多厚。是人受陰陽二氣而修成的道德。二氣交融產生的“特性、氣質”。

  體貌為質,氣為用,氣無形,用之有形,由氣充實而成,又依靠質來運動,因此貴為富之保障。富又能使貴安穩平和,才能把握適度的量,才無量顯現***知、仁、聖、義、忠、和***六德。具備這六德,才算厚重之人,大德之富貴。

  太極拳的總體特點

  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技擊法皆遵循陰陽之理,以“引化合發”為主要技擊過程。技擊中,由聽勁感知對方來力大小及方向,“順其勢而改其路”,將來力引化掉,再借力發力。

  太極拳的八種勁:掤***用於化解或合力發人***,捋***用於借力向後引力***,擠***對下盤的外掤勁***,按***對上盤的外掤勁,或作反關節拿法***,採***順力合住對方來力,或作拿法***,挒***以側掤之勁破壞對方平衡***,肘***以肘尖擊人***,靠***以肩膀前後寸勁擊人***.太極拳是一種技擊術。其特點:“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全面性

  太極拳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是一種具有漢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與人體本身有關的問題,包括古典文學﹑物理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生理學﹑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體現東方文學的宇宙觀﹑生命觀﹑道德觀﹑人生觀﹑競技觀。

  適應性

  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式並不難學,而且架勢的高或低﹑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適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並非年老弱者專利。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並從中獲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極拳鬆沉柔順﹑圓活暢通﹑用意不用力的運動特點,既可消除練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勁,又可避免肌肉﹑關節﹑韌帶等器官的損傷性。既可改變人的用力習慣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當和呼吸不當引起的胸悶緊張﹑氣血受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