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初三物理歐姆定律單元綜合訓練題

  物理定律的性質和內容,都不可能單純依靠思維來獲得,惟一可能的途徑是致力於對自然的觀察,儘可能蒐集最大量的各種經驗事實,新人教初三物理的歐姆定律的單元綜合訓練題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20分

  1. 某導體中的電流與它兩端電壓的關係如圖17-1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0時,電阻為0

  B.該導體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減小

  C.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0時,電流為0

  D.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2 V時,電流為0.6 A

  2. 浙江義烏如圖17-2所示的四個電路中,電源及各燈泡規格均相同。當開關閉合時,電流表讀數最大的是  

  A.只有甲 B.只有乙 C.甲和丙 D.甲和丁

  3. 小明同學做電學實驗,通過改變滑動變阻器R3電阻的大小,依次記錄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中實驗資料,可推斷小明實驗時所用的電路可能是圖17-3中的哪一個  

  電壓表讀數U/V 0.60 0.70 0.80 0.90 1.00 1.10

  電流表讀數I/A 0.18 0.21 0.24 0.27 0.30 0.33

  4. 貴陽如圖17-4所示,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實驗電路圖,電源電壓保持3V不變,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10Ω 1 A”。實驗中,先在a、b兩點間接入5 Ω的電阻,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 V,讀出並記錄下此時電流表的示數。接著需要更換a、b間的電阻再進行兩次實驗,為了保證實驗的進行 ,應選擇下列的哪兩個電阻  

  A.10Ω和40Ω B.20Ω和30Ω C.10Ω和20Ω D.30Ω和40Ω

  5. 湖北咸寧光敏電阻的特點是有光照射它時阻值變小。如圖17-5所示是某小區門口利用光敏電阻設計的行人監控裝置,R1為光敏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A、B間接監控裝置。則  

  A.當有人通過通道而遮蔽光線時,A、B間電壓降低

  B.當有人通過通道而遮蔽光線時,A、B間電壓升高

  C.當僅增大R2連入電路中的阻值時,通過R1的電流變大

  D.當 僅增大R2連入電路中的阻值時,可降低A、B間的電壓

  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27分

  6. ,通過燈泡L1、L2中的電流分別為0.2 A和0.3 A,電源電壓保持不變,L1的電阻為15Ω,則幹路電流為 0.5 A,電源電壓是 3V,L2的電阻為 10Ω。

  7. 四川遂 寧某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增加1 V,流過的電流就增加0.1 A,該電阻值為 ¬¬¬¬¬¬10Ω。如果改變該電阻兩端的電壓,該電阻阻值將 不變。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8.如圖17-7所示,是小明同學在網上查閱的一幅某種型號的家用白熾燈泡電流與電壓關係的圖象。通過分析圖象可知:燈絲的電阻隨著電壓的升高而 增大;這隻燈泡兩端電壓是110 V時,燈絲電阻是 733.3Ω。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9. 廣東揭陽 圖文資訊題如圖17-8甲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後,滑片P由b端滑到a端,電流表示數I與電壓表示數U的變化關係如圖乙所示,則可判斷電源電壓是 9V,定值電阻R的阻值是 6Ω。

  三、實驗題10題6分 ,11題16分,共22分

  10. 浙江嘉興如圖17-9是某同學研究電流與電阻關係的實物圖。

  1實驗時,將定值電阻R由2 Ω換為4 Ω,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應向 右選填“左”或“右”端移動才能達到實驗目的。

  2下表是他的實驗記錄表格 ,分析表中資料可知,他在實驗時,將電阻R兩端的電壓控制在 2.4伏。

  實驗次數 電阻R/歐 電流I/安

  1 2 1.2

  2 4 0.6

  3 6 0.4

  11. 福建寧德為了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小¬¬明連線瞭如圖17-10所示電路。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3.8 V

  1同組的小麗給他補接了一根導線使電路完整,請你將這根導線畫出來。導線不能交叉

  2閉合開關前,應將滑片移到滑動變阻器的 A 填“A”或“B”端。

  3小明利用連線完整的電路測小燈泡的電阻。已經記錄三組資料如下表,通過計算得出表格中甲處的電阻是 11.67Ω。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4小明處理完資料後發現,三次測得的燈絲阻值相差較大,其他同學在實驗中也發現相同的情況,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或燈絲的電阻與溫度有關。

  實驗次數 1 2 3

  電壓/V 3.0 3.5 3.8

  電流/A 0.28 0.30 0 .31

  電阻/Ω 10.71 甲 12.26

  燈泡亮度 暗 較亮 亮

  四、計算題12題15分,13題16分,共31分

  12. 湖北黃石R1是0~20Ω的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後,電壓表示數為6 V,電流表A1的示數是1.5 A,電流表A2的示數是0.5 A,求:

  1R2的阻值和變阻器R1接入電路的電阻;2電流表A1的量程是0~3 A,電流表A2的量程是0~0.6 A,為使電錶不損壞,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至少要多大?

  13. 半導體的導電能力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其電阻受溫度影響較大,如圖17-12甲所示是某種半導體材料的電阻隨溫度變化的關係圖象。根據這種半導體材料電阻的特性,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瞭如圖乙所示的電路,用來測量某一環境的溫度,已知定值電阻R0=10Ω,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1當環境溫度為20 ℃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2 A,電源電壓是多少?

  2電流表的示數為0.4 A時,當時的環境溫度是多少?

  答案:

  一、1. C

  2. D 方法規律: 採用比較法。設每個燈泡電阻為R,電源電壓為U,由題中電路圖可知,甲丁兩電路中,燈泡並聯,總電阻為 ,電流表測幹路電流,

  乙圖中,兩燈泡串聯,電流表測幹路電流,

  丙圖中兩燈泡並聯,電流表測其中一個支路的電流,

  故甲、丁電流表示數最大,乙的示數最小。故選D。

  3. B 點撥 : 電阻與滑動變阻器是串聯,當滑動變阻器的電阻變大時,電路 中的電流是變小的,由U =IR知,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變小,而串聯電路中的總電壓等於各個用電器的電壓之和,故滑動變阻器上的電壓變大,當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變化情況相反時,說明電壓表並聯到了滑動變阻器的兩端了。本題表格中的電流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故反映了B項的情況。A項中電壓表測的是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C、D兩項中電壓表測的是電阻R2與 滑動變阻器串聯後的電壓,它們的變化關係是電流表的示數與電壓表的示數變化情況相反的。故選B。

  4. C 方法規律: 採用比例法解題。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實驗中應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即電壓表的示數不變,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滑=U-UR=3 V-2 V=1 V,

  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最大值10 Ω時,定值電阻的最大阻值:Rmax=2R滑max=2×10 Ω=20Ω,即定值電阻的最大阻值不能超過20 Ω,結合選項可知,A、B、D不符合,C符合。故選C。

  5. A 點撥 : 由題中電路圖可知,兩電阻串聯,監控裝置與R2並聯。1當有人通過通道而 遮蔽光線時,R1阻值變大,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大,電路中的電流變小, R2阻值不變時,其兩端的電壓變小,即A、B間電壓降低,故A正確,B錯。2當僅增大R2連入電路中的阻值時,電路中的電阻變大;根據 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小,故C不正確;根據U =IR可知,R1阻值不變時,其兩端的電壓變小;根據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於各分電壓之和可知,R2兩端的電壓變大,即A、B間電壓升高,故D不正確。故選A。

  二、6. 0.5;3;10 點撥:1兩個電燈並聯,I=I1+I2=0.2 A+0.3 A=0.5 A;

  2U=U2=U1=I1R1=0.2 A×15Ω=3 V;

  7. 10;不變

  8. 增大;733.3 方法規律: 本題主要採用圖象法,通過分析圖象可得110V電壓對應的電流是0.15 A,則此時燈絲的電阻

  200 V電壓對應的電流是0.18 A,則此時燈泡的電阻 ,

  故燈絲的電阻隨著電壓的升高而增大。

  9. 9;6 方法規律: 本題主要採用圖析法,當變阻器的滑片接在a端時,電路為有定值電阻的基本電路,此時電流表示數最大,此時電壓表的示數就是電源電壓U=9 V;定值電阻的阻值:

  三、10.1右;22.4 方法規律:1將定值電阻R由2Ω換為4Ω,由滑動變阻器的調節技巧“換大調大,換小調小”可知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該向右移動;

  2由表格中第一組資料知U=IR=1.2A×2Ω=2.4 V。

  11.1如答圖17-1所示;2A;311.67;4燈絲的電 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或燈絲的電阻與溫度有關

  四、12.解:由題圖可知,電阻R2與滑動變阻器R1並聯,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A1測幹路電流,電流表A2測R2支路的電流。

  1R2的阻值:

  通過變阻器R1的電流:I1=I-I2=1.5 A-0.5 A=1 A,

  變阻器R1接入電路的電阻:

  2移動滑片時,通過R2的電流不變,即I2=0.5 A,當電流表A1的示數為3 A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小,此時通過變阻器R1的電流:I1max=Imax-I2=3 A-0.5 A=2.5 A,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電阻的最小值:

  13.解:1當t=20 ℃時,由題中圖象知半導體的電阻R=50Ω,電路中的電流I=0.2 A,

  U1=IR=0.2 A×50Ω=10 V,U2=IR0=0.2 A×10Ω=2 V,電源電壓U=U1+U2=10 V+2 V=12 V。

  2當I =0.4 A時,定值電阻兩端電壓U2 =I R0=0.4 A×10Ω=4 V,此時半導體兩端電壓

  U1 =U-U2 =12 V-4 V=8 V,此時半導體電阻。

  當半導體電阻 阻值是20Ω時,由題中圖象知環境溫度是40℃。